Daily Archives: 17 八月, 2007

貼市評論

        今天我將726日的日誌再貼上一次,在日誌裡提到大摩 (摩根士丹利) 725日發出一份報告,大摩指出在高風險債券與國債息差擴大後六個月,股市便會有顯著調整。大摩還指出美股可能在八月就下跌,幅度可能達14%,道瓊斯跌2000點,我在日誌裡指出不能對大摩的警告無動於衷。
 
        今天將717日的網誌也再貼一次供朋友們參考。
 
        大摩指的「高風險債券息差與國債息差擴大」,它的意思就是高風險債券價格下跌 (債券價格下跌,回報的息率就提高了),也就是說市場更不願意承受高風險債券,沒想到大摩的警告那麼快就成了現實。
 
        從昨天所見日元套利的拆倉盤來勢洶湧,全球股市,商品市場全都大跌,日元兌美元升上112.02!這一次不同於去年五月,去年是拆倉盤引起股市及商品市場震動,這一次是債券市場 (     ) 的震動,引起了股市及商品市場下跌,催生了日元拆倉潮,當然其中也有超級大戶乘勢推波助瀾。
 
        現在我們最關心的是我們投資小戶怎麼做?情況還會更差嗎?
 
       我自己是從來不買二、三線股的,揸住了大藍籌,手頭還有相當多的現金,是不怕調整市的,相信大多數朋友跟我是一樣的。現在雖說港股跌了3000點了,但那祇是076月初的水平,在此之前入市的,都還有利潤的,看大的形勢中國,香港經濟都很好,各大公司剛公佈了業績,家家都賺大錢,即使美歐、日本經濟的基本面也都不錯,次按的麻煩及拆倉潮,根據以往的經驗,大約六個星期時間也會穩定下來,所以時間不會拖得很長。
 
        我們小投資者反而應該檢查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裡有沒有自己都不明白的二、三線的小股?這些股票中有不少是本身沒有實質的生意,而每日成交又不多的,在大跌市中是無人接貨,股價可能插水式直落。如果有這一類股票,自己要提高警覺。而如果手持的是大藍籌,指數跌去了3000點,現在再沽也太遲了,不如繼續持有,股價一定會回升的,千萬不要將好的藍籌股沽掉了,留下了垃圾股票,那將來就要有損失了!
 
        調整市是必然會來的,每次的藉口可能不同,每次的形態可能不同,但祇要不是經濟政治基本面出問題,都可以坦然處之!
 

8月17日重貼2篇網誌,請看今天評論

        1) 狼來了的故事
 
        狼來了的故事的結局是狼還是來了,發生了悲劇。
 
        日本中央銀行已經幾次說了,日本經濟情形不錯,央行將會加息。但前天的宣佈還是不加息,狼沒有來。不過我們應該謹記狼來了故事,狼最後會來的。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套利盤拆倉的時候威力有多大?會持續多久?去年五月時由套利盤拆倉引起的金融震盪還是很厲害的,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希望再來一次的時候,衝擊會小一些。
 
        美國股市712日大漲了200多點,但美股下跌這隻「狼」還是會來的。經濟規律是這樣的,有漲潮必有退潮,所以現在投資者應該謹慎一些。我已開始沽售一些獲利貨,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交通銀行;平安保險;及美資的油公司ConocoPhillips,將手頭現金由佔整個投資組合的5%逐步增加到30%。如果股市繼續牛皮或向上,不再高位追貨,如果股市大幅調整,我會立即再沽20%的股票,讓現金持有量增加到50%,等待下一個升市來時,手裡有彈藥,這是小戶的長處,基金經理做不到的。
 

        2) 摩根士丹利的警告

 

        美資大行摩根士丹利在昨天發出一份報告,指出由美國次級按揭市場壞賬引發的信貸危機將會蔓延至股市,該報告並引用二十年來的數據指出,在高風險債與國債息差擴大後六個月,股市便會有顯著調整,該行認為美股最快在八月就會下調,可能下跌一成四,相當於道瓊斯跌去2000點。
 

        摩根大通在兩個月前也發出過另一警告,指出環球股市都位高勢危,股市回報率跟國債回報率的比率,已經超出了歷史的合理水平。
 

        通常股票行或分析師的報告都是正面的多,隨便翻翻報紙的財經版,介紹你買這隻股又介紹你買那隻股的報導多的是,這樣認真地發出警告的報告是難得見到的。
 
        當然,即使是大行的報告,也祇是在估計,危機不一定發生,但股民最好還是提高警覺,考慮一下,如果美股下跌2000點,對自己的投資有何影響?如何減低風險,各人的情形不同,有人可以減磅,有人可以用衍生產品對沖,也可以沽出現在持股,用API方式買回同一隻股票,總之在投資市場不能盲目的永遠看好,股市調整過後,甚至股市無需調整,祇要牛皮半年一年以後,高P/E可能就變成了合理P/E,高風險可能就變成不那麼危險。
 
        美股道瓊斯近來一直在高位,但看看主要的銀行股,跟高價時比已經跌去了10%,最近一季的企業盈利一般來說還符合預期,但三個月以後,還能保持嗎?壞賬在浮現出來,經濟增長放緩,企業盈利始終會下跌的,對摩根士丹利的警告是不能無動於衷的。

 

 

 

 

 

談談企業併購

        今年以來企業併購非常活躍,有資料說全球僅在今年上半年,企業併購涉及的金額達13000億美元之巨。
 
        最近引入注目的併購有英國的巴克萊銀行收購荷蘭銀行,私募基金Blackstone收購希爾頓酒店,以及新聞集團的梅鐸先生收購道瓊斯公司。
 
        企業併購,特別是巨型的企業併購,通常都會刺激股市,有人認為這是在美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道瓊斯指數反而迭創新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巨型併購能刺激股市上漲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這一類消息刺激投資者去尋找類似的可能股價要被低估的同類股票,在這一類消息出來的時候,跟被收購公司相同類型或業務相似的公司股價往往也會漲一漲,這是一種心理的影響,激起投資者「興奮」的心情。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併購是用現金進行的,而且付出的代價對比市場價都有相當的溢價,新聞集團收購道瓊斯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溢價高至吸引人去進行犯法的內幕交易,在併購交易完成時的直接後果就是市場上的股票減少了,被收購的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消失。而市場上的資金卻增加了,其結果就是有新的資金注入市場,被收購的公司的股票持有人收到了巨額現金,他們一定會作出新的投資,投資在其它企業的股票上,併購規模巨大,股市便欲罷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