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3月25日的日誌中提及,在牛市中,市場中投資者揸住的獲利貨很多,一有風吹草動他們是隨時準備獲利套現的。而另一方面,因為市場牛氣沖天,因此手持現金伺機入市的投資者也非常多。在這樣的情形下,市場波幅擴大,成交額巨大,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情形,而股價常常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實在的價值,通常在牛市中股價會被高估,而熊市中股價會被低估,這是投資者情緒反映在股市中的表現。現在要買到股價嚴重低估的好的股票 (符合大藍籌,有專利經營概念的大公司兩大原則) 是很難的了,每次股市調整時就會有這樣的機會出現,如何判斷股價是否合理呢?
我在3月11日的網誌中曾提到這個問題,就是運用P/E和成長率 (Growth) 的關係。例如H股中的交通銀行,符合我的選股大原則。在8月7日的時候,股價為HK$8.30 (上個月剛派過0.1元/股股息),P/E大約是29倍,而交銀的成長率 (Growth) 大約為35-40%,用P/E值去除G,即29 ÷35=0.828,小於1,PEG如果為1,市場認為是合理的,所以以此計算交通銀行的現價是在合理的範圍內。
另有一點提出來供朋友們參考。如有H股的巨型公司,有回歸A股的概念,我們可以將買入的標準放得略寬一些。回歸A股即意味著該公司用股票 (紙) 換回大量資金,對H股的攤薄效應通常都不大,但公司獲得了巨額資金,公司的淨資產立即大幅提升了,這就是每一次宣佈發行A股的H股例漲的背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