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6 十月, 2007

貼市評論

        美資大行雷曼兄弟昨天發表報告,維持中國銀行 ( H ) 股增持評級,目標價由4.71/股調高至5.43/股,該行認為中行股價被低估,現時以08年市盈率16.1倍及08年市賬率2.47倍交易,較其它中資銀行股有31.4% 19.3%的折讓,建議買入。從A – H 股折讓來看,中行有30%,建行、交行20%,工行11%,也是中行較具優勢。
 
        昨天滬深股市跌了不少,但秩序很好,未見恐慌情緒。香港H股不跌反升,我相信再有兩、三個月,到明年初,同時有A股同H股的大藍籌股的股價會給我們啟示,目前仍可維持我們持貨待升的策略,其它股份如獲利已深,可以沽出一半,增持H股中的大銀行股,但要提高警覺了。
 
        走勢理論中認為股市創新高以後,上升是沒有阻力的。例如眼前恒指30000點,如果打破以後能升多少點是很難預測的,物理學上這個概念就是越過新高點以後,在那新高點以上沒有「蟹」貨需要沽出,所以是「沒有阻力」。反過來,現在在30000點附近已經徘徊了一段時間,假定股市調整了3000點,跌到27000點,從27000點到30000點這個區域中就有蟹貨,每次股市上升,都會過到沽售平倉的壓力,走勢理論中的這一個概念還是很有用的。
 
        越過了高點當然沒有了蟹貨擋路,沒有阻力,但也同時說明股價很高了,投資者會小心翼翼,指數也不會一飛沖天的。
 
        最近兩個多月港股狂漲,一個是A – H股差價的概念,大陸資金追逐H股,同時有A-H股的股票大約近五十隻,其中不少的規模較小,成交也少,不具代表性的,真正的大藍籌股大約不到20家,我們祇要注意這20家的A – H股差價,如果差價縮小到10%,這一動力大概就會消失了。
 
        另一個推動港股狂漲的因素是減息預期,地產股有特出表現,事實上買樓人龍重現,市面一片興旺,我曾說過今天的情形很像19861993,當年港幣幣值低,港元資產便宜,通脹上升,但息口下降,全民就業,工資上升快,土地供應少,現在的情形真是一模一樣,可以期待未來三、五年樓宇牛市重演,加價潮從豪它擴展到一般住宅。

博奕策略 ( 2 )

        博奕策略有一個出名的例子,叫「大鈔拍賣」。假定有一個拍賣會,拍賣一張普通的美元一百元的紙幣,這場拍賣會有一條與其它拍賣會不同的規則:對於出價第二高的人,不但不能得到任何好處,他還要付給拍賣人自己叫價的銀碼,這時一個怪現象出現了,有人願意出高於100元的價錢,買那張面值100元的紙幣!怎麼一會事呢?
 
        我們去那個拍賣會看一看。最初從5元開始,每口價升5元,不斷有人承接,接著到價格到某一高度後,只剩下兩個人相持不讓,當其中一人喊出100元時,另一個人如果不喊,他就要賠出95元,他想要少賠一些,他想要懲罰對方,於是他喊價「105元」,而對方基於同樣考慮,叫得更高「110元」!這時大家都知道兩人都是穩賠的,但他們自己卻仍有希望可以嚇退對方,減少損失,繼續在提高價格,直至某一點才停下來,當然結果是兩人都賠。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這個世界上「傻人」非常之多,而且他們都自視為聰明人。
 
        在拍賣人的桌子上有100元美元大鈔,你可能祇用5元錢就得到它,為什麼不承價呢?有了一個聰明人承價當然就有更聰明的人來競爭了,但當叫價進行了若干次以後,開始有人明白這祇是一個陷阱,但欲退已不能,除非他肯承受損失金錢及承受損失面子,承認自己並不那麼聰明,很多人是不願意這麼做的,他「勇往直前」,即使明知自己總是要賠,還是希望嚇退對方,減少自己的損失以及爭回自己「聰明人」的面子。
 
        這個例子中,最佳的選擇是不參與這個「遊戲」,次佳的選擇是在損失不大的時候雙方妥協,最壞的選擇是雙方拼鬥到底,但是除非一開始就不參與,一旦參與以後由於人性的弱點,最後的結果是最壞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