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5 十月, 2007

評估投資對象的標尺 ( 2 )

        今天另有一篇網誌,標貼是「初學投資時易犯的錯誤 ( 2 )」。
 
        上一節講到了房地產,當供樓款項達到家庭平均入息50%時,樓價已經是不合理地高了。投資股市一定也有類似的標尺,我這幾天一直在思索,現在中國企業股份已佔到香港市場市值的一半,成交量的一半,而且這一比例還在增加,用以前的歷史P/E等等來衡量都是不適合了,新的標尺應該如何定呢?我有兩個看法,寫出來供朋友們參考。
 
        第一個標尺,A – H 股的價差。
 
        現在的股市顯然是有大量大陸資金來港驅動的,這個動力就是H股對A股的價差,現在看起來,即使「港股直通車」開通了,A – H 股仍會有差價,這是由於交易成本,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所決定的。
 
        大陸同胞如果要投資港股,一定先要將人民幣兌成港元,將來沽港股買回人民幣,又有一個匯兌成本,還有中介人 (銀行、證券公司) 的佣金,據說是2.5%
 
        其次,是預期人民幣會升值,也就是港幣會貶值。
 
        考慮這些因素,如果H股對A股的折讓祇有10%,則吸引力已經不大。如果折讓縮至5%,則對大陸同胞已經沒有吸引力。所以,如果我們手持的H股相對A股的折讓,達到或低於10%,可以設想不會有新資金來追逐。能否繼續上揚,要由該股本身的要素來決定了。
 
        第二個標尺,仍是P/E。假定AP/E 35倍是正常的,這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中國國債券的回報率,另一因素是大陸企業的高增長率,所以H股的P/E估值跟我們傳統理解的P/E是不同的。如果H股的P/E達到45倍以上,則都是偏高了,我自己是絕對不會買入P/E 45倍以上的公司的。
 
        所以如果手持的H股對A對的折讓祇有10%了,或手持的HP/E達到45倍,都是應當減磅了,無論該股概念多好,也應沽出減持。如果整體大市H股達到P/E 45倍,對A股折讓祇有10%或低於10%,都是偏高了,應該增持現金,現在Money Fund的利息都有4 – 5 厘,讓資金休息一下都可以。
 
        今天的市況還遠遠未達上述的標準,不過我會遵循這一守則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以上意見供大家參考。

初學投資時易犯的錯誤 ( 2 )

        缺乏自信,輕信流言
 
        很多人第一次買股票,都不是自己的主意,很多時是經紀行的職員介紹了一隻可以「上望」多少多少元的股票,就聽信去買了。我自己第一次買股是報紙上的「每日一股」推薦的,是太古洋行A股,當時我已有一定的認識,股市中有陷阱要小心些,還好第一次的投資經驗還算愉快,賺了10%沽出了。如果第一次投資股市就輸了,不知對我以後的投資是否有心理上的影響?我想很可能會有的,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輕信流言是很危險的,那位經紀或朋友也可能是個好人,但他掌握的資訊也很有限,他知道的祇是某股當「炒」,這個消息可能正是一個陷阱。
 
        所以不能輕信消息,甚至是有關上市公司中有人透露出來的消息也不要去相信,我們堅守我們的投資三大準則,循正路堂堂正正地去賺錢,才是真正的致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