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另有兩篇網誌,標題是及「關心時事」及「預測股市很難嗎?」。
今天 (10月22日) 雖然跌了1091點,但相對於大市的接近30000點,祇是百分之三,H股跌的比例多一些,滬深股市也跌了百分之二多一些,但幾個星期來累積升幅已經不小,調整一下很應該,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也沒有一種危機感,似乎對每個投資者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美股跌表面上是Caterpillar INC (重型建築機器生產商) 的盈利警告有關,事實上還是因為市場對聯儲局主席上星期在一社團的講話有關。他表示信貸危機仍未過去,但又不說明現時的危機有多大?聯儲局是否做好準備?這位貝南克先生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話又不講清楚,實在是很不恰當的。現在是美國大企業報第三季盈利的時候,預期盈利比去年都要下跌十幾個百分點。
但是正像我以前提及,現在的美國經濟,經濟的盛衰已經不像二十年前那樣起伏大,這一次經濟的「軟著陸」應該也可以達到,高科技及服務行業依然不差,可以彌補房屋市場帶來的消極影響。
現在市場普遍在預測這個月底美國又要減息0.25厘,即使屆時不減,這個期望就推遲到明年初,所以美國經濟不會太壞。
在中國十七大已經閉幕,新一屆的領導人也都一如預期,可以說形勢很平穩。A股雖高,但在用兩個辦法分流資金。一是H股或紅籌回歸,吸收大量資金,另一辦法是QDII,步伐已明顯加快,如果股市能有序地下跌,或祇是平移,半年、一年以後泡沫的危險就能減低。
日本從1992年樓股泡沫爆破後,迄今經濟未能復原,我想通縮祇是其中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是日本經濟的競爭力下降了,生產成本非常高,高科技的行業它又不如美國,所以喪失了經濟大幅上揚的動力。
中國迄今為止幣值抗住了美國的壓力,祇可以說是微升吧?低勞工成本,低土地成本的優勢依然在,現在的經濟動力從外銷漸漸轉向內需,那麼大的國家,那麼多的人口,祇要政策正確,再高速發展十年是很有可能的,祇要經濟的動力存在,股市即使大幅調整,應該也是會較快地復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