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有五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 ( 1 – 3 )」,「溝通與人際關係 ( 85 )」及「回應網友 – Mai」。
最近有朋友問我應否買入中石油或中石化,理由是「股價已經跌了那麼多!」
常讀我網誌的網友一定知道我偏好巨型油公司,長期投資在這一類別上。2004年及2005年我將外國油公司的股票賣掉,轉投這兩家公司,幾年來都賺到錢,但這兩家公司的經營情形卻令我越來越擔心。去年中石油在A股上市前我沽售了三分之一的股票,以後隨著油價不斷攀升,成品油價格又不給加,我就不斷沽售,恰好又遇上香港股市大跌,我就將這兩隻股票從我的組合中剔除,理由是該兩家公司的盈利已取決於政府補貼,但政府補貼沒有明確的方程式,公司盈利根本無從估計。記2007年春,當時國際油價大約美元60元/桶,而國內成品油價又調升了兩次,當時國內外油價差不大,是一個很好的併軌的機會,但機會一失,國際油價不斷升,要國內開放油價更是為難了,也許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要讓油價市場化?如果當時跟國際價併了軌,現在國內的通脹是多少?
「股價已經跌了那麼多!」從來不是買入的正確理由,公司業務的基本面才是主要的。如果國家的補貼僅僅讓兩家公司有微利,那股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