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另有一篇網誌,標題是「溝通與人際關係 ( 65 )」。
新加坡的朋友告訴我,自從新加坡獨立以來,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就努力提升水資源的自給比例。六十年前除了有少量水庫儲存天然雨水,幾乎90%的水都是經馬來西亞用管道輸入,但食水是生存的必需品,所以新加坡能否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就必須擺脫對馬來西亞淡水供應的依賴。
方法有三個:其一是利用合適的地形,大建蓄水池,儲存雨水,現在新加坡50%的水是儲水庫的水。其二是海水淡化,現代海水淡化技術突飛猛進,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淡化水的成本祇是天然水的成本的三倍,已到了可以為每家每戶接受的程度,今天新加坡人用的淡水,有30%是海水淡化而來。第三個解決淡水短缺的方法是「再生水」,是經過污水處理而循環再用的水,佔到全部耗水量的15%,所以現在馬來西亞的水祇佔總耗用量15%,如發生非常事件,大家省一些,這部份的水不用也可以,也就是說經過六十年建設,新加坡已解決淡水自給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