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9 四月, 2008

生活情趣

        今天另有一篇網誌,標題是「溝通與人際關係 ( 65 )」。
 
        新加坡的朋友告訴我,自從新加坡獨立以來,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就努力提升水資源的自給比例。六十年前除了有少量水庫儲存天然雨水,幾乎90%的水都是經馬來西亞用管道輸入,但食水是生存的必需品,所以新加坡能否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就必須擺脫對馬來西亞淡水供應的依賴。
 
        方法有三個:其一是利用合適的地形,大建蓄水池,儲存雨水,現在新加坡50%的水是儲水庫的水。其二是海水淡化,現代海水淡化技術突飛猛進,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淡化水的成本祇是天然水的成本的三倍,已到了可以為每家每戶接受的程度,今天新加坡人用的淡水,有30%是海水淡化而來。第三個解決淡水短缺的方法是「再生水」,是經過污水處理而循環再用的水,佔到全部耗水量的15%,所以現在馬來西亞的水祇佔總耗用量15%,如發生非常事件,大家省一些,這部份的水不用也可以,也就是說經過六十年建設,新加坡已解決淡水自給的目標。

溝通與人際關係 ( 65 )

原則八)   真誠地試圖以他人的角度去了解一切。 ( 4 )
 
        這一段是我自己加出來的,不是Carnegie的原文,是我自己的經驗,覺得很有趣,記錄在這裡。
 
        在我三十年做生意的過程中,無數次地去找銀行,要求他們增加貸款額或增加新的貸款投資於一個新項目,最初我獲得的無擔保 (自己私人擔保,但無資產擔保) 貸款額是很小的,初初一、兩次跟銀行談增加額度,也都遇上一些困難,我發現問題在我身上,我總是強調我要擴大生意,必須增加多少資金,但銀行的人關心的是你的生意可行性如何?成功率有多大?你本人人品對他們來說可信嗎?你有必需的工作能力來實現你的新的生意計劃嗎?
 
        所以以後我再次提出要求並跟他們會面時,會想清楚該怎麼表達。
 
        通常我會給銀行的朋友每人送上一份小紀念品,一條名牌領帶或一條名牌絲巾,然後我會描述新的生意是怎樣的,大環境是有利於該生意的,我們預期的成本、毛利、淨利大約在某一水平,讓他們相信我們在市場上處於有利的位置,讓他們相信我的計劃經過週詳考慮,可行性極高,接著談到我們現在的生意,一切都順利,讓他們相信新的生意可以從現有的生意中得到穩定的現金流支持,最後當然也要自我吹噓一下,自己良好的信用,自己從不違約,從不給銀行增加麻煩,隨著生意規模的成長,隨著合作時間長了,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每一次增加額度的要求從沒有被銀行拒絕過。
 
        所以每次有重要事情要談的時候,除了想你自己的需要,請設身處地為你的對手想一想,什麼是他們關心的?什麼是他們利益所在?雙方適當的妥協,通常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