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7 四月, 2008

股市隨筆

        今天另有一篇網誌,標題是「溝通與人際關係 ( 47 )」。
 
        最近市場有相當多傳言,指港幣可能與美元脫鈎,更有正式的大行報告,指未來一年內有百分之十的機會港幣與美元脫鈎,理由主要是指美元疲弱,港幣跟著走弱,引起香港通脹上升。
 
        金管局主席任志剛在43日發表了他的每週一觀點文章,指出金管局做過詳盡的模擬測算,如以美元兌其它所有貨幣跌10%計算 (聯系匯率不變),則僅會導致香港通脹短期上升百分之0.82,中期而言上升百分之1.61,也就是說美元趨弱對香港通脹的影響不是十分大。
 
        任總又指出本地通脹的主要推動力是工資上升,而世界原材料及農產品價格上升更非香港所能控制。
 
        任總是堅定不移捍衛聯系匯率的,他在現在的這一番講話當然是有的放矢的。
 
        聯系匯率會否脫鈎?這個可能性近乎於零,港元跟著美元走弱,對於香港經濟是有很大好處的,港元資產變得有吸引力,營商成本降低,香港整體競爭力上升。
 
        現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大陸都謹慎地處理通脹問題,因此香港的通脹也不致過度惡化,理論上祇要人民的收入不低於通脹,有一個適度的通脹,例如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六,對經濟是很有利的。
 
        香港的發鈔制度是跟美、中及許多國家都不同的,金融管理局不像聯儲局那樣,並沒有印發紙幣的權力,發鈔銀行要將等值的美元存入金融管理局,才能發行新的鈔票,所以香港不會出現貨幣泛濫的問題,不會有惡性的通脹。
 
        見到美元變弱,管理金融的負責官員心中是竊喜的,每次港幣走弱,香港經濟就會好起來,要讓港幣跟美元脫鈎,祇有一種情形,那就是美元不斷走強,強到香港經濟不能支持那麼強的匯率,而這種可能在可見的將來都不會發生。

溝通與人際關係 ( 47 )

原則三)   如果你錯了,立即斷然承認。 ( 3 )
 
        這一節是講一個中國人的故事。在Carnegie的課堂上有一位中國人,名叫鍾麥可,他在年青時有吸食鴉片的習慣,也因此他的兒子跟他斷絕往來。但鍾後來戒除了這一陋習,但跟兒子仍無聯系,鍾認為在中國人的文化中,年長一輩沒有理由認錯,應由兒子先提出和解。此事拖了幾年,鍾麥可在聽了Carnegie的課堂後,認識到既是自己錯在先,為何不可自己認錯?他很想跟兒子和好,又想見見從未見過的孫子。他在學習班上談到了自己的想法,同學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後來他又回班上談到他如何去找兒子,並得兒子原諒,恢復了父子關係,也見到了媳婦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