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另有一篇網誌,標題是「簡介投資大師 ( 28 )」。
美國霸權的衰落。
這幾天已經接近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市場交易已經放慢,也不會爆什麼意料之外的大消息,倒是有時間海闊天空考慮些不著邊際的「大問題」。昨天中午跟幾位朋友聚餐,大家談論的主題就是「美國霸權的衰落」。
在二次大戰結束時,德國和日本是一片頹垣敗瓦,就是英法蘇聯也是國力耗盡。當時美國的GDP佔全球的53%,日本、德國處在美軍佔領之下,歐洲依靠馬歇爾計劃,利用來自美國的援助推動復興,美元是絕對的國際貨幣,人人爭著要美元美援,那是美國最強的時候。接下來蘇聯堀起,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奪取了政權,經過韓戰、越戰,形成了東西方對立的冷戰局面,但經濟上蘇聯並不強大,它始終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場經濟。在中央計劃經濟在框架下,祇有重工業、軍火工業畸形地發展,所謂東西方的實力對比。東方是相當弱的,所以有後來蘇聯的解體,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意識形態的對峙淡化了,代之以各國走向市場經濟。此時德國、日本已經又再度復興,歐洲也走向一體化,世界發展成多角的力量平衡,韓戰、越戰以及今天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佔領,無論在道義上,在經濟上,都極大地耗損了美國的力量。近三十年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的日本、中國和印度勤勞刻苦地在建設國家,創造財富,而美國則過度消費,債台高築,今天美國的GDP祇佔全世界的26% (另有一計算方法,祇佔23%),而亞洲包括中日,則佔全世界總產值的30%,已經超越了美國。在政治上,歐盟已有跟美國平起平坐的態勢,俄羅斯、日本、中國都有自己的獨立性,在國際事務中漸漸爭到更多的發言權。以前美國的國務揤滿世界飛,誰都要聽聽美國的意見,唯美國馬首是瞻,今天國務卿賴斯還是很忙,但看來似乎沒有辦成過一件大事。這三十年裡科技、政治、經濟都變得很快,美國正走下坡路。中東最保守的原教旨主義勢力也受到極大的西方文化的衝擊也在變,中國印度的變化之大大家都有目共賭,它們都在走不同的路,但都在迅速發展,而且幾十年來,也許要感謝核子武器均衡帶來的長期和平,世界越來越富裕。
相信一個多元化的、彼此能包容的、經濟迅速發展,並十分富裕的社會已經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這一代比我們的長輩要富裕得多,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更加富裕,大的戰爭將不會發生,全球協手發展經濟,改善環境,構建更有效的社會安全網,幫助弱勢社群,將是今後三十年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