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15 十二月, 2007

股市評論 ( 1 )

        今天共有三篇網誌,分別是「股市評論 ( 1 ) ( 2 )」及「簡介投資大師 ( 21 )」。
 

        這幾天股市低迷,港股在一週內又跌了近2000點,外圍的氣氛不好,特別是美國的次按危機引發的信貸危機,銀行、金融、房貸機構紛紛陷入困境,中國也是宏調氣氛濃烈,我在近一週裡幾乎沒有什麼買賣,本來準備收貨的API買來的股票也全數沽出,維持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現金,但也不準備減持,我相信次按危機能平安渡過,也相信大陸經濟仍能高速發展。
 
        股市長遠來說總會反映出公司盈利,上市的大公司經營狀態個別行業當然有調整,像內房股 (內地收緊銀根,調查土地違規情況等),航運公司 (運力過剩,太多新船已經或將要下水),礦產股 (商品價格回落) 等等,但大體上形勢不變,祇是今年以來升幅已大,需要整固是很正常的。
 
        前天前聯儲局局長格老又在報紙撰文,指出不妥善解決金融市場信貸問題,有可能陷入衰退。他在今年春天指出今年底美國經濟在百分之四十機會陷入衰退,當時市場愕然,祇把他當作推銷自己書籍的吸引人的故作驚人之語,現在看起來不然,他早已看到房屋市場次按危機。事後他又提過一次,在他離任前,他已經意識到次按可能存在的巨大風險,如果仍由格老掌舵,可能情況不會像今天這麼壞。網友們一定也看到了西方財金界眾多的評論,英國的「金融時報」罵聯儲局發佈資訊一蹋胡塗,這樣嚴肅的刊物這樣批評聯儲局是從未見過的。
 

股市評論 ( 2 )

        中國統計局發表的數字表明工業和房地產投資11月份的增長為26%,比10月份的增長30.7%明顯下降,當然一個月的數據仍不能說明問題,但收緊銀根顯然在發生作用。
 
        中國今年11個月以來,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4萬億美元,相當於整個加拿大整年的G.D.P.,中國今年新增的發電機裝機容量,相當於整個英國現有的發電機容量的總量,由此可見中國今天經濟規模之大。
 
        中國政府的總的目標是將年經濟增長率控制在10%左右,因此目標是不讓經濟過熱,現在的速度高於此一目標約1 – 2%,中國需要一個高的經濟增長,否則不能吸收每年進入市場的大量工作人口,一切抑制經濟過熱的措施都會是漸進的、溫和的。
 
        我曾跟一些大陸的經濟學者談過話,他們認為像提高銀行存款存備金這樣的措施,外國是不可能實行的,但在中國是有效的,也許比加息更有效。現在的通脹是由食品價格上漲觸發的,加息不能降低農產品價格,他們的意見是人民幣升值再加上收緊貨幣供應,輔以一定的加息,通脹明年應會下降,農產品漲價直接地提高農產品的產出,因此價格明年會回落,所以情況完全是在政府可調控的範圍內。
 
        中國經濟維持10%的增長是完全做得到的。

簡介投資大師 ( 21 )

        【華倫.畢菲特 (Warren Buffet)
 
        股市預測的荒謬。
 
        華倫.畢菲特完全不重視股市評論家對股市的各種預測,雖然他沒有說過股市是不可預測的,但他說過,「股市預測專家存在的唯一價值是使算命先生更有面子而已」。
 
        投資市場中有數以千萬,萬萬計的投資者,出於對未來的恐懼或好奇,就有預測專家應運而生,滿足這一市場需求,有的時候有些人真的會在投資前去問過算命先生,甚至報紙及電視台有時也會請來算命先生,對股市預測一番。
 
        但是短期市場的漲跌,或個別股票的漲跌是不可預測的,新的影響市場因素每天都在悄悄地出現,對相同的資訊,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因此作出不同的反應。
 
        中期的趨勢有時是有跡可尋的,但也難確定在何時會發生實質的轉折。
 
        不斷地試圖猜測,明天或後天股市會如何如何,徒然增加我們的情緒困擾,而在我們猜測的過程中就會受到「算命先生」的影響。依據短期的上落,不斷做出新的投資決定總會造成致命的錯誤。
 
        有許多專家不斷地在發展預測股市的技術工具,他們同時也在試圖發現股市投資者的行為模式,但本質上股市是不能用數學或統計學的理論來解釋的,因為其中大量牽涉到投資者的情緒因素,而那是不可量化的,所以對各種所謂「技術分析」是不能盡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