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險剛公佈了業績,整體虧損,雖然金額不大,它主要是做汽車保險的。
保險公司的盈利來自保費收入以及滾存資金的投資收入。
但保費收入並非利潤,每張保單都要承擔或然的損失賠償,所以保費收入的利潤是保費收入減去成本,其中主要是員工的工資、花紅,以及實際發生的賠償額。
滾存資金對保險公司來說,主要是買入政府債券的利息收入,另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及其它債券的投資收益。
財險總體錄得虧損,則是將投資收益也賠掉了,即它的保單賣得太便宜,問題是它能否提高保費?
對保險公司來說,人壽及醫療保險等等是最安全的,因為投保人數眾多,數學計算出來的或然賠償率就比較正確。
但也有計錯數的事。平安保險在90年代賣出過很多人壽保單,當時市場息率很高,那些保單承諾以高息計算,到期 (10年或20年) 還本利,這一類保單都賠本,至今平安的賬上還有一筆近200億的或然損失。
保險業是可以長期成長的行業,但經營困難、複雜,董事局及經理層的水平極端重要,財險更是風險大,全世界最大的勞埃德保險,十幾年前因風災、水災、大型飛機失事,賠得厲害,要股東不斷注資,它是非上市的、無限責任公司,今天如有時間我會去查一查現在還存在嗎?
中國人壽及平保,幾年前股價是極度低估的,我也曾持有,後來它們的股價漲過了頭,我都減持了一半,今天股價較合理了,仍不能說有吸引力。中國國債利息增了,能提高它們的盈利,但影響很小。他們的業績一是要靠風和日麗、無災無病。二是要靠股市興旺,新股大量上市,股市波動時保險股的波動會更大。有一套計算保險公司內涵值的數學方法,下次有時間的話可跟朋友們一起探討。但困難不在於知道內涵值,困難在於股價相對於內涵值的倍數何為合理,那尺度太寬了,所以對保險股的價值,投資者的評估可以有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