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有5篇網誌,分別是股市評論 (1) 及 (2),一篇「簡介投資大師 ( 5 )」及兩篇回應網友「Andy」及「J」。
今天想起一個怎麼辨別股市資訊的問題,總之股市上似是而非的消息非常多,不能輕信,要自己衡量分析,謹慎地來解讀。
例如,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新聞,一些出名的基金或大戶增持或減持某股,通常我們就會解讀成看好或看淡該股,但事情往往並非那麼簡單。
如果某大戶用100億炒作某一股票,那股票當然是基本因素良好,成交量大的大藍籌,那位大戶有三十或四十億是高調地購入,由於持貨超過披露的比例,該大戶購入或沽出該股,都會經報章電視披露,成為令人矚目的消息,他卻另有六十或七十億,是經過其它的公司名義在炒作該股票,那些公司可能在海外上市,由代理人持有,面目模糊,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最後受益者。
現在這100億資金齊心炒高了股價,希望在高位派發,這位大戶可能會再高調地投資5億,購入該股,此時會有人跟風,而該大戶正好達到了套現的目的,當他完成套現,需要入貨的時候,又會宣佈減持該股,待股價大跌,它操控的其它戶口正好可以入貨,這一切都是合法行為,無懈可擊。
我們將該消息解讀成該大戶看淡時,實際上他已在增持,我們將消息解讀成看好時,他正在派發。
這一類的故事每天都在市場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