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有四篇網誌,分別是「股市評論」,「股市中的技術性買賣盤及其對股市的影響 ( 1 )」及兩篇回應網友「JIN」及「SID」。
看看這兩天從美國傳來的消息,真是有些令人心驚。
花旗銀行這個季度可能再需撇賬250億,上個季度剛做了巨額撇賬,主席都換了人,還以為花旗可能是撇賬比較徹底的一間 (人事已變),真想不到還需這麼巨額撇賬,又要找白武士打救。美林證券據說也要撇賬,且金額高達150億美元。美林祇是一家證券公司,主要業務是代客買賣股票及債券,怎麼會自己持有那麼巨額的有問題債券?現在美國次按及相關債券的這個「黑洞」,真是越捅越大,花旗銀行這樣世界第一的銀行,股價在半年裡跌掉了一半,美林這麼蝕法,舊有股東很可能一舖清袋!不去說「次按債券」本身,單是歐美金融機構這麼損失慘重,相關的投資者已經是焦頭爛額了,現在情形有一種危機感了,例如美林撇賬那麼大,它持有什麼樣的債券?總額是多少呢?全是它自身的坐盤 (自己持有的投資),還是包括了客戶的壞賬它要揹上身?詳細情形要待正式公佈以後才知道了,目前我們祇能觀望。
聯儲局主席和副主席最近都講了話,暗示會大幅減息,更有專家預測今年美息會降到1.25厘!
無論如何花旗會有新股東注資,美林也是,可能公司名字不變,但人面已非,但整個整合的過程是財富消失的過程,規模比我們想像的大,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是難免的了。亞洲在美國次按問題上的直接損失不大,香港祇有星展銀行、東亞銀行、中信嘉華沾手,但看起來金額也不大。中國祇有中國銀行,作為國家的外匯經營行,需持有美元資產,也沾上一些,但從中國銀行的公佈看,它持有的是AAA級債券,而且佔中行的總資產比例很小,反正兩、三個月內就都會有公佈,希望都沒有大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