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3 一月, 2008

簡介投資大師 ( 34 )

        今天另有兩篇回應網友「羅小生」及「投資新丁」。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
 
        彼得..林區從韓戰退役後就加入富達基金,當然祇是做初級的股票分析的工作,後來升級了,負責一個較小基金,他的經驗很有趣。他說當時他選了一個股票,要將資料送給四位上司去批核,叫做「四重品質鑑定」,才能做出最後的買賣決定。研究工作是他做的,結論也有了,但要交給四位可能對此股票一竅不通的上司去批核,也是很怪異的一種制度。另外他又提及一種經驗,當基金經理買入了例如IBM或沃爾瑪時,如果它們的股價下跌,負責的主管祇會罵:「IBM在搞什麼鬼!」。如果投資經理買入了不知名的某股,而買入以後該股下跌了,則主管的負責人則會罵:「你搞什麼鬼?為什麼買入這種鬼股份?」由此可以看到,投資基金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基金經理也有一種羊群心理,大約一半的基金是跑輸大市指數的。
 
        彼得.林區當然不同,他主持的基金,十二年中增值十倍!

回應網友 – 羅小生

        羅小生:
 
        看到了你今天的留言,很高興你及早換了優質的大單位賺到了錢,我一直強調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投資,從股市和樓市上賺到錢,才能盡早實現財務獨立,有一個富足的生活。
 
        有些年青人賺到了一些錢,就想到買一隻貴重手錶獎給自己,甚至到處炫耀,他們的成就大極有限了。很高興你不是這樣,冷靜地在思考如何再賺更多的錢。
 
        在通脹時期,借錢者是得益的,因為借了錢買物業、股票 (資產),物業股票在增值,而負債是固定的,你就更富有了。你買的樓如果銀行估值估得足,你跟銀行去商量,通常銀行都是肯加按的,一般來說利息也維持原來的利息,你手邊就多了一筆錢。所有的有錢人,他們同時也都有大筆負債,問題的關鍵是你要懂得運用這筆錢,一定要正確投資,不能用來消費,從現在的情形看,樓市跟股市在可見的兩、三年裡都會向上的,你已經做出過一次正確的決定,相信你一定能再一次做出正確決定,周圍人的意見祇能供你參考,他們也許知識不如你,眼光不如你,魄力不如你。
 
        週詳思考,相信你自己。
 
        至於投資的策略,是長揸?是模貨?沒有固定的所謂好的模式,各人情形不同,視環境而定。
 
                                                                                               
                        好!

回應網友 – 投資新丁

        投資新丁:
 
        謝謝你的留言。
 
        我們一起討論你的問題:
 
1) 內地股市推出期指市場是早晚都會實行的必然的措施。
        股票市場的漲跌,本質上是由上市公司的盈利驅動的,其它的因素都是衍生的,
  非決定性的。期指市場有套戥作用,例如你手中持有大量藍籌股,你預期股市會
  跌,但又不願沽出股票,你就可以沽期指。如果股市跌,你的股票減值了,但沽
  期指賺到錢,可以對沖,反之亦然。問題是做期指買賣,祇要付按金,因此槓桿
  作用很大,有「造市者」利用期指市場來牽動正股市場,一般來說,開放期市對
  正股市場是中性的,沒有直接影響。有人認為有了期指市場會增加正股市場的波
  動,也有人認為各種衍生產品 (包括期指) 能對沖正股市場未來的波動,正股市場
  波幅反會減少,但兩種理論迄今沒有實證。
 
2) 內地四家大銀行,我比較偏愛交通,一是它規模適中,在國內銀行業從計劃經濟
  模式轉換到市場經濟模式的過程中,可能比較容易一些。另一因素是匯豐,作為
  單一的外資參股,兩家銀行也許能發揮互補作用,而且資訊的正確及透明度可能
  會高一些。
 
3) 港機工程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完全符合專利經營概念,我曾長期持有,但三年
  前已沽清了,它的現價不便宜,業務成長大約跟國泰的成長同步,它的黃金時代
  可能已過去了。
 
4) 大行的研究報告,報紙的財經版經常看得到,要讀特定公司的報告你可以去你開
  戶銀行的證券部向他們索取,也許也還是可以得到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