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 一月, 2008

股市評論 ( 1 )

        今天共有五篇網誌,包括「股市評論 ( 1 ) ( 2 )」,「關心時事」,「簡介投資大師 ( 33 )」及「回應網友 家美」。
 
        這一篇貼出來時已是200812日了,祝各位朋友新年快樂,新的一年裡萬事勝意,投資有收獲。
 
        2007年跟2006年一樣,從股市投資來說是不錯的一年。20071月3日恒指是20413,執筆時恒指是27664,漲了35%,所有大藍籌都是上漲的,唯一遺憾是中國銀行及匯豐,沒有升反而跌了一些。
 
        3月份,8月份及11月份延續到12月,這一年裡有三個大的波幅,如果年初揸住一隻大藍籌,不理會股市上落,年底還是有不錯回報,這就是股市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你投資的公司,即使你祇投資了一手幾千元,也在替你賺著錢,如果操作得好,跌市時沽出一部份 (25 – 50%),低位時買回,則回報更高,所以股市投資不是高深莫測,風險無限的事。
 
        匯豐的股價不好,我談到過許多次了,它的前景不明朗。中國銀行的股價這樣差,是有些出乎意外的,但它本身業務良好,持有的美債質素良好,現在市場擔心它要為美債巨額撇賬,擔心它因為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率損失,等到它公佈去年第四季業績時,如果盈利達到預測,則這些疑慮將會淡化。它現在的P/E祇有20倍,交銀的P/E40倍,如果盈利的成長率達到40%,則中銀08年預測P/E祇有14.3倍,是極度被低估了,而我們知道股市最終總是會反映出公司的真實價值的,中銀應在2月份會有業績披露,看看實情如何?

股市評論 ( 2 )

        昨天元旦,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北方的強風將香港空氣中常有的塵埃微粒污染也吹散了,也許也象徵了2008年將是光明順景的一年。
 
        年初循例要談談股市前瞻。
 
        先看看一些大行的預測。最有趣是里昂,合理價25000點,最樂觀見40000點,這樣說法等於沒有說,一般都預測明年年底可見33000 – 38000點,祇有花旗預測31250點,不知為何精確到最後那50點?
 
        現在恒指大約28000不到一些,預測明年升30%,則明年底為36000點。
 
        中資銀行類可能會有這樣的升幅,但保險及電訊業就不能那麼樂觀。石油股增幅可能更小一些,而香港地產股經過2007年下半年的大幅上升,明年也難望再有30%升幅。恒指就主要是由這些類別的股票組成的,所以預測升3成可能是高了一些,也許預測升15 – 20%比較合理一些,也就是32200 – 33600點之間。
 
        瑞銀、摩根大通、麥格理的預測差不多都在這個範圍內。
 
        但如果直通車放行,宏調放鬆,升幅就無法沽計了。相反如果美國再爆信貸危機 (企業信貸) 也計又會拖累香港。
 
        股市就是這樣,預測祇是一個遊戲,作不得準的,過於相信某種預測就會被誤導。
 
        我們還沒有提及股市中「造市者」的活動。1231日眾股皆升,祇有「中國中鐵」(390)獨跌,我27日的網誌中則提及這種可能,就已經真的出現了。
 
        撇開估恒指多少點,來看經濟的基本層面,中國經濟仍很年輕,現在的領導層心中顧及民生經濟,國家也有人才,所以繼續高速發展仍是可能的,現在的宏調政策相對地說是很溫和的,防止過度信貸,令經濟降溫,正是為了經濟可持續的長期發展。亞洲(包括印度、越南)、東歐、俄羅斯以及中東,經濟旺盛,財富在迅速積累。香港地處其中,左右逢源,來年經濟肯定會好。再看美國,雖然房屋和金融市場較差,但經濟不會太壞,現在有一種說法,美國的企業信貸市場也可能有問題,如果真是這樣也祇能等問題發生了再說。縱觀全世界,前景還是很樂觀的,股市沒有理由不好。
 
        我認為銀行行業是最值得投資的,中國的四大商業銀行,08年股價應該會再上一層樓。
 
        航空業我一向不敢投資的。
 
        航運業已在走下坡,一方面是美國經濟放緩,另一方面是新船下水太多。
 
        商品生產商我也較少投資,銅、鋁、鋼鐵、煤炭,可能祇有煤炭股仍有投資價值,煤價在可見的將來仍會上漲,中國的能源需求極大,祇有煤仍是最便宜的,立即可得到的能源,也沒外國的煤炭生產商可以跟中國的煤礦競爭,形勢比較明朗。
 
        保險股,中國人壽、平保,現價都算合理,我在高位曾經沽出過一半的持股,仍不打算買回,寧可投資在銀行股中。
 
        三大油公司是現在最看不清前景的公司了,股價雖已回落很多,但跟國外同類股比仍是貴了很多,而且油品價格依然沒有開放,但如果這三家公司能發現新的大油田、大氣田,則評價又不同了,這可能是股價依然維持在高位的理由了。在上次中石油A股上市前,我很捨不得地沽出了大約35%的持股,至今仍沒補回。
 
        暫時,主要的投資對象應該是四大銀行,我覺得到春夏之交時,各銀行都會公佈業績,消息必定是很正面的。

關心時事

        昨晚結束了渡假回到香港,渡假期間沒有寫一個字,也沒有看股市行情,倒是讀了兩篇古文「赤壁賦」及「陋室銘」,我試著想背誦出來,但做不到,也是年紀大了,不能強求,文字的美麗令人擊節嘆賞。
 
        回來的飛機上讀了人大同意香港2017年普選特首及2020年普選立法會的消息。前些時候特首通過電視,隆重其事宣佈已將香港人民對政改的要求寫成報告,提高給全國人大。當時感覺很奇怪,特首當然不會無厘頭的提一份報告給人大,讓人大駁回來,但也覺得2012年普選特首就那麼容易做到了?也有些迷惑,現在人大的答覆有了,特首跟北京人大是在合演一場戲,特首已經為香港人盡力爭取 (2012年普選特首),而北京也順應民意,同意2017年實行,我覺得這個結果可以說很理想,也相信港人會平靜接受。泛民主派號召遊行示威,罷工罷市,也祇是泛民派中個別人的想法,並非泛民派的一致意見,看到市民反應冷淡,這一類行動,也會草草收場。
 
        今天的香港管治良好,經濟繁榮,市民怨氣淡化了,不想求變,不想大變。
 
        我在想人大的宣佈,立即就削弱了泛民主派的影響力,所謂爭取民主,一是言論集會自由,這一點香港在殖民時代就已經有了,現在對批評北京也許還是有些禁忌,自我約束,但港英時代一樣也不能恣意批評政府及英國當局。另一點就是爭取特首普選,立法局普選,現在這一要求也實現了,需要時間去完善及改革政制也是合理的事,所以「泛民主派」就失去了他 () 們的中心議題,難再吸引起群眾。
 
        97回歸前,出現了李柱銘、司徒華這樣的人物,如何評價他們,當然各人有不同的立場,但他們確是社會中的有理念,敢說敢做的精英。反23條立法,又推出了一批大律師,他們之中也不乏精英。但97以後十年過去了,香港不是新加坡,香港不可能出一個李光耀,這個事實人人都明瞭了。如果香港社會穩定繁榮,真正的精英份子不會走「從政」這條路,「泛民」中難再出現「明星」,「泛民派」將歸於平淡,這一點似乎是可以預見的,社會上少一些爭拗當然是一件好事.

簡介投資大師 ( 33 )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
 
        這是我介紹的最後一位投資大師,在股市上賺到錢的人很多,但並非賺到錢就是大師。能稱得上大師的,一個標準當然是要戰績彪炳,另一個標準是要對投資的理論要有貢獻,第三個標準是要正派,我特別提出這最後一點來,是因為不正派地在股市上「搵股東笨」的人太多了。
 
        彼得.林區是富達基金 (Fidelity Fund) 的董事,1977年至1990年十三年間他主持富達麥哲倫基金 (Fidelity Magellan Fund),該基金回報率名列世界第一,而且彼得.林區著書立說,將他的經驗與投資者分享,是一位值得尊敬及學習的前輩。
 
        彼得林區寫了三本書,闡述他的投資經驗,投資理念,我著重介紹他親自撰寫的「選股戰略」。
 
        書第一篇叫「準備投資」。
 
        現將他寫的引言通篇引述如下:
 
        在你考慮買入股票之前,你應該先作一些基本的判斷,包括評估股價市場,你對美國公司的信任度,你是否需要投資股市以及希望從股市獲得什麼?你是短線投資者還是長線投資者?如果碰上意料之外的跌市,你將會有什麼反應,你最好先將目標確定清楚,並釐清自己的態度。如果不事前設想清楚,又缺乏堅定的信心,你很可能就會成為股市的犧牲品,在行情最糟的時候放棄所有希望,喪失理智,認賠出場。這些個人的準備工作就像知識與調查研究一樣,正是區分成功的投資者和屢戰屢敗的失敗者的主要因素,終極來說投資者的命運不是取決於股票市場或個別上市公司,而是取決於投資者本人。

回應網友 – 家美

        家美:
 
        月供股票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方法,現在大陸經濟每年成長率達10%左右,因此大陸的大銀行 (H股中的四家銀行股: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 每年盈利的成長率過去幾年都保持在40%以上,這一趨勢可望維持多年,投資在銀行股風險不大而每年有可能回報達30%!我本人這四隻股票都持有,但比較偏好交通及工商,你可以自己挑選一隻,每月買入一些,不必理會一時的價位上落,假以時日一定有好的收獲。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