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7 七月, 2007

GDP的迷思

        最近常在報紙上讀到一條新聞,說是中國的GDP迅速增長,就在近期內會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及日本。GDP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量,是一個從「量」的方面來衡量個別國家經濟規模的一個重要指標。
 
        GDP這個指標,時常不能真實的反映客觀情形,主要的偏差出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貨幣的幣值比例跟能夠購買的貨品或服務的數量的比例常常扭曲。
 
        例如人民幣兌美元現在是7.571.00。假定在美國買一瓶啤酒是3美元,在中國是不是22.50元人民幣呢?答案通常是「否」,中國的消費比美國便宜很多。
 
        第二個出偏差的地方,是如何統計第三產業的產業的總值?中國的GDP以前祇包括工業及農業的產出,現在開始將運輸、旅遊等計入在內,但金融業、娛樂業、廣告業甚至教育機構的產出是否計入在內呢?我不知道,很可能沒有人知道,中國有「法」而不循或有「法」而行不了的情形太多了。
 
        第三個出偏差的地方,是統計資料主要是官方按稅務收入加上其它評估的手段得到的,但中國對許多企業不是實行「報稅」的制度,而是實行「評稅」的制度。企業盡量少交稅,當然得到的GDP就小了,更不要提及幾百萬小規模的私人商戶及小廠,不繳稅的「地下經濟」規模有多大?沒有人能知道。
 
        從這三方面看中國的GDP是嚴重低估的。
 
        我去歐洲旅行時,到處都是靜靜地,也很少見到建築工地。可是在中國旅行時,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建築工地,最妙的是去年去九寨溝旅行,我們到達的那一天,在出發地的廣場上,我見到最少有五、六千人!中國的GDP比德國小嗎?那一定是一個笑話!中國的GDP比日本小嗎?那也可能是一個笑話。美國很大,很發達,中國比不上它,也許還是真的,但也許差距也不大了吧?
 
        我們的問題是人口太多了,以人均計還是遠遠不及其它的發達國家。
 
        我特意不提各國所謂GDP的總量是若干萬億美元,那數字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