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三十年前,1978年吧?鄧小平重新掌權,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所有因「造反」而上台的幹部統統拉下來,重新任用老幹部。他做的第二件事是用最委婉的方式,向老百姓、向共產黨內的幹部發出一個清晰的信息:人民日報社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社論暗示毛澤東的政策,經過實踐驗證,是不正確的,以此來破除對毛的迷信及教條。以後,在農村他取消了集體所有制,實行包產到戶。在城市裡,允許人民經商,私人開業。在初期那祇是小規模的攤販及「跑單幫」,漸漸地,開始引進外資,開始准許農村以「集體」名義開辦工廠,這樣漸進式地引入了資本主義經營的元素。直到十年以後,90年代初,開放「特區」,並「准許一部份人先富起來」,這一部份「先富起來的人」被冠以「民營企業家」的頭銜,其實他們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資本家。鄧小平的頭腦清楚得很,他知道自己正在將國家引向資本主義,引向市場經濟,到今天「民營企業」的規模有大到上千億的,有無數成功的企業家湧現。中國的經濟實力令外國人刮目相看,中國在「和平崛起」。
當權的共產黨幹部,他們的子女去外國留學,回國以後經商辦廠成功的不計其數,共產黨已在蛻變,今天的中國共產黨跟毛時代的「共產黨」完全是兩回事了。共產黨感到需要為自己重新定位,它以前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鋒隊」,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了「無產階級」這個概念,即使還是有一批人是「無產」的吧!那也不是社會的主流。所以它要將自己重新定位,定位成「三個先進的代表」,這算不算嚴肅的「理論」且不去說它,卻實實在在地說明共產黨的屬性正在變。
鄧小平無疑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文化大革命」以後中國那麼樣一個爛攤子,他扭轉乾坤,在三十年裡人民富足,國家強盛,處理1989年6.4事件,令他一生的光輝蒙上瑕疵,但瑕不掩瑜,我是衷心欣佩鄧小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