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大規模量寬為什麼不見通漲?」

        日本搞量寬差不多三十年了,也不見通漲出現。美國08年大搞量寬,也不見通漲。歐洲08年至今一直做量寬,銀行負利率,也不見有通漲。

        在上個世紀貨幣政策一鬆,通漲就接踵而至,為什麼有這樣現象呢?開始有一些理論來解釋這一現象。

        以前認為錢太多了 (貨幣供應大增),太多錢追求有限的供應,物價就上漲,這個理論是沒錯,但人口老化有點改變這個規律。隨着年紀變老,人的消費意欲和能力下降,錢到了老人手是他不花出來,沒有需求!

        另有一個社會現象,就是近五十年來貧富不均,越來越厲害,窮人是有強烈的消費意欲的,可是他沒有錢,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可是人數不多,他們消費有限,把錢都拿去投資資產,造成股市,樓市大漲,但一般消費品並沒有漲價。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是生產效率提高,商品的生產,運輸及週轉的成本都大降,所以價格漲不上來。

        這三個理由可能解釋了通漲不出現的理由。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