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15 八月, 2018

雜談

        「新興市場危機」

        最近標題上的這個詞又成了一個熱門詞。有網友問我,為什麼每過10年8年,市場有波動的時候,新興市場就出現崩潰的危機。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就我的理解盡量簡單的分析一下。

        新興市場是一個說起來比較好聽的名字,又可以說成是發展中國家,但直說就是不發達國家,經濟落後的國家。

        這些國家經濟不發達,國家制度不健全,法規不健全,政府無效率,還常常是貪腐嚴重,整個經濟體是沒有什麼儲備的,央行聽命於政府,常常是濫發鈔票,這些國家的統計數字,常常是不正確的 (可能根本沒有有效率的統計部門)。由於本幣不穩定,公私機構要借錢的時候發本幣債沒有人買,所以發債的時候祇能發美元債。假定當地一家大企業資產淨值10億美元 (已是大企業了),它發出1億美元債券,借入1億美元,一切都可以很正常。但一旦發生突發的情形,例如美元加息,或地緣政治或國家內部緊張,本幣可能大跌。譬如土耳其里拉,可以極短時間內短40%,甚至更多,假定這家就是土耳其的公司,幣值大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就走樣了,資產淨值跌至6億美元,負債卻不變,這時可能出現兩種情形,一是公司的資金流營運收入是本幣,可能還不出利息,此時債主上門逼債,資金鍵立刻斷裂,而一家公司違約,還發生連鎖效應,引發更多公司資金鏈斷裂,停工的企業多了,經濟就崩潰了。

        通常政府會管制外匯交易,禁止股市沽空,禁止投機性的遠期外匯交易,同時央行放鬆銀根,提供流動性,讓商業銀行可以放水,救回一些企業。如果到了這一步經濟已經元氣大傷,這些次發達國家內部通常還有更深層次的矛盾,部族矛盾,教派矛盾,政治集團的矛盾,這些問題都是沒有解決辦法的。

        二次世界大戰後真正從不發達國家行列中走出來的,成為發達國家的,祇有亞洲四小龍,還有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四小龍跟中國有一共同特點,就是內部的種族,宗教,衝突小,都有一個強勢的中央政府,其它那麼多不發達國家,依然是不發達的,這就是世界的現實。

        我有一位朋友在印尼經營紡織廠,規模非常大,當時有十幾億港元資產,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印尼盾跌了50%,公司資金鏈斷裂,工廠停工,此時賬面上的機器,廠房,庫存都變得不值錢,全部變賣,還債都不夠,破產以後一家人隱身住在中國大陸一小城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