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九月 2018

雜談

        「在貿易戰中中國會孤立嗎?」

        最近美國聯同歐盟和日本向WTO組織投訴,指中國迄今未履行加入WTO組織時的一些承諾,消息引起疑慮,美國會不會在貿易戰中孤立中國?

        WTO當年也是美國開了綠燈才答允讓中國參加的,當年中國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有一些市場准入條款中國答應在一定時間內開放,現在中國說我們答應的都做到了,還要做得更好,而美、歐、日迄今都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是對中國有看法的。現在的投訴可以看作是對中國投訴美國違反世貿協議,單方面徵稅的回應。

        世貿是一個國際合作組織,它本身有「法」,但卻沒有執法的權力和手段,所以中美在世貿的爭拗祇是口水戰,世貿組織拿任何一方都沒有辦法。

        從這次美國要制裁伊朗來看,歐盟、中國、俄羅斯均表示留在伊核協議中,繼續買伊朗原油,而且交易不用美元,不經美國銀行體系,在伊朗問題上歐盟都持獨立立場,不要說共同對付中國了,歐盟和日本正搶着和中國做生意。

        安理會上辯論北韓問題,美國要求繼續嚴厲制裁北韓,中國和俄羅斯明確反對,美國束手無策。

        最好笑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跑到聯合國大會上大談「美國第一」,罵完這個盟友又罵另一個盟友,似乎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他的演講辭完全弄錯了場合和對象,受到公開的嘲笑。

        美國的聲望一落千丈,美國空前孤立,特朗普這一次演講在美國有點文化的人看來都會覺得丟人,對這一次中期選舉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特朗普這人也是一個異數,你說他蠢,他可以滔滔不絕贏得總統選舉,你說他聰明,又好像是一個沒讀好書的五年級小孩子,真的是很奇怪。

        美國商界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非常不滿,反對的聲浪會越來越強,我覺得特朗普不可能頂住反對的聲音,這政策很難長期執行下去。

        中國不會孤立。

雜談

        歐洲央行出了一份經濟展望報告,分析中美貿易戰對美國GDP影響是下降兩個百分點,對中國來說GDP損失反是小於1%。

        貿易戰是十分複雜的事,沒有人說得清楚到底影響如何,但歐洲央行的經濟學家當然非等閒之輩,必有他們的計算模式。而美國特朗普的智囊卻認定美國經濟沒有問題,是他們沒有仔細研究過還是他們用不同的經濟模式?總之美國是不會不痛的。

        從現在到十一月中,是一個空窗期,中國用600億美元反擊以後,特朗普的2670億沒有聲音了。假定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敗 (機會率相當高),對中國當然是好消息,即使共和黨微勝,特朗普也不敢輕舉妄動,而共和黨大勝的機會率幾乎是零,所以對中美貿易戰來說,年底前出來的可能都是好消息。

        現在中美貿易戰已正式開打,十月跟十一月的兩國外貿數字很快會出來。中國的貿易公司都是很聽政府的話的,在徵稅清單上的美國貨當然盡量不買,就是不在徵稅清單上的美國貨,能不買就不會買,轉去其它供應商。但美國的貿易公司不會聽政府的話,可能正在同中國的供應商商量如何避開入口關稅。而中國政府微降人民幣匯率,減低原材料的進口關稅,降低出口商品保險費,甚至可能降低出口貨的徵稅率,各種措施幫助中國的出口商,很可能十月,十一月的中美貿易數字,美國對華出口銳減,例如下跌50%甚至更多,而中國對美進口祇是微低,這樣的情形如果出現,特朗普政府處境是很尷尬的,這樣情形出現機會極大,恐怕西方經濟學家的模式中沒有政府管治效率這一項!

雜談

        「中美貿易戰」

        中國就中美貿易戰發表了白皮書,指出中美貿易中方有「貿易順差」,美方有「利益順差」,即是說中美貿易從量的方面說,中國有順差,但中國提供的大量價廉物美的進口商品,令美國社會獲益,當然說得很有道理。特朗普在競選造勢集會上說中國在貿易上每年偷走了3700億,簡直是白痴在說話。很奇怪有那麼多白痴在台下起哄,真是不可理喻。我這麼說可能也有點過了分寸,但看到特朗普的演說真的是難以接受,難以認同。

        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中美貿易戰,我們有決心贏」。

        這句話引發了一些討論,何謂美國贏?如何定義?更引發了對特朗普政府打貿易戰策略和目標的質疑。特朗普政府對不少國家發動貿易戰已有半年多,但從未有清晰地解釋過他的策略和目標。如果不能說清楚他是為了什麼目標,要美國商界,農民利益受損,時間越長,美國政府就越難堅持這樣的政策。聽證會上有自行車零售協會發言,他說美國一年從中國進口1400萬輛自行車,佔全美銷售量94%,因為中國自行車價廉物美,他不理解進口自行車跟美國國家安全有何關係?聽證會上95%發言都是這樣的說法,特朗普的政策難服民心。

雜談

        【英國「硬脫歐」?】

        英國脫歐的談判拖了兩年了,首相一再修訂她的脫歐方案,搞到保守黨內的強硬保守派都反對她,辭職不幹了。這一次歐盟非正式峰會,特麗莎․梅帶着她的方案,滿心以為可獲接納,到處求告,結果歐盟的回答是不能接受!英國必需再修改好的方案,首相可以說受辱。國內已經在責備她讓步太多,歐盟又不同意,裡外不是人,保守黨人沒有倒閣,祇因為沒有肯接這個燙手山芋。離脫歐限期大約還有六個月,很可能英國要在無協議下脫歐,意味着英國被踢出歐洲統一市場,對英國來說,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單單是等報關手續,就可能令英國南部多佛一帶大塞車,交通癱瘓,英歐貿易會收縮,倫敦的金融區會蕭條,英鎊可能大跌。

        在六個月裡英國再來一次留歐公投也不是不可能的,不過對我們身在亞洲的人,影響不大,英國可能淪為一個三流國家,國際間影響力再下降。

雜談

        「淺釋晶片」

        晶片這個詞接觸很多,似懂非懂。美國制裁中興通訊以後,晶片的討論成了熱門話題,我也專門讀了一些文章,可以略作介紹,跟朋友分享相關知識。

        晶片早已進入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身份證上有一個晶片,銀行信用卡上有晶片,直到人工智能超級電腦核心部份都是晶片組成。

        為什麼叫它「晶片」?因為它是由單晶硅的結晶切割而成的,可以理解為一片像水晶那樣的東西。

        要利用它作為實用的計算機或通訊設備中用的集成電路元件,大概要包括下列三方面的技術。

1)     天然硅 (石英砂) →淨化高純度硅 (99.999999%)→熔化

        和結晶,製成單一晶體的硅柱→切割產品。

        提煉高純度的石英,要特殊技術,中國現在還沒有。

        在爐內熔化高純度硅,再拉晶製成

        單晶硅棒,也是極複雜精密的工藝,中國已有生產線,

        但是那熔爐和相關設備,日本才有,中國也沒有。

2)     線路設計:不同用途的晶片,有不同的設計。低端的

        做一般儲存或計算的設計技術,中國有。高端的技術

        都在高通,博通,英特爾等美國公司手中。

        有了設計,還要切割。從單晶硅體中切割出設計要求的

        線路,切割的設備是高精度的激光一等離子的光蝕

        設備,中國沒有。據說有一外國工作的中國學者帶了

        相關技術回國,能不能做出來仍不清楚。

        現在14納米 (14/1000000毫米) 晶體已採用。正在開發

        7納米的,小手指甲大小一塊晶片,可以容納100億個

        獨立的晶體管,像人的大腦細胞一樣,中國剛宣佈,

        掌握了14納米的技術。

3)     相關軟件,這一方面中國也是大大落後的。

         由以上的簡單描述可以知道晶片的製作是多麼困難,現在中國政府已下了大決心,投入大資本,各方去挖掘人才,但是真要看到成效至少仍需三、五年。

        生產低端晶片,例如祇用於儲存器,一些工廠的利潤也不差,因為各網絡都在大規模地建設儲存器中心。而生產高端晶片,雖然需求極大,但研發費用高,上市的幾家中國晶片公司由於研發開支大,要獲得大的盈利也不是短時間內的事。中國現在每年花在進口晶片上的錢比進口石油還要多,晶片生產行業前途是無可限量的,但要有可觀盈利,卻不知要等多少年?

股市隨筆

        短線猜測股市升跌,多是不準的。我十六日大膽預測任何貿易戰的消息可能都成了好消息,因市場已做了最壞的預期,果然美國加徵關稅消息宣佈後股市連升三日,也是僥倖,入市不能憑短線的預測。

        從現在到今年底,有一段空窗期,美國放出風聲談判之門沒有關上,中國也低調地表示不得不反制,十分遺憾,所以變數很多。

        美國政壇和社會上,一直有一些右翼的專家學者及政客,看到中國崛起不舒服。這一次特朗普真正在實踐他們的理論和策略,對特朗普來說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恐嚇一下對手就屈服了,做不到,就感到為難了。

        現在要看11月中期大選的結果了,中國不會在美國大選前讓步,特朗普也不會,所以現在到11 月中是真正的空窗期,但現代社會效率很高,九、十、十一月的貿易數據,經濟數據會很快出台,貿易戰的影響會很快浮現。

        美國雖然意識形態上轉向右傾,但商界的大佬不會理會這些帶意識形態之爭的理論,他們更着重實際的利益。我並不認為他們會坐視特朗普為所欲為,他們的實際影響也會在幾個月內浮上表面,我們可能看到現在起勁反華的極右議員也會轉軚,政客是善變的。

        所以貿易戰最後結果我不太悲觀,一個民主國家要企業和百姓犧牲利益,長期忍痛是不太可能的。

雜談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及「生活情趣」。

        「颱風山竹的聯想」

        強颱風山竹給香港造成相當大的破壞,但香港僅僅是被它的尾巴掃了一下,如果颱風中心直撲香港,損失可能更大。

        從我房間下望,正好是山頂纜車軌道,坐落在馬己仙峽道裡,兩側是相當茂密的樹林,山竹過後目之所及,至少有十幾棵大樹倒下了,樹冠折斷搖搖欲墜的就有幾十棵,即使沒有折斷的樹,樹葉也七零八落掉了許多。這樣的風災卻沒有死一個人,當然有運氣的成份,但政府平時的管理有效也功不可沒,建築都達到相當的標準,沒有亂搭亂建,基礎建設的安全建設也做得好,沒有大的滑坡,泥石流發生,八號風球的制度,颱風的預警都做得好,值得一讚。颱風過後的第二天,交通混亂,搭車難,有人埋怨政府應宣佈休假一天,其實祇是怨言,政府是不能這麼做的,沒有制度,怎可開先例?但林鄭很大度,說市民有怨氣罵罵特首,出出氣沒關係,也值得一讚。

生活情趣

生活情趣

這松樹雖高, 但是樹桿應該很堅韌,針葉沒有,大樹冠迎風面小,沒有折斷, 但是一邊樹葉全吹掉,另一邊完好,費解

股市隨筆

        今天共有三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及「雜談 ( 1 及 2 )」。

        昨天恒指跌了300多點,但成交很少,即沽壓不大。中國央行正大力放水,有人計過數,近兩週中國央行已向銀行體系注資四千多億,市場借貸息率也在下降。

        中國股市已跌到上次「熔斷」時的最低點,成交降至幾年來的新低,情形跟港股很相似,雖然可以說市場信心仍弱,但願意繼續沽貨的,或大膽繼續沽空的已大幅減少。

        市場最大的不明朗因素是中美貿易戰前景,最壞的情形是對2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這是市場預期的,現在看起來可能是2000億美元,10%的關稅,而且生效可能拖到今年年底,這就變成了好消息。如果美國遲遲不公佈新的徵稅計劃,而又確定中國商務代表跟美方談判日期,那就是更大的好消息。

        以此邏輯來看,將會明朗的消息都是好消息,加上中國放鬆銀根,國家隊可能入市托股市,所以一次像樣的反彈可以預期,這祇是一種我個人的觀點跟網友分享,短線來看,機會很大,但長線來看風浪仍很大,並不是建議大家現在入市。

雜談 ( 1 )

        「資訊保密,國家安全」

        蘋果手機出現以後,過了一段時間,普通老百姓才知道自己用了蘋果手機,由於它有一個自動定位的系統,所以蘋果公司是知道自己生產的每一個手機現在所在的位置的。蘋果公司還曾發過一個聲明,它永遠不會使用這些資料,由於購買的時候以及你啟動這台手機以後,就等於蘋果公司知道是誰在使用某台手機,而且知道誰․誰․誰,現在身在何處。

        經過馬航飛機印度洋上失蹤以後,人們才知道飛機上的羅斯萊斯引擎,是有定位功能的,製造商知道它生產的某一台引擎,現在是在飛行中或熄機狀態,以及知道它的引擎當時所處的位置,生產商甚至可以遙控關閉或開啟那引擎。

        漸漸每架汽車上也都有了這樣類似的系統。

        美國,歐洲,澳洲,現在禁止用華為的通訊設備,是害怕一旦通訊設備由華為提供,大量的相關的資訊都可能落到華為手裡。華為可以發表聲明它不會利用它掌握到或竊聽到的資訊,像對蘋果公司一樣,會有幾個人真心相信呢?

        各國都是一樣的,中國也不會讓外國公司建造及運作自己的通訊網絡,政府機關的通訊設備,軍隊的通訊設備,就有更嚴格的保密要求。

        通訊技術越發達,使用者的私隱就越易外泄。電腦語言的原碼,現在世界上用的是微軟的Windows,谷歌的Android,還有Linex都在美國人手中,中國也在開發自己的獨立系統,迄今大概祇用在軍事及國家級保密的項目上,將來應會推到普通的電腦上,這些技術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的層面。

        伊朗曾經發生過控制濃縮鈾機器的電腦全部死機的事件,大國可以有力量,有市場發展自己獨立的操作系統,小國很難做到,國家安全操在它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