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二月 2022
「俄烏衝突」
俄羅斯攻入烏克蘭已經四天了,21世紀的今天還發生這樣的事,真是難以想像的。普京強烈警告任何人不要插手介入戰爭,否則面臨「意想不到的強烈懲罰」,他在暗示俄羅斯有核武器,已經有三十年沒人以核威脅嚇唬別人,今天又聞到了核戰的可能發生的味道,令人不寒而慄。
有人引用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話,說他見到的普京 (開戰前兩個星期馬克龍到莫斯科跟普京談了很久),跟兩年前不一樣,更偏執,更頑固,更主觀,也有政論家仔細看他兩次電視演說的表情和內容,他大談斯拉夫歷史,當然是從他的理解和角度,令人感覺怪怪地,不切合實際。普京的精神狀態是否有問題?當年希特勒認為日爾曼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應該主宰世界,結果帶給德國巨大災難。希特勒有手段煽動民眾追隨他,有組織能力將德國變成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並不是糊塗人,但他的偏執將德國帶入絕地,對世界帶來一場浩劫,沒有一個有效的制度可以約束這些狂人,是令人擔心的事。
烏克蘭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近一千年來不斷被強大的鄰國蹂躝,不斷被分割,被佔領,它是一個小國,弱國,它的領袖應該有政治智慧,本份一些,認清自己的位置,不可以去惹自己強大的帶有敵意的鄰國。當然在今天,烏克蘭遭入侵的時候好像不應講這些話,但高瞻遠矚有政治智慧的領袖是難得的,可能烏克蘭境內反俄的氣氛很高,為贏選票他不停何俄羅斯挑釁,招來大禍,我細細想想真為烏克蘭人感到恐懼。
希望死去的人留下的血喚醒大國的良知,少爭霸,多合作,世界和平共謀發展,保護地球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該有多好!
恐怕也是空想,人的本質都是自私的,鬥爭和競爭是常態,合作?也非不可能,歐盟是很好例子,但歷史上他們打了一千年,現在面對俄,美,中,新興強權,他們才能聯合在一起,歷史自有它本身的道理,本身的因果沒有人能參得透的。
「再談疫症」
新加坡政府有一個關於疫症應對的指引,我附上。
今天香港的確診人數達到10000人,追蹤跟隔離已經很難做到,隱形傳播鏈已經不知有多少了。
但也不必恐慌,我們面對的是COVID 19的變種,世衛組織稱之謂Omicron病毒,它的傳染性非常高,但通常病徵很輕微,許多人是完全無症狀,許多人祇是喉嚨痛,有些咳嗽,流鼻涕,再厲害一些的發一、兩天燒也自己痊癒了,致死率非常之低。
醫學家也做過實驗,Omicron不像兩年前原始的病毒,它基本上不侵入肺部,祇感染上呼吸道。
如果自己發現感染了要立即自我隔離,有不舒服服用一些普通藥物,譬如必理痛,咳藥水,都可減輕症狀。照新加坡政府指引打過兩針疫苗的,自我隔離七天,驗出陰性,就已經痊癒,沒打過疫苗的,自我隔離時間要長一些。
但高危人士,包括年老多病的,做過器官移植的,要特別小心,染病了要進醫院治療。
最重要的是沒打針的要快打,可以有效保護自己的唯一方法。
Protocol 2 Final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及「雜談」。
昨天凌晨俄軍開入烏克蘭頓巴斯區,同時烏克蘭許多地方,包括首都基輔都傳出了爆炸聲,很多傳媒報導俄軍已入侵烏克蘭。俄烏雖然緊張,但市場總以為不會開打,結果卻出乎意外,俄羅斯真的動手了,全球股市大跌,港股也不例外,恒指跌了700多點,隨後傳出的消息普京說俄羅斯祇用精準的導彈攻擊烏克蘭的軍事設施,要解除烏克蘭的武裝,不針對平民,也不打算佔領烏克蘭。接着又有消息白俄羅斯總統建議俄烏首腦在明斯克開會,又傳出克里姆林宮普京新聞秘書提出,如烏方準備好,普京隨時準備與烏克蘭澤連斯基舉行談判。
普京雖然跨出危險一步,但他也懂適時收手。
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並不太重要,由於俄羅斯是產石油和天然氣大國,事件引發油價狂升,普京已經表明他的目標是有限的,所以事件最後總能以和平方式解決,最後結果祇是烏克蘭受辱而已,所以相信股市會很快回復到正常狀態,危險的時候也提供了機會。
「俄烏衝突」
俄羅斯公然入侵烏克蘭,烏克蘭當然受到很大傷害,但小國受到大國霸凌也是常常發生的事。其實第二位的受害者是俄羅斯本身,出動大軍,發射火箭,開支浩大,買單的是老百姓,開戰一刻,莫斯科股市幾次跌停板,盧布跌到歷史低位,就知道俄羅斯經濟受傷將會多麼嚴重!
政治上,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仇恨又添一筆新賬同時,俄國受到全世界譴責,就是中國也不太贊同俄的做法,認為保持烏克蘭的獨立和主權非常重要,道義上俄國受到審判在國際上完全孤立。
得益最大的是美國,美國一直想離間歐盟和俄羅斯的關係,這一次,俄羅斯以後想要修補跟德法的關係就難了,歐盟想搞自己的防衛,脫離北約的束縛也變得遙遙無期。
另一個得益的可能是伊朗,油價高企,唯一能立即提供大量供應的就是伊朗,美國會不會放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
中國也可能是得益者,隱隱然俄羅斯背後有中國的身影,而對台獨立場的人來說,又上了一堂課,美國不可能為台灣打仗。
「也談谷愛凌」
這次冬奧有一顆耀眼明星,代表中國隊出戰的谷愛凌,又年輕,又漂亮,朝氣勃勃,拿了兩金一銀,奇怪的是輿論不去讚揚她的體育成就,不去為滑雪項目創造了新的更高的標桿而歡呼,反而聚焦在她的國籍,一向標榜體育不要政治介入的一些西方媒體,更指責她忘恩負義,似乎是西方培養了她卻去為中國隊出力。
體育競賽的目的就是不斷挑戰人類體能及技巧的極限,運動員積極參與,盡力拼博,創造的是人類的紀錄,勝則喜,敗亦榮,勝負不是那麼重要。
扯上政治就麻煩了,任何一個新紀錄屬於全人類的,何必計較什麼國籍?
國際頂級的足球隊,隊員轉來轉去,球員當然希望工資高些,福利好些,人望高處走,英國的球員去法國的球隊踢波,打敗了英國隊,他就是反英國的叛徒嗎?當然不是。
再看看谷愛凌,有什麼好指責呢?寫文章捧她的,罵她的,當然有言論自由,也應想想自己評論是否適當?
「俄烏局勢」
網友是否還記得拜登曾經失言,他說如果俄羅斯入侵規模小,美國不會全面制裁俄羅斯,看起來美國的情報還是很準的。美國一開始就知道俄羅斯祇想派軍進駐盧甘斯克及頓涅茨克兩個地區,而且何時動手都知道。
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有點像克里米亞的情形,當地70%以上是俄羅斯族,烏克蘭2014年獨立的時候,兩地就宣佈獨立,並由俄羅斯得到武器,實際上俄國早已控制兩地。
普京這一次承認兩地是獨立國家,並簽訂條約,派軍入駐,實際上現狀改動並不大,普京甘冒大不韙,赤裸裸派兵入侵,可能祇是為了在歷史上留民普提高他自己在國內的聲望。
西方將會制裁,暫時還看不到會走得多遠,德國不得不暫緩開通北溪二號,損失最大。國際油價天然氣價大漲,俄國和西歐都受傷,美國是大贏家。
上週五午後股市急跌,因為發改委發出一個通知,要減輕餐飲業負擔,除了政府的抗疫種種補貼之外,還要求美團這一類經營餐飲外賣的企業減低對餐館的收費。美團應聲下跌17%!政府已經有過一次干預,指出外賣服務員的工資太低,福利保障太少,那一次也引致美團股價大跌,政府好像不太喜歡這樣的商業模式,特別是搞成這麼大的規模,所以美團我是不沾手的,嗶哩嗶哩這樣的模式,似乎政府也是不喜歡的。
週五晚上美國股市阿里巴巴和騰訊都跌,因為美國商務部將它們各自屬下的一間網購分公司引入不良銷售者黑名單,指責它們在網上銷售或不阻止銷售假貨。
此事我倒是不擔心,指責它們網上有假貨幾年來沒有停止過,已經慣於上它們網買貨的客戶也都知道是怎麼會事,不會因此不買的。
阿里巴巴下星期四就要發表年度業績了,如果很差,當然難說了,如果業績比去年有增長,則股價應有好的反映,它現在P/E 15倍,比同類的公司便宜太多了。
今天以來我已多次指出今年A股及H股走強的機會很大,事實也是A股擺脫了一月份的頹勢,上證指數升近3500點了,恒指也緩緩向上,特別是一月的大陸銀行放貸及社會融資都創新高,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發力,二月初網信辦等四單位聯合訪談各家大的網企,而網企的負責人都表示現在政策清晰,放心將業務做大做強。網信訊等四部門說了什麼沒有報導,但從各網企公司的負責人表態看,大概是他們得到指示,反壟斷,調控已初步告一段落。
昨天又有消息,自滴滴出行之後已有大半年沒有中企在納斯達克上市了。有一家新的科技公司已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姿態是非常低,但從金融界來說意義重大,是不是中證監已跟美國證監達成某種默契?事實是中國需要資本,納斯達克是重要的融資渠道,而美資也需要投資的機會,完全是雙贏格局。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當然也有很差的例子,但那是極少數,像阿里巴巴,百度在美上市,美國投資者是獲利很大的。
希望中國政府經濟為重的政策能繼續下去,股市應該還會上升。
「原油及大宗商品價」
因烏克蘭局勢原油漲到95美元/桶,多年來的新高,又有人唱油價會到100元/桶,甚至有說150美元/桶。油、金、銅、鋁這些大宗商品都是有莊家的,散戶去炒期貨,一定輸多贏少。看看國泰航空的原油對沖就知道了,國泰已經是一個大戶,而且有專家操盤尚且輸得如此。
以前我曾在博文上多次討論到油價,沙特及海灣國家產油成本不到10美元/桶,伊朗好像是18-19元,俄羅斯又高一些,大概20-25元之間。
還有大的供應來源,一是加拿大的油砂,油砂煉油成本大約要40-45美元。另一來源是美國的頁岩油,成本大概也是這個數,所以當油價70-80美元/桶時,大家日子都過得去,但美國頁岩油生產商都是小公司,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許多,向市場大量供貨,打破了油市的平衡,產油國加俄羅斯將油價踩到30美元/桶以下,這些頁岩油的小公司紛紛破產,但油價一高,加拿大的油砂煉油馬上就能增產,而美國頁岩油也是可以很快恢復生產的,所以油並不缺,合理的水平大約是70-80美元/桶。現在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發展那麼快,世界上油的耗量長遠來說會下跌,所以油價不可能長期高企,其它大宗商品,價格一升,產量就上來了,也是同樣的情形。
「烏克蘭局勢 ( 2 )」
1月30日寫了一篇「烏克蘭局勢很緊張嗎?」我的估計是不緊張,俄羅斯沒有進攻烏克蘭的動機,也沒有長期佔領烏克蘭的能力。但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宣稱俄羅斯即將入侵,並將自己駐烏克蘭大使館都撤向烏克蘭西部另一城市,結果是俄羅斯電視台播出了外長跟普京的對話,外長表示仍有外交解決的餘地。昨晚消息部份部署的俄軍宣稱演習已結束,開始撤出。
整個過程是很詭異的,俄羅斯不斷說不會進攻烏克蘭,美國不停說俄羅斯就要動手了,而烏克蘭說美國太緊張了,烏克蘭還在開招商會議,怕影響外國投資,很特別的一場戲,三方都在做戲。
俄羅斯借境內調兵,製造緊張局勢,逼西方談判,應該也得到了它想要的東西。
美國則渲染緊張,離間歐洲和俄羅斯關係,自己也趁機派兵入駐波蘭,羅馬尼亞,美國也達到了它的目的。且看俄羅斯輸天然氣去德國的北溪二號管道何時開通?由於美國阻撓管道建設拖了兩年,現在建好了又不能開通,歐洲更是要決心擺脫美國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