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國進民退」

        這個詞自2018年以來,成了報章雜誌上一個常見的詞,意思是在中國,國營企業不斷擴張,而民營企業不斷萎縮後退。在2018年,甚至有頗有名氣的「經濟學家」在相當有份量的刊物上發表文章,表示民營企業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未來的政策應該發展國企,逐步淘汰民企,祇是沒有說用什麼方法淘汰民企?

        這是很奇怪的理論,後來在中央的會議上,由黨主席親自講話,說民企是中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份,要重視民企,還要幫助中小型的民企,這一股思潮才停息了下來。

        接着又有聲音,要在中國所有大型企業中,建立中國共產黨組織,成立黨委,包括外資企業,這種說法又引來一股猜測,會不會真的貫徹這樣的政策?如果真的實行,黨委在企業中的地位將是什麼樣的呢?黨委可不是工會,企業管治權是董事會大還是黨委大?這樣的聲音後來又沉寂下來,但企業經營者還是擔心,這是不是政府放出來的政策動向氣球?觀察社會的實際反應?

        就在不久前,2019年的8月份,有消息說杭州市政府派出了工作組,進駐兩家大的民企,阿里巴巴與吉利汽車,照杭州市政府的說法,工作組進駐是為了更好地加強企業跟政府的聯絡。

        阿里巴巴馬雲已退休了,騰訊的馬化騰,風傳也要退休了,聯想創辦人柳傅志也傳說要退休了。

        所有這些事是不是都有關聯性呢?到底在發生一些什麼事呢?

        柳傅志曾經在接見央視的記者時,很大膽地說過一句,民企的領導人很害怕地方政府的權很大,如果讚揚你,當然沒事,如果批評你會發生什麼事呢?他在擔憂民企做大以後沒有法律的保護,希望他的擔憂不會成為真實發生的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