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 ( 1 及 2 )」。
「中美貿易談判」
消息傳出來,特朗普表示可以接受「臨時」貿易協議,將有關的極其複雜的議題分割出來逐個談,逐個解決。
這跟我在G20峰會後撰文及9月9日的帖文估計是十分吻合的了。特朗普現在不敢隨便發脾氣亂來了,他在聽幕僚的意見,美國將加徵關稅推到10月15日,正好是第十三輪談判之後,如果談得好,在最好的情形下這2500億商品進口關稅無限期推遲,最壞的情形下,另加徵的5%可能取消,我相信消息應該是正面的。
對中美貿易談判敏感的股份,應該都再有上升的空間。
另外提一提,我曾在幾個月前提及美國波音公司,認為股價大跌是一個吸入的好機會,波音股價已大幅回升,假定737 max有復飛的消息,可能再會漲10%,屆時我準備沽出近期增持的股票,所謂好消息出貨。
中國C919已訂於10月份正式商業飛行,手中有訂單800架,中國亦已量產座位100的支線噴射機,每十五天可以生產一架,世界大飛機市場又添一強的競爭者。
「如何增加北京中央政府在香港的存在感?」星期六的冥想。
這次反修例亂局,在香港已持續了三個月了,「深層次的矛盾」也已經討論過,如何舒解民困民怨,也已經討論過,有關大量興建公屋居屋,看到政府已開始有行動,提高最低工資,資助幼兒教育,相信政府也很快會做。
要改變幾百萬人的價值觀,不是簡單的一些政策就能做到的,但增加中央政府在香港社會生活中的「存在感」,漸漸改變大眾的心態,增加對中央政府的接受和認同感,卻是可以從宣傳的角度看着手,做一些事吧。
譬如,政府可以出資,向所有香港收費或不收費的電視台,買下一段黃金時間,例如半小時,播北京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一定會有人看的,而且看得人會越來越多,港人會接受到「香港是中國一部份」這個信息,而且漸漸習慣這種現實。
又譬如,中國有很多好的電視記錄片,以旅遊,記錄或敘事的方式,介紹中國的風土人情,中國的基建成就,中國的援外記事等等,甚至中國的自然,動物頻道等等,香港的電視台如播放這一類節目,應該比買外國的頻道更多觀眾看,我看過很多很多央視這一類的製作,不帶政治色彩,十分生動感人,央視可以優惠價格賣這些製作給香港的電視台,講的都是中國人的故事,應比外國的那些旅遊見聞更有趣。
中央電視台和大陸各省的電視台跟香港本地電視台多些聯系,多些合作,將更多的大陸資訊送到香港來。
再譬如這一次反送中的網上宣傳可以有那麼大的影響,假的說成真的,操控民眾情緒和意識,而挺政府的一方都顯得很拙劣,不斷地自辯又自辯香港警察的質素一貫都是相當高的,沒有違法違紀的事,警察也不會走上街頭打人,但現在警察卻被描述成施暴的人,黑白顛倒,警方祇能每天出來闢謠,如何在網上散佈正能量是政府和警察公共關係方面要好好研究的問題。總之,從電視廣播做起,增加中央政府在特區的「存在感」,是立即可以開始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