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如何舒緩民困民怨?」
昨天的新聞,民建聯建議政府啟用「私人土地收回條例」解決興建公屋缺地的問題。我在博文中已幾次提出這個建議,政府可能也已經體會到這個議題的急迫性,而讓民建聯提出建議的,推動新的大規模建造公屋的政策,這個「好人」或人情留給民建聯來做真是及時雨,不但是推行新政有了民意基礎,更可在地區選舉中讓民建聯得分。
另有一件事是政府立刻可以做而且是大快人心的,就是政府資助幼兒教育,構思提出了很久,但不知為什麼祇聞樓梯響,不見人出現?現在幼兒教育變得很貴,跟租金高昂有關,好一點的幼兒班,學費可能不比大學生學費便宜,政府可以訂出每位學位由政府資助若干金額,可以大大減輕有孩子的年青夫婦的負擔,也讓年青夫婦敢生孩子,而這筆錢注入經濟體中,可以釋放相當大的年青夫婦的消費力,有利整體經濟。
第三件可做的舒困工作是提高最低工資,設計一個議決最低工資的機制,除了勞資雙方,還要政府參與,由政府來主導最低工資的增幅,在幾年之內,讓最低工資增幅高於通漲一定的百分率,提高最低層的工作的人的收入,也可以減少貧富差異,當然要漸進地來做,不能讓整體經濟受衝擊太大,幾年以後便會有明顯的效果。
總之,政府要確實做些事,不能抱住了幾萬億儲備做守財奴,要善用這筆錢,舒緩民困,振興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