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11 十月, 2022

雜談

        「貝南克得獎」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個美國經濟學教授,其中一位就是08年次貸危機時任職美國聯儲局局長的貝南克。

        另兩位教授是迪布維格同戴蒙特,他們二人在1983年提出了一個經濟學模型,解釋了銀行為什麼在經濟體系中重要,它們的社會角色,它們的脆弱性,以及如何監管令銀行業穩健。

        至於貝南克為何得獎?諾獎評委會表彰他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貢獻。

        貝南克在08年次貸危機爆發時任聯儲局局長,當年美國的次按債券危機不斷發酵,導致債市突然停擺。貝南克當機立斷,將聯邦貼現利率降至零,又提出了出名的「量化寬鬆」,財政部發債,聯儲局買入,財政部就有錢投資瀕臨倒閉的銀行,等市場有時間清理壞債券及好債券,市場漸漸復常,財政部再沽出所持銀行股票,大賺一筆。

        貝南克臨危不亂,採取的金融政策都是前所未有的,事實證明非常正確而有效。

        貝南克能做到這一點不是偶然的,他讀經濟學畢業,他的畢業論文就是研究經濟危機時應如何應對?如何救銀行?如何救經濟?他的主要手段就是政府派錢,誇張一點說用直昇機向市民撒錢,有了錢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08年的危機的確很快過去了,近來了09年經濟V型反彈,但後遺症就是聯儲局大量發鈔買入的債券仍在聯儲局裡,本想慢慢「正常化」,減少「聯儲局資產」,但做到2019年,仍有幾萬億債券在聯儲局手上,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鮑威爾照辦煮飯及做量化寬鬆,現在聯儲局手中國債比當年多了三倍!

        看起來國債再多也不要緊,祇要國內的生產體系能正常運輸經濟,產出正常就沒問題,餘下的事留待將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