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如何遏通脹?」
這一次的通脹我們看得到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西方各國都大做量化寬鬆,由於疫情生產受阻,產出受阻,譬如建築業停工,新屋供應減少,可是政府派錢,利息又跌到零,所以各地樓價都狂升,接着就是租金上升,導致通脹上升。另一原因是疫症引起供應鏈混亂,引發商品價格上漲,能源農產品都上漲,而生活費上漲引發工資上升。歐洲的航空業最近加薪14%!工資上升通漲一定急升。
聯儲局不得不加息壓通脹,鮑威爾還擺出一副特別鷹派的嘴臉,除了加息還要嚇唬市場,不要擴大投資。美息上升,引發債券市場大跌,股市大跌,融化掉的財富可能已在十萬億美元以上,許多掛鈎的投資都要拆倉,市場是很緊張的,美息還要再升,最壞的日子可能還在前面,難以預測,沒有負債的散戶問題不大,有負債的投資者就要小心,這樣的市況資產在貶值,但負債不變,利息更高,要計清楚自己負擔能力。
遏制通脹就是要讓房價下跌,至少是不再上漲,聯儲局快速加息是立竿見影的。美國樓價正在下跌,世界樓價都跌,香港也不例外,但對增加工資,加息的效果要較長時間才能看出來。
現在市場害怕的是快速加息導致金融風險,資產大收縮影響如何?就是央行也看不清。英倫銀行加息引發債券市場大跌,退休基金的很多投資被追孖展,結果英倫銀行被迫買債,托住國債價格一邊加息,一邊放水,混亂得很,市場緊張,希望不會有危機吧?如有危機,央行來救又是放水,真不知道後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