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十一月 2022
「中國政府大力救市」
28日貼了一篇,昨天股市大漲,內銀,內房,保險,科網股都漲。
人民銀行救市的實際操作跟我博文中提及的新聞有些不同,人行並非直接買入房企債券,而是專門以特惠息率派錢給商業銀行。人行跟國有的大商業銀行其實是一體的,本質上就是央行印鈔大量湧入市場,商業銀行沒有了地產壞賬的風險,又無端端多了錢放貸收息,當然是前景看好啦。
昨天消息中國保監會,銀監會發出新的指引,允許在「白名單」上的房企發債或發股集資,又允許房企可以併購。
現在仍能經營的較為優質的房企有了錢週轉,可以持續經營下去,而現在已沉入水中的,則找人搭救,總之房市一定要救回來,這對經濟的健康運轉太重要了。
現在要問一句,是誰把中國房市弄成現在這樣的呢?
「大陸央行出手,穩房地產,穩銀行業」
過去的星期五,大陸有兩條重要的關於金融政策的新聞。
一條是國務院宣佈降銀行業存款準備金0.25%,可以釋放出5000億的資金,這當然是利好消息,但5000億對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不是很大的數目,以前幾次降準宏觀環境不理想的背景,降準也像石沉大海,毫無作用,這一次宏觀的投資情緒有所好轉,降準也許能刺激到投資。
另一條新聞不太起眼,但實際上非常重要。據報導中國央行,也就是人民銀行,會買入商業銀行持有的地產發展商發行的債券,而且沒有提規模多大,似乎是有需要就可以買入。央行可以印鈔,如大量買入商業銀行手中的發展商債券,首先是救了銀行,國內最大的五六家商業銀行,在派完去年股息後股價低處未算低,繼續跌了近十幾至二十個百分點。市場估值那麼低,就是擔心這些商業銀行揹不起這麼海量的地產公司債務,現在有央行背後無限量買入這一類債券,商業銀行就沒有壞賬的問題,估值應該大幅上調。
當然發展商能借到貸款 (據說商業銀行已準備了一萬二千億借給發展商),又能在市場發債券,現金週轉應該沒問題。假定人民買樓信心恢復,樓宇銷售正常,那發展商財困可以舒緩,所以近日大陸發展商股價大升,是有春江鴨先收到消息的,我會重新買入內銀股,半年之內回升10%-20%完全是可能的,至於發展商的股票,每一家的情形都不同,買入仍是要小心,新樓銷售看起來回升需時。
「美聯儲局將放慢加息」
美聯儲局剛公佈了一份最近加息會議記錄,多數委員都表示可以放慢加息的速度,但將會繼續加息,最終會加至哪一個位置看市場情形而定。我11月10日「通脹預期在美國快速回落」一文就提及這一點,事實上加息要傳導至冷卻實體經濟需要時間,慢慢加,但讓市場保持加息預期就已足夠。
這次通脹有部分因素是疫情及俄烏戰爭造成生產鏈紊亂以及能源大漲引起的,現在能源,運輸費,二手車,農產品價格大幅回落,唯有工資仍在繼續上漲,如果看到失業增加,工資增幅放緩,通脹就會下來,這需要一段時間。新聞說美國鐵路工人醞釀大罷工,拜登都要介入,工資不加是不行的。
現在市場估12月份祇加0.50厘,至於明年如何,則預測分歧很大,最樂觀的看法明年一月可能就不會加,最悲觀看法這一週期加息率值要到7厘,這種討論已無意義,要等數據出來,但一定要看到失業增加,樓價下跌,聯儲局才會停止加息。樓價將跌未跌,加薪潮還在繼續,大概要等到明年第二季形勢才會明朗一些。
「中國的太空實驗艙」
最近兩個月由於有許多重大新聞,例如裴洛西訪台,中國二十大以及俄烏戰爭,所以中國接建發射太空艙的新聞未受到足夠關注。現在中國獨立建的太空艙已經相當有規模,重量已達百噸,已有六位太空人在裡面工作。太空站的建設中國已經趕上來,美國的評論家都承認在技術和規模上,中美在太空已平起平坐了。
我曾經寫過太空艙在科研上其實沒什麼用,可以在太空艙做一些微重力試驗,但很多年了,並沒有什麼重大的發現或突破。
太空站也不是用於軍事目的,各種間諜衛星要便宜得多,有效得多,太空站也不是用來觀察宇宙天文的,所以太空站有什麼用?
太空站主要的用途大概是藉此為名,發展精準的火箭技術,並各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這種技術能力,中國成功發射大載荷的火箭,精準的在空間對接,就表示中國有能力精準地將戰略核彈投射到地球上任何一點,建太空站本質上是一種軍備競賽。
太空艙唯一有價值的實驗,可能就是觀察人的身體在失重情況下的變化,原來在失重的情況下,人的心臟功能會很快降低,人的骨骼會迅速的流失鈣質,強度下降,生物體都是適應環境而生存的,沒有了地心引力,心臟和骨骼都不需那麼強,現在太空艙就在試驗如何能保持人體健康?如何能進行長期的太空飛行?
「俄烏停火成真?」
十一月十五日大膽寫了一篇「俄烏將停戰?」迄今一個星期了,俄烏戰場沉寂下來,新聞報導都很少,也沒有哪一方在大規模集結的消息。
俄軍從哈爾科夫州撤軍回到盧甘斯克和頓涅次克的邊界,那裡雙方都有牢固工事,西邊俄軍從赫爾松撤退到第聶伯河東,第聶伯河形成天塹,雙方可能的停戰線已經形成,澤倫斯基提出了和談的條件,那是漫天要價,俄國尚未公開表態,祇要停火各方就已經滿意了,和平的條件慢慢談也無所謂。一個月前美國和俄羅斯的國防部長通電話,緊接的消息是兩國情報首長在土耳其會晤,最近的消息是美國國務卿將在十二月底訪問俄羅斯,表面是談雙方削減戰略武器,但媒體都猜測有關於俄烏停火的密談。
如果真的有消息出來,雙方開始和談,將會是對全球經濟的大大利好消息。
油價會跌,歐洲再向俄國買油買氣也非不可能,戰略上說西歐已決定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但解決燃眉之急,短期恢復買油也非不可能。世界憂慮核戰的恐懼會一掃而空,投資情緒大受振奮。
希望俄烏停火成真,否則老百姓苦得很,死了的當然很慘,活着的要逃難,要忍受無電無水,要忍受骨肉分離。
在現代生產力高度發達,資訊傳播普及,戰爭不解決任何問題祇是製造更多問題,希望停火成真。
曾小弟:謝謝你十月二十八日留言,遲覆為歉。
美股這一次大調整提供了一個入市的好機會,納斯達克跌掉了大約40%。
其中我比較看好的有兩隻股票,微軟 (Microsoft,紐交所上市代號MSFT),另一隻谷歌 (Alphabet,紐交所代號 GOOG)。
微軟現價 P/E 25倍不算高,它現金流強大,在電腦操作系統地位無可動搖,而且雲業務發展得非常好。
谷歌現價 P/E 19倍,也不算高,它在搜索市場有獨特地位,現金流強大,而且多家科企都已啟動裁員,它沒有,是有一個軟墊可以提供支持,減開支的空間非常大。
建議你暫時不要急於買入,因為加息及衰退的最壞時間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屆時伺機買入應是不錯的。
意見僅供參考。
祝
好!
D.P.Zhang
「中國防疫政策將改變」
最近內地的權威醫學界人士,包括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都公開演講,說病毒經過自然演變致死亡率已經極低,這樣的事實他們早就知道了,但欲言又止,最近可以公開說出來了,嚴厲的防控政策是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有一套說法,放鬆防疫政策也是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由於嚴厲防控,又要人民信服,因此製造了一種疫情恐怖的心理,有報導石家莊市在中央優化防控二十條發表後一度撤消了很多核酸檢測站,老百姓反而害怕出街,躲在家中,蓮花清瘟膠囊賣斷貨。
下一步就是讓專家用數字出來說話,讓老百姓明白今日的新冠病毒已不同,不危險了,等到允許居家隔離,客觀上就接受了「與病毒共存」,相信這一天很快到來。昨天國內確診是二萬四千人,廣東省有一萬,恐怕是擋不住了,不可能每天每人做檢測,查出來了也無處安置,香港經驗對大陸是有用的。
如果大陸允許居家隔離,香港大概可以0 + 0 了。
回想港人對疫症的感受,最初成功防控時大家都是緊張的,待到Omicron來了,防不住了,政府接受居家隔離,大家有一種無可奈何,「總有一天輪到我中招」的感覺。時至今日見過中招的親友太多了,恐懼感也淡化了,全世界的人經歷一樣,也是奇怪的事。
「股市大反彈」
恒生指數在短短半個月內從14689點反彈到昨天的18250點,升了3509點,計百分數就是升了24%,由於內銀,電訊,能源等企業升幅有限,所以單計內房股,科技股,漲幅非常驚人。
要找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外圍轉好,美股由於通脹指數下滑比預期快,市場估聯儲局會放慢加息,所以大漲。
另一因素是中國發佈了金融十六條救內房股,又有風聲似乎大陸防疫會放鬆。
港股這樣大升跟淡倉補倉也有關,看淡前景的人太多了,不少人沽空,現在要買回來。
總之手上有這些大漲的股票的小投資者,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減少損失的機會,一支股票極短時間內升20%甚至更多,獲利盤會出現,應趁高減磅。
外圍加息週期並沒有完,樓價下跌在預期中,但仍未出現,消費明顯放緩也沒有出現,前景其實不明朗,中國內房股深陷泥潭,那些巨企債務深不見底,而且樓市銷情未見起色,前景也不明朗。
有新政策要規範分配,共同富裕,已經開始有實際措施出現,國內金融機構的高層要減薪已是言之鑿鑿,網上又傳中紀委已派人進聯想集團調查,不知市場會如何反應?
「俄烏將停戰?分界線就是第聶伯河?」
天馬行空的想像一下,俄羅斯和烏克蘭可能在不很遠的將來,正式停戰,分界線在東邊是盧甘斯克州和哈爾科夫州,本就存在的分界線,在西邊是第聶伯河,這條線以南由俄羅斯佔據,頓涅斯克以北,第聶伯河以西全歸烏克蘭。
戰爭已經打了九個月,俄羅斯本來有很大野心,但它戰敗了,裝備落後,武器技術落後,士氣低落都不用提了,最大問題它的軍事工業不行,已沒能力源源不絕提供前線,所以俄羅斯已不是想不想打下去的問題,它想的是怎麼保留一點面子下台?結束戰爭。
烏克蘭人有鬥志,但它的裝備,物資全依靠西方,特別是美國,戰爭是不是再打下去,決定權不在烏克蘭手中,美國雖然希望看到戰爭削弱俄羅斯,但它本身也耗損大量資源,英德法更不用說了,希望戰爭盡早結束,歐洲可以喘喘氣。
最近有消息傳出來,美俄有秘密接觸,商討停火。俄軍從哈科夫佔領區大撤退,烏軍到了盧甘斯克邊界,也不再前進。最近俄軍從赫爾松撤軍,退到第聶伯河東,雙方的分界線已經相當明確。
總之各方都不想打下去了,結果就是停火,可能需要時間,也不是太多,等着好消息吧!
「女人不准上學?」
全世界的新聞都在報導,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宣佈關閉全國的女子學校,女孩子不准上學!還規定婦女不准進入公園!
二十一世紀了,還有這樣的政府,拼命在維持社會中的男性特權。
我以前在博文中提過,當時因為阿富汗有美軍,所以差不多每天都有阿富汗的新聞,美軍撤走以後,世界不再會關心阿富汗,事實也是這樣。阿富汗這樣落後的邊陲小國,世界上沒有人再注意它,有了這樣逆時代潮流的政策,它才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回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他不但是一個傳道人,在他率領信徒遷往麥加以後,他也是麥加的實際統治者,行政管理者,制訂了很多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被視為神聖不可改動,許多至今都在伊斯蘭國家通用,甚至新加坡到今天仍有鞭刑,祇是為了表示尊重伊斯蘭法規。
我祇是很驚奇,有了權力,極為不可想像的,看起來不合理的政策都可以強制推行,對社會是好是壞都不用研究,祇要是領袖的意旨,人民沒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