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九月 2022
「上證指數3000點保衛戰」
A股上證指數又跌到3000點邊緣了,擴市資金又要奉命打三千點保衛戰了,三千點保衛戰近幾年裡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中國銀行 (3988) 上市近二十年了,上市價3元,今天是2.57,國家資本佔70%,年年有盈餘,股價怎麼成了這個模樣?反映投資者對股市沒有信心,派息十厘的股票,不會倒閉的股票也被拋售,一種可能是投資者不信任它的年報,但也不至於要拋售,因為它一定不會倒,一定會派息。另一原因就是投資者在別的地方輸錢,沽自己投資組合中的壓艙石,去填其它投資虧損的坑。
很多投資者在等二十大的結果,如果不提改革開放,以政治正確為主要路線,不但外資,可能中資基金也要拋售中國股票了。
有朋友問一向穩定的中電 (0002),電能 (0006),怎麼也跌這麼多?一個原因是銀行定存息率上升,無風無險,收息股會遜色一些,主要原因可能還是有不少投資者別處輸了錢要動用這些壓艙錢,總之前景不清,保留現金好一些。股市每天陰陰跌,如果揸住優質股也跌,但恒指17000點沽貨有些不甘心,不等錢用的,靜以觀變吧!
「關於核武器的一些小知識」
通常我們談到想到或在閱兵式上看到的帶核彈頭巨型火箭,都是戰略核武器,爆炸威力可達數百萬噸TNT炸藥,甚至上千萬噸,所謂三分鐘內可毀倫敦就是這種核彈。中,蘇,美,英,法都有這種核彈,如果大家都用互相發射,這世界大概就毀滅了,全毀了,沒有贏家,而且戰略核武器出現以後,就沒有哪一國家有絕對的軍事優勢,擁有5000顆核彈未必比擁有500顆的強,因為500顆已經足以摧毀一個國家幾次了。另有一樣小型的核武,稱呼為戰術核武,一般的標準當量爆炸力相當於72噸TNT炸藥 (對比一下,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常規炸彈,爆炸力大約是TNT 七噸當量),也已經非常可怕了,核武器還可以做得更小,爆炸力相當於300公斤TNT炸藥。
俄羅斯威脅使用核武,它不會用戰略核彈,毀了別國的大城市,它自己的大城市也要受到攻擊,它最大可能是使用戰術核彈,炸一座橋之類的,甚至可能事前宣佈,要烏克蘭疏散人口,如果出現這樣情況,無論烏克蘭還是美國都是相當尷尬的,美國一定會設法避免出現這樣情形。
所以俄烏停戰幾乎是必然的了,祇是要看談出什麼條件?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 ( 1 及 2 )」。
「再談疫症」
香港政府23日宣佈,外來人士檢疫規定從3+4改為0+3,即酒店隔離完全取消,其它社交距離措施也逐步放寬。
每天有近5 – 6千人確症,實際數字還不止此,所以每個地方都可能有帶病毒的人,有一種感覺,遲早每個人都會中招,現沒中招的人都是在等着某一天會發現自己中招了。
香港現在已是中過招的人比沒中招的人多,就是還沒中招的,也看到周圍親戚朋友中招,雖都有些頭痛發熱,但都已痊癒,我認識好幾位九十以上老人,中招後也都康復了,對疾病的恐懼心也在降低。
年輕沒基確病的人,基本上完全沒問題,年紀大的還是要小心,如果中了招感覺不好,應該進醫院,醫院有藥有設備比較安心些。
開放是必然的了,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俄烏戰爭結局如何?」星期六的冥想
俄羅斯在今年二月二十四日全面入侵烏克蘭,這是二次大戰後規模最大的戰爭,影響了全世界。俄烏戰爭將如何結局?可不可以用博奕論的方法推理一下?前提是博奕各方都是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時假定博奕各方都是理性的。
博奕的主要一方是俄羅斯,是它出兵烏克蘭,博奕的另一方是烏克蘭,是受侵略的一方,烏克蘭軍備,物資,都比俄羅斯弱,但有反抗的意志。
博奕的第三方是西方,包括德,法,英,但最主要的是美國,大量地提供武器,物資,並提供情報,軍隊訓練,沒有美國的支持,烏克蘭是打不下去的。
俄羅斯的目標是短時間內打敗烏克蘭,併吞烏克蘭,但顯然它的力量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第一種結局:俄羅斯全勝已是不可能。
烏克蘭的目標是抵抗並打敗俄羅斯,收復失地。但烏克蘭絕對依賴西方的支持,特別是美國支持,所以戰爭能否繼續不是烏克蘭能決定的,決定權在美國。
美國支持烏克蘭當然是不願俄羅斯再度稱霸歐洲,俄羅斯軍事上表現如此之差,也讓全世界所有人跌眼鏡,美國的利益就是利用這一次戰爭削弱俄羅斯的國力,並摸透俄羅斯常規軍的實力及戰法,戰爭繼續到今天,可以說美國人已達到目的。
俄國由於戰事不利,已收縮它的目標,改為佔領烏南,頓巴斯地區本已在它的控制下,現在佔領了赫爾松及馬里烏波爾,相信這四個地區併入俄羅斯,普京可以在國內有個交待,聲稱勝利,維持俄羅斯穩定。但最近的戰況對俄羅斯不利,烏克蘭在戰場上節節進逼,俄軍顯然處於劣勢,普京的策略是急急在烏克蘭佔領區舉利公投,由於那些地方俄裔的人也不少,製造出公投入俄的結果,同時普京說將以一切手段保衛俄羅斯領土,他暗示將使用核武,保衛包括它在烏克蘭佔領的領土,不想繼續常規戰了,烏軍如再前進,他要使用核武了。
俄羅斯在烏克蘭脫離它的控制以後,國土雖然遼闊,但工業不行,軍工產業的生產鏈在西方制裁下生產無以為繼,這種情形戰爭長期繼續它是打不下去的,但它手中有核武這張皇牌,西方肯定是有顧忌的。
所以美國會叫停這場戰爭,俄羅斯很大機會保有現在的佔領區,較小的機率是俄羅斯退回二月二十四日的戰線,德,法,英已因戰爭苦不堪言,它們也都希望停火,烏克蘭是小國,祇能逆來順受,犧牲小國,大國瓜分,戰果是歷來戰爭結束的鐵律。
照理性分析來看,暗中的談判可能已經開始,烏軍很可能停止大規模的進攻,大家靜待大國談判的結果吧!
剛收獲的小蕃茄,晚飯可以炒一小碟
「強國之道」
改革開放這四十年裡,中國從一窮二白,從文化革命的頹垣敗瓦中走出來,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就是驚人的,靠的是什麼?就是開放思想,引進外國資本,引進外國管理,引進先進技術,造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環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將大量國企私有化,將農地使用權活化,允許許多國有的資產的使用權,租賃權有價轉讓,大量的私人企業湧現,其中許多發展成高科技的巨企,可以在國際上跟最老牌的外國大企業競爭。
一個國家,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應該有包容性,應該創新,應該鼓勵私人想致富的積極性。
如果一個國家,祇有一種思想是正確的,任何人在表達他的思想前都要想一想,是否符合這個正確思想?很多創造的積極性就被扼殺了。
公有制企業,就是國企,有一些情況下是必要的。譬如國防工業,譬如精尖技術的研究,私企不能參加,或者是沒有獲利前景不願參加,祇能讓國企去搞,其它事業國企應越少越好,因為經驗告訴我們國企績效很差,貪腐問題難解決。
如果繼續走私有化,市場化的路,廣開言路,包容不同的聲音,國家就會發展得更好。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及「雜談」。
「美國加息」
上次寫這個題目,我用了鮑威爾放鷹這個題目,迄今也已經大半個月過去了,就在這個星期,聯儲局要議息了,一般的估計大概是加0.75厘。
鮑威爾講話的時候,市場傳出的消息都是經濟好,就業強勁,因此鮑威爾非常鷹。現在經濟數據如果好,反而是壞消息,倒轉來經濟消息如果不好,反而成了好消息。經過幾次加息以後,美國的三十年樓按揭近6厘,樓價下跌,銷售急速放慢,連帶家用電器,傢具等銷售都放慢,所以聯儲局可能態度放緩。
美股從這次加息週期開始已經下調了大約二十吧,歷史上如果沒有發生金融體系崩潰的風險 (像08年的次按危機),或者經濟深度衰退,道指下跌二十吧,通常也差不多了,現在並沒有系統性危機,也不可能出現深度衰退,所以不需對美國經濟前景太悲觀,趁現在低價,我做了一個小小的ACCU,以折扣價買入Google,慢慢建立一個美股的投資組合,假定中國的政策不變,對私人資本不那麼友好,國企又是有波幅無升幅,應該考慮慢慢轉移投資重點。
「上合組織峰會」
這次習主席帶了一個陣營很大的代表團,會晤了多個國家的元首,上合組織隨着美國打擊俄羅斯,伊朗,中國,反而讓這些國家靠近,形成新的世界格局。照外國時事評論家的說法,隱隱有大陸國家聯手合作對抗海權國家的影子。
外長王毅說中國用「朋友圈」破解了美國的包圍圈,中國開始出頭,有點當了大哥的意味,照外國評論家的意見,當大哥是有代價的。
俄羅斯需要中國,西方制裁,將它推向中國,它的資源也祇有中國買得起,但俄羅斯有長期擴張的歷史,歷史上對中國從來不友好,能成為可靠的朋友嗎?中亞及伊朗,都是穋斯林世界,它們的教義就是排外的,望着別國都認為是「異教徒」,跟它們交朋友也不容易。
當然,其中有資源互補的利益,中國需要它們的資源,它們需要中國的工業品及技術。
中國現在更重要的是還是搞好國內經濟,三年前中國人還頗自信地在談「中國夢」,現在怎麼沒有聲音了?代之以「躺平」?消極悲觀的看法彌漫市場,前途迷茫。
今年最後一批收成,四個花盆三個品種
另有一盆細粒蕃茄
「中國在救樓市」
自從重錘擊垮了一些私企發展商巨無霸,後遺症非常嚴重,現在政府救市有一些措施是針對救房企的,先是各地鼓勵買房,將各種限買政策取消了,又號召黨員幹部帶頭買樓。最近有一些政策是有實質的,許多地方允許一人買樓全家支持,譬如兒子買樓可以動員父母跟祖父母,動用他們的公積金,女方也一樣,就是說一對年青夫婦買樓可以動用直系親屬所有人的公積金。
另一措施是允許發展商降價兩成賣樓,以前是不准的,叫「惡意降價」,樓便宜了,又可動用不可動用的父輩祖輩的公積金,相信樓市會有起色。
最近鄭州市政府正式發文,下令該市所有爛尾樓,十月六日前要全部復工,發展商無資金,可立專項向銀行借,其實對銀行也是好事,樓爛尾銀行風險很高,能復工,銀行有望收回貸款。
其它城市可能會依樣的。
不知何時何地,市場傳出政府用八萬億救樓市,將復建所有爛尾樓。
樓宇復建將增加就業,帶動水泥鋼筋玻璃等建材需求,傳導大約要兩、三個月,中國經濟應緩慢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