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終篇)
經濟理論總是落後於經濟本身的發展的,古典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士,發表「國富論」是在1776年,英國由農業社會轉入工業社會已有一百多年,凱恩斯發表「經濟通論」是在1936年,當時市場經濟,全世界的生產規模都已相當發達,跟斯密士的年化不能相比了,市場的運行模式也大不相同,複雜了許多。凱恩斯看到的市場經濟是跟亞當•斯密士看到的市場經濟大不相同的,他發展出了新的理論。
今天,我們距離凱恩斯的年代大約八十年,自從二次大戰結束,世界經濟又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口大約增加了一倍,生產力大幅提升,全面實現了「自動化」,「電氣化」,今天進入「智能化」,互聯網時代,有了電子支付,虛擬貨幣,更有了貨幣寬鬆及存款負利率這樣的新現象,大概需要有新的偉大的經濟學家來告訴我們新的理論,祇是很可惜,至今為止還沒有看到論述QE及負利率的有內涵的文章。負利率在歐洲和日本也已經實行了好多年了,但歐,日的經濟也看不到明顯的復甦。
至於QE,美國的國債已達28萬億美元,而且還在快速上升,經濟體本身產生的盈餘,已經填補不了政府赤字,要靠聯儲局買債,變相要印鈔,才能維持美國經濟體系的運作。聯儲局發新債還舊債,當然仍沒有問題,問題是巨大的國民財富,名義上存在,以國債的形式存在國債的資金池裡,實際上這筆債務並沒有對應的資產擔保 (沒有金本位制),根本是空的紙上富貴,市場已經不太相信政府能還這筆債,甚至不相信政府有想還債務的誠意,但別無選擇,市場照現在的遊戲規則繼續玩下去,人們不禁要追問能永遠玩下去嗎?
我們沒有了金本位制,紙幣靠政府的信用,我們沒有了預算平衡的政府,政府已經負債累累,政府的信用搖搖欲墜,是不是會有一場終極的大災難?
還是用凱恩斯那句話:「In long run,we are all dead」,不必想得太多吧?
最後我想提一句:現在的極低存款利息甚至負利息,實則是在剝奪存戶,通漲很高,利息那麼低,中間的利益去了哪裡?答案是資產價值高漲,富人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