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 十月, 2021

雜談

        「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下篇)

        凱恩斯理論確認是成立並實用的之後,國家有了合理正當的理由插手管理經濟,美元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宣佈與黃金脫鈎,美國以及其它國家都因為經濟衰退和戰爭,政府預算有大筆赤字,至此古典經濟學的兩大基石:貨幣的價值擔保沒有了,意味着政府可以隨意發行貨幣,而政府的平衡預算也沒有了,古典經濟學被世人拋在腦後。

        政客和有權勢的人,可以利用操控經濟為自己謀利。許多國家的許多政黨,為爭選票開出種種福利承諾,甚至大幅減稅,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典型的可以用希臘作例子。

        而歷史上更發生過兩次更極端的由政府主導國家經濟的試驗,叫做「計劃經濟」,一次是上世紀初列寧領導的前蘇聯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土地和一切生產資料國有化,皇室貴族被消滅,國家在農村搞公有制農業,在城市搞計劃生產,結果是全國大肅條,逼使政府改行「新經濟政策」,允許部份私人經營,經濟才開始好轉。中國在改革開放前也試行類似計劃,也是以失敗告終。人是自私的動物,祇會在為自身利益工作時,才會最勤勞,最積極,最有創造性,一切貌似平等的平均主義的分配,結果是人人懶惰,經濟崩潰。

        不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派的,即使極力主張社會正義公平的,經濟學家也都承認,政府干預越少越好,政府的指導必定是扭曲市場,可能是出於好意,限止這樣,限止那樣,但被限的生產力最後一定緊缺,造成價格更高的上漲。

        美國聯儲局給自己定下的責任是兩個,一個是充份就業,一個是避免通漲,那是什麼意思?讓無形的手去運作,經濟不出事就不要干預,不要干預得太多,太緊,太細。

        政府職責如能做到鼓勵人民創富,經濟繁榮,生活提高,弱勢社群得到照顧,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了,不能因為自己權力很大,出於一個善良意願,要建立一個理想國度,後果就堪虞了。

        中國要回到五十年前的計劃經濟已是不可能了,那祇有在所有企業,農莊都國有化的體制下才能做到,要尊重私有產權,政府最多祇能以國家安全或全民利益為理由,實行國家指導下的市場經濟。假如私人財產不受尊重,私人投資的積極性就會重挫,私人資本外流就會發生,行政手段越多,下有對策也越多,良好意願可能造成極惡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