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及「回應網友 – Brian Yeung」。
「優化中國社會?」
近半年來,從網絡反壟斷,整頓電子遊戲行業,減輕學生補習負擔,反網絡內容「三俗」,直至批評美團對速遞員保護不足……。中央一系列的動作,似乎不是孤立的個別事件,而是有計劃的淨化網絡,淨化社會,有提高整體社會質素的一個意圖,保護百姓私隱不被財團濫用,不讓意識不良的遊戲及網絡資訊毒害青少年,這意願當然是好的。
從投資的角度看,阿里巴巴,京東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少,因為它們主要從事電商及「雲」服務,較少提供「內容」,而騰訊及一大堆我都弄不明白的網上平台可能受到影響會比較大。
而外資不理解中國政府這些調控的目的,以為會發生比較激進的社會變改,大舉拋售中國的科技股,這也是港股萎靡不振的一個原因。
將來要搞「共同富裕」,應該不是走平均主義的回頭路,我們都看到今天的國企,由於體制關係經營效益都不高,企業福利卻非常好,上上下下都在啃國家,如果用行政權力干涉私企運作,經濟發展活力肯定受影響,拭目以待吧!
Brian Yeung:謝謝你8月14日的留言。
鋰產業在將來,清潔能源及電動汽車的發展上的重要性,不需再說了。
投資鋰產業的熱潮去年就已興起,我提及的這些股票去年大概都漲了三倍,經過去年底至今年初三、四月盤整過後,股價又大漲。
通常股價大漲之後就出現整固期,不少人賺了不少獲利回吐,又有看好行業的新投資者加入,股價會上上落落,而氫氧化鋰或磷酸鋰的價格也會在急漲之後回順一點,如果需求大當然會繼續漲,我們其實不能知道這一段盤整期多長或回落多少,所謂等待10月,11月入市僅是猜測。
A股寧德時代已宣佈定向增發583億人民幣擴充產能,發佈會上擠滿了基金經理,這個行業方興未艾。
有一份鋰產業的分析報告,未來五年鋰的需要會增長三倍,但供應祇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鋰價如上升,我提及的股票股價必升。
新能源發電我不會去投資,電價不是發電公司控制的,發電祇能有微薄利潤,看看那麼多上市的發電廠股價就知道了。新冒起的電動車廠,我也不會投資,電動車生產競爭激烈,而傳統大汽車廠紛紛加入生產電動車,香港市面上已經有寶馬跟大眾車廠的電動車在出售,新冒出來的電動車我認為在競爭中前途坎坷,我們投資者無謂冒險。
選擇已成熟的,上游有礦和提煉技術的領導企業,成功機會更大。
意見僅供參考。
祝
好!
D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