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八月 2021
港股在全世界主要股市中是極度落後的,美國,歐洲都創歷史新高,當然有很多原因,但到了今天這個水平如沒有進一步大的壞消息,應該能喘定。
新能源股特別是新能源的材料股,包括光伏玻璃,鋰產業鏈及電動車仍在上升,就是受監管影響較大的網絡大股,它們正常的業務運作仍在進行,特別是京東,阿里巴巴的網售,政府並沒有干預,外資想撤的也撤了,沒撤的現在也已太遲了,要割肉才能撤,可能也被迫坐艇了,等監管風暴過去,市場意識到政府仍重視網售這重要流通渠道,股價也有回升修復的機會。
港股,A股受政策影響很大,以後政府對大陸媒體是否也應規管一下?它們隨便發一篇文章,可能相關的股份就要震一下,究竟是不是政府部門真正的意圖呢?中國經濟外國人打不死,但內部目的和手段交待不清楚的干預,卻可以令經濟嚴重受傷,並損害政府信譽,影響中外投資者信心,給本身經濟造成重大傷害。
關係到市場的事,應由金融監管部門的專家來執行,達到同樣目的可否用對市場衝擊較少的方法來做?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及「生活情趣」。
「阿富汗亂局」
阿富汗機場一個主要的大門口,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平民死傷200人,美軍死了13個,另有十幾人重傷,要造成這樣的傷亡,爆炸的威力要相當大,現在估計是有幾個自殺式襲擊者同時進行,真相仍未理清。
而襲擊者自稱是ISIS的分支機構,雖也屬伊斯蘭遜尼派 (塔利班是遜尼派的),但跟塔利班是敵對的,而真正的施襲者是什麼人?現在也說不清楚,也可能是某一武裝團伙冒了ISIS的名,想製造美軍和塔利班的衝突,亂中取利。
總之從這件事更可看到阿富汗內部之「亂」,阿富汗有四個不同的大部族,歷史上就衝突不斷,又有許多教派,自從前蘇聯入侵及隨後的美國入侵,大量武器流入民間,各部族各教派都有自己武裝,彼此互相撕殺。
美國好不容易找到塔利班的一個什麼頭目,談好美軍不出機場範圍,塔利班則允許有通行證的人進入機場,離開阿富汗,結果仍爆出這麼嚴重事件,在那裡誰都管不了誰,一片混亂。
美軍佔領期間,美國及它的盟友給了阿富汗巨大經濟援助,但這筆錢大多落入阿富汗政府貧腐的官員手中,美軍一走,外來援助也斷了,阿富汗沒有前途,回到封閉的,部族領袖,教派長老的管治,這才是阿富汗的「常態」!
「學習猴語」
有一天在看Youtube,看到一篇視頻,說是雲南某國家公園有一位管理員,照顧着猴群十幾年了,懂得猴語,看了標題覺得很有趣,點擊了進去看看,原來那位管理員只懂兩句猴語,一是清晨猴子睡醒以後,猴群會有一個大合唱,每隻猴都會高聲吼叫,管理員解釋說,每個猴子都在發聲,那意思是「我在這裡」,當然是在溝通。另一句猴語是短促的「唧」「唧」聲,這表示有險情出現,聽到這聲音所有猴子都會緊張起來,一邊東張西望確定危險在哪裡?另一方面都急速地向樹冠高處爬上去。
這視頻就結束了,看完以後有點失望,似乎那視頻標題有些誇大,有點受騙的感覺。如果我去當猴群管理員,這兩句猴語我肯定很快學會,沒有什麼了不起吧?但想深一層,這樣事現實生活中見得太多了,貼出視頻的人當然希望吸引多點人看,標題誇張一點毫不出奇。
祇是我很想對那位管理員說,有沒有觀察到幼小猴子對母猴說「我餓了」,或者有沒有觀察到猴王對越位的公猴偷情,大聲吼叫說:「不准!」如果他能記錄到這兩種聲音,他就懂四句猴語了!想想我自己也笑了。
小猴對母親表示餓了,猴王對不守規矩公猴發怒,極可能是有特定聲音的,再複雜的表達,例如「我愛你」大概是超過它們的能力了。
「阿富汗很重要嗎?」
有些分析認為阿富汗地處中亞,是在亞洲和歐洲連接的要道上,地理上有戰略重要性,實情是阿富汗境內多高山,交通非常不便,即使古代絲綢之路也不經過這裡,它是僻處一隅與世隔絕的一個貧窮小國。現代科技發達,航空,航運,飛機和船的載貨量大增,以前認為非常重要的戰略要沖,其實也不那麼重要。幾個月前蘇伊士運河堵住了幾個星期,船走好望角,時間長了兩天,費用差不多,對經濟影響也不大。
阿富汗是有些礦,但未經堪探過,是否很大很有價值也不肯定,但那裡沒有道路,沒有秩序,沒有法律,地方勢力橫行,城頭大王旗時時變換,很難吸收投資者去開採。
我估計西方撤出阿富汗以後,阿富汗很快會被世人遺忘,又成為一個封閉而內戰不休的國家,外界沒有興趣再去理會它。
在強烈監管的信息下,網絡股大跌,很多跌去了股價近50%,新上市的股價慘不忍睹,就算上市十年,十五年的,也都跌近了上市價,也就是說市場上獲利貨不多了,而不少網絡公司,例如阿里巴巴,京東,它們的業務一如平常,似乎受影響不大,在這樣情形下,不論中外投資者,似乎都沒有理由再沽下去,於是出現了近日的反彈。
中央的「雙減」政策,已經將課外補習,進修這個很大的行業一刀砍死了,以萬億計的資金隨政策的風吹掉了,相關的從業人員的生計不知如何解決?最近有新聞,有老師在家中為學生課餘補習被人告發,該老師被捕,當然為學生「雙減」不一定不好,但如此粗暴執行是有問題,那些補習機構都是領有牌照的,也都是合法經營,怎麼說取締就取締?無論如何也應先提出政策構思,再進行法律諮詢,再立法,再執行,等行業有時間調整,自我收縮,轉型。
至於整改網股,究竟怎麼整法也不清楚,網股市值已經不見了幾萬億,這都是資本,投資者的財富,也是國家總財富的一部份,怎麼一點都不在乎呢?管整頓遊戲「三俗」,「大數據」的部門,可能不是金融部門,他們可能也不懂金融。
規管遊戲,「三俗」,「大數據」,國家應立法,明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現在一切都是模糊的,長官說了算數,業界惶惶不可終日,總不是個辦法,由於網股很多是在美國上市,外國投資者損失慘重。今天中美半官方的中美金融圓桌會議,據說可能在十月召開,據說美方要提出這問題,希望可以將「監管」說得清楚些。
如果中央管金融的人認識到目前做法嚴重損害中國的金融,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信用,嚴重影響利用外資,希望真的能說清楚,為監管劃一些底線,否則市場總是有疑慮的,投資也會裹足不前。
「再談阿富汗」
阿富汗是中亞一個多山內陸小國,人口三千萬,貧窮落後,境內也沒有重要的資源。由於基建落後,內部交通可說很差,所以與世隔絕,唯一世界知道的是那裡種鴉片出口毒品。
後來前蘇聯野心膨脹,因為緊鄰阿富汗北邊的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庫曼,都在蘇聯版圖內。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它大概以為可以很容易控制阿富汗,進而在伊朗和巴基斯坦擴張勢力,但阿富汗人堅決抵抗,蘇聯入侵才令阿富汗進入世界各國的視野。前蘇聯不能承受在阿富汗的消耗戰,最後撤出,抵抗蘇軍入侵令塔利班勢力崛起,蘇軍撤出後塔利班奪得阿富汗政權。2011年9•11恐襲爆發,基地組織總部在阿富汗,美國向塔利班政府要人,塔利班拒絕,此中內情沒有人知道,也許塔利班根本控制不了本•拉登,但美國在民意沸騰之下派出航母遠征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最後是在巴基斯坦捉到了本•拉登,他根本已是手無博雞之力的老頭,身邊保鑣都沒有,美國在阿富汗經營了二十年,以完全失敗告終,造成了今天的局面,阿富汗始終是阿富汗人的,他們不想改變外部力量又何必介入呢?
「阿富汗的前途」
最近幾天美國從阿富汗喀布爾機場撤退民眾的場面是很震憾的,拜登總統不到一個月前撤走了最後一批二千多美軍,但塔利班神速攻入喀布爾是在美國意料之外,美國政府無奈地派出6000美軍,守住喀布爾機場倉惶撤僑。
美軍撤出阿富汗,明顯地是美國看到塔利班勢力很大,意識到自己在阿富汗耽不下去了,怱怱撤走,它以為阿富汗政府雖打不過塔利班,但至少也可以拖半年一年,所以並沒有緊急撤僑計劃,但塔利班很快攻入喀布爾,這才出現了目前我們看到的恐怖場景。其實塔利班要封鎖喀布爾機場是很容易的,祇要有幾發迫擊炮炮彈落在機場跑道上,飛機還敢起降嗎?塔利班也不願本身增加傷亡,給了美國幾天時間,8月底前美軍必需撤離,這最後一幕讓美國丟盡了臉。
現在無論中國還是俄羅斯都沒有介入阿富汗內戰,假定塔利班回朝,而阿富汗並沒有外國勢力,很可能世界很快就會遺忘了阿富汗,一個貧窮小國,在國際上沒有什麼重要性。
阿富汗由阿富汗人自己管理,會有前途嗎?我的看法前途是灰暗的,塔利班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有着強烈的意識形態,他們的信念是不會改的,非伊斯蘭的人,就是異教徒,就是他們的敵人,對內就是恢復伊斯蘭法典,教派領袖統治,壓迫婦女,取締現代的教育。阿富汗人也已經這樣生活了一千多年,如果他們選擇繼續這樣生活下去,外國人大可以不去理會他們。
另外還有一點,我們說塔利班,把它看成一個力量龐大的組織,但事實上不是如此,塔利班內部是由無數小軍頭組成的,在反美這一點上他們是一致的,但在權力分配上就不可能談得攏了,很可能出現多個大軍頭各據一方的局面,可能比現在的利比亞情況更糟糕,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這似乎是必然發生的事,老百姓苦了,但那裡的老百姓也過了近千年這樣的生活,外面世界的情形他們也不知道,對一切逆來順受,這就是阿富汗人的將來吧?
「奢侈品牌大跌」
上星期,也就是19日那一天,歐美市場上突然奢侈品名牌的股價都大跌,名手袋,名時裝,名手錶,名珠寶,最高檔的消費品公司股價同時大跌,無一幸免。當然過去一年它們的股價都升幅不小,也有獲利回吐的因素,但觸發此一跌浪的是一條消息,投資者認為中國的新政策將令中國的豪客減少奢侈品消費,簡單來說他們將不敢炫富。而有一個統計,這些名牌奢侈品現在在中國的銷售已超過美國,達到它們世界銷量的30%,當然這個跌浪是有市場大鱷在推動的,它們先沽空相關股價期貨,接着放出消息,同時又在市場拋售引起跟風,大賺一筆,但也可看出今天中國在世界經濟體中的地位。近期中港股票大跌,日,韓,台股市也跟跌,中國股市的影響力已經很大。
說回這些國際名牌,它們的經營狀況其實沒變,沽空的人需要補回,它們的股價可能也會回升一些。在中國,茅台股價一個月裡跌了三成,但茅台售價也沒有跌,我也不認為它的消售會減少,股市無風都有三尺浪,這是很典型例子。
有消息說中國證監會表示,創造條件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穩定政策預期和制度環境。
這條消息一出中概股普遍大漲。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外資揸了不少,特別像阿里巴巴本來大股東就是南非一個基金,後來將它持有的阿里股票另成立一獨立公司在倫敦上市,而阿里本身又在美國上市,所以外國投資者份股比例非常大。滴滴事件以後,外資已經害怕,美國可能以不符美國監管要求將中概股踢出市場,再加上中國加強監管,外資認為中國要重組底層經濟結構,分配制度,又不知道中國真正要怎麼做,所以大舉拋售中概股。
上述新聞至少表示中國並不想與美國割席,願意討論雙方均可接受的審計準則及程序。
最新的關於中央經濟工作會對金融,股市的政策闡述,並沒有新內容,祇是加強監管,嚴控風險,一貫以來都是這麼說的,香港又批准開放中國股市指數期貨市場,讓外資多一對沖渠道,消息均屬正面。
至於網絡大股,阿里巴巴,京東,集中在網售及「雲」業務,監管對它們業務沒有實質影響,騰訊以及一些資訊提供者,則麻煩一些,遊戲業務,反「三俗」不知對它們業績有什麼影響?中央已經有聲音,「過度監管」帶來風險,且看以後市況如何發展。
如短線看股市,可能最壞情形已過。
「再談共同富裕」
人類共同富裕是全人類共同的理想,歐洲的社會民主黨的信念就是追求一個人類共同富裕的社會,雖然未達最理想的狀態,但歐洲已有多國基本實現了共同富裕。大國如德國,法國,英國也許也可以算是一個,小國如荷蘭,瑞典,挪威,丹麥,瑞士,情形更加理想,人人都有尚算不錯的居所,衣食都不用愁,生病有政府的醫保,再大的病不問你貧富都給你醫。
在亞洲,日本也是自由民主黨長期執政,實踐均富理念,亞洲小國可以挑新加坡,可說已達共同富裕目標。
它們的政策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讓國家更富,而政府僱員,學校教師及管理人員,銀行,企業事業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醫生,藝術家……,都構成中高收入人群,經濟發展他們成為中產,自然富裕了。而社會上受教育程度低,或有病殘幼弱的一群,政府有廉價住房或租房給他們住,政府會發放生活津貼,讓他們有體面的生活。
政府的錢哪裡來?當然也是從社群中來,抽各種各樣的稅,有的稅率是遞增的,收入越高徵得越多。
均富的例子其實很多,國家富了由國家通過法律形式徵稅,搞健康保障,失業保障,幫助弱勢社群,中國可以做到。
網友可能奇怪我怎麼沒有提到美國?美國由於共和黨跟民主黨輪流執政,共和黨的信念是每個人要靠自己,抗拒過永的福利,補貼,所以美國仍有赤貧的人,沒有醫保的人,貧富差距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