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五月 2021

股市隨筆

        「鈔票泛濫」

        我還記得2008年「次按危機」利曼兄弟倒閉,美國的債市崩潰,整個的停擺。當年財長跟聯儲局長鮑爾森跟貝南克聯袂連夜去眾議院,懇求眾議院一定要在48小時內批准撥款500億美元,讓財政部來救銀行。眾議院的老爺們將財長跟聯儲局長狠狠教訓了一頓,兩位大人物為了區區的500億美元受辱。今天回頭看看,500億美元簡直是小兒科,聯儲局做QE以萬億美元為單位,歐洲債務危機時(2011)年希臘還不出債,當時也似乎是緊張得不得了,有人建議歐洲央行向中國借幾百億,中國表示不可能借出那麼多,一時之間似乎山雨欲來風滿樓,最後歐洲央行做QE,大買歐豬國家債券,似乎甚麼問題都沒有。日本由於戰敗的關係,政府債務比例佔GDP比例特別高,但也靠央行大做QE,現在國債超過一半在央行手中,財政部欠央行,左袋欠右袋,一點問題都沒有。就是中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M2貨幣總發行量也達到天文數字。

        美國為抗疫,國會已通過兩次近四萬億發債,加上聯儲局的QE,拜登又發表了新的年度政府預算,赤字達1.8萬億,完全將「財政紀律」丟在腦後,未來幾年還會有大量現金湧入市場,似乎QE同財赤長期化。錢向哪裡流?一般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的物價上升不會太厲害,因為整體消費需求上升不大,人口不增反減,人口會老化,令消費難以增加,貧富更兩極化,富人不會因為更有錢了吃多一些飯,吃多一口肉,而窮人想消費但沒有錢,所以社會對生活必需品的總需求增加很少,所以消費物價指數難以上升,富人變得更富,他們就增加投資於資產,土地,房產,股票,奢侈品,這一類的價格會上漲,資金還包括黃金,鑽石,玉,古董,文物,字畫。

        有錢人不需做事,將資本交給第一流的聰明人――基金經理,哪裡有賺錢的項目就投些資金進去,員工做牛做馬辛辛苦苦,最大一份利益被資本吸走了,有錢人更有錢,世界經濟就走這條路上,這是大趨勢。

        歐洲和日本,社會民主黨的均富政策行了幾十年了,結果是高稅制和過份保護勞工的政策,阻礙了投資意欲,經濟發展停滯,美國民主黨執政也走這條路,現在似乎全世界祇有中國人創富的意欲最強。

        「鈔票泛濫」的結果就是資產大漲,房地產,礦產,股票的價格未來都會上漲,投資者祇需要找優質資產,就一定發達。

生活情趣

去年種的牛油果樹
牛油果樹葉被咬成這樣,我竟找不到蟲

雜談

        「超級月亮」

        昨天傍晚香港可以看到月全蝕,又適逢超級月亮,這天象幾十年才能見一次,所以昨天很多人都在談月亮。古代詩人墨客詠月的詩詞很多,而且很多主題是思鄉,懷念家在遠方的親人,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大家是不是同時在欣賞月光?「千里共嬋娟」古時交代不便,通訊不便,滿清朝時一個在北京的官派去四川上任當官,路上車船轉輾大約要花二至三個月時間,信息也無法傳遞,祇能寄托鴻翵了。今天有飛機高鐵,要回家見見親人易如反掌,傳遞信息還有了視像通訊,當然思鄉情愁少了,也少見這樣題材的文學作品了。

        順便提一句,月亮對地球是十分重要的,是月球相對於地球的運轉帶來了地球海洋的潮汐。再想深一些,因為拖住了一個月亮,所以地球今天對太陽的軌道是像現在這樣運行的,如果沒有了月亮,由於太陽跟地球間引力改變,地球繞太陽轉運軌道會不一樣,現代數學可以計算出來,地球上氣候四季都會大變化。

        今天的地球孕育出人類,孕育出智慧,是巨大無匹的自然力量,許許多多的「偶然」,因為湊合在一起才產生的,地球生態要是跟無限巨大的自然力量比是十分脆弱的。

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衝破雲層, 高掛半空
月蝕過後, 月球走過地球本影, 逐漸生光
月蝕進入生光時間, 可看到’超級月亮’ 逐漸回復平時月光顏色

股市隨筆

        「恒指成份股調整」

        恒指管理公司每一季度會檢討恒指成份股的組成,會加入新公司,剔出一些舊有公司,由於未來恒指成份股可能會增加至80-100間,所以不斷加入新公司的機會大一些。

        這一次的檢討,加入了三家新公司,比亞廸,碧桂園服務公司及信義光能。

        恒指成份股不斷檢討是完全必須的,因為公司不斷在變,有些原本是成份股的,由於種種原因式微了,當然要剔出,公司業務萎縮也不一定是管理不善,常常是科技進步,環境變化引起。另一方面新科技公司湧現,市值巨大,恒指應該將新興行業納入,更好地全面反映經濟實體的狀況。被選為恒指成份股當然要具備一些條件,但這些條件從來沒有公開過,可能太複雜,變數太多,難以有明確的條文規定。

        但想上去基本的考慮是:1) 公司要夠大,市值要夠大,在行業中有影響力。 2) 業務有可持續性,市場交投活躍。 3) 往績可信,經營合規合法。 4) 是所在行業有代表性的企業。

        可能還有其它考慮,應該不是十分重要了。

        如果某一企業納入恒指成份股,追蹤恒生指數的基金就必須按權重買入新的指數股,當然有新資金追捧,股價會向好。

        其次,能納入恒指成份股,就是說經過恒指管理公司精心挑選的,對該公司的形象有幫助,也是有利股價的。

        所以我們今天說的恒指多少點跟一年前說的恒指多少點,內涵上是不同的。今天恒指多了一些科網股,新科技股,跟一年前已有很大不同,所以純看走勢並不那麼科學,根本比較的內涵都不同了。

        恒指每季會小幅改動,也是為了維持指數的連貫性,恒指成份股多了,限制了一些特大公司的權重。另有一個考慮就是增加操控恒指的難度,恒指是股市中重要的基礎指標,大財團能隨意操控,那問題就大了,以前可能發生過這種情形,以後會越來越難。

生活情趣

摘掉主莖主芽三天後,南瓜就長出支莖

生活情趣 / 雜談

        「種南瓜」

        以前我在露台上種辣椒,扁豆,都有收穫。去年嘗試種南瓜,卻失敗了,種得太密,葉子重疊,通風不好,長出霉菌,整棵植株不得不丟棄。

        今年再次嘗試,先上網學了一點南瓜栽種技巧,今年三月買了一個大南瓜,瓜肉做菜,留下瓜籽,風乾了一個月,挑了十粒籽發芽,種在兩個花盆裡,長出十棵秧,留下兩棵最壯的,每個花盆裡祇長一棵,長到有十四個節 (葉子) 將主莖的芽摘掉,現在等子莖和孫莖長出來,南瓜結在子莖和孫莖上,如種得好,每棵可結十來個瓜,我不敢奢望,並害怕霉菌又長出來,希望能得兩棵小南瓜吧!

種了十顆南瓜仔 十顆都發芽了, 準備每個盆里祇留一根苗,看哪一棵長得好些?
四天多了兩張子葉
每個盆裡祇留一棵南瓜苗
一個月的南瓜枝,今年只種兩森棵
兩棵南瓜主蔓今天摘芯圖片1
兩棵南瓜主蔓今天摘芯圖片2

生活情趣

露台上仙人掌今天開花了

雜談

        「世界疫情」

        現在以色列,阿聯酋,沙特這些富裕小國都已完成全民接種疫苗,英國,歐盟也達到了70%以上公民都接種了疫苗,美國也接近此數,日本,韓國,台灣接種比例低些,但等到美國有多餘疫苗,這些地區也有錢購入,也就是說發達國家可以很快擺脫疫症。

        現在已證明不但疫苗能有效對抗現有病毒,也能對抗變種病毒。

        但次發達國家和印度等國,疫情依然嚴重,即使有慈善機構送疫苗給他們,許多地方因為無政府狀態以及沒有道路,沒有車輛,沒有分配系統,疫苗都到不了有需要的民眾手中。以往分配糧食等救援物資時也發生相同現象,援助物資都落入當地軍閥手中,一邊是飢民餓死,一邊是物資在倉庫中被盜。

        也就是說將來世界更是涇渭分明,分成富國和窮國,即使在窮國,疾病蔓延以後也會達至群體免疫,不過可能許多人會死亡,疫症在無疫苗地區也會消滅。

        但貧窮國家佔世界經濟比例很小,今年世界經濟會全面復甦,明顯的轉折點大約在八月份。

雜談

        「人口優勢」

        在世界的國力競爭中,人口成為一個重要因素,人多力量大,很容易理解,但為什麼中國在鴉片戰爭敗給英國?甲午戰爭敗給日本?因為我們缺了兩樣東西,一是技術不如它們,二是政府的組織管理不如它們,軍隊的訓練當然也不如它們。

        所以單是人多是沒有用的,還需要有高的教育水平的人,需要社會內部和諧,需要有一個有效的中央行政體系。

        人口多了,可以做一個國家想做的任何事情,譬如中國有世界最完整的生產鏈,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做得到,一般發達的小國,祇能做自己有資源優勢或體制優勢的一些產業鏈,譬如瑞士,國家很富裕,它祇能做高端手錶,精密機床,一部份食品加工,你要它搞重工業,它絕對不行。

        人口多了,國內市場也非常大,就很容易孕育出超大的公司。譬如中國的一些網售公司,擁有十億戶口,生意額比普通國家GDP還大,歐洲沒有自己的跨國的大網絡公司,就是因為國家太多,每個國家太小,歐盟正在做一些工作,向美國的跨國網絡公司徵稅收費,希望扶持歐盟內部的公司,但各國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整合也困難重重。

        市場大,容易孕育大公司,當然也有利於資本積累,我們已經看到「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已出現市值幾萬億的巨企,無論城市或農村,湧現許多億萬千萬富翁。

        人口多,教育水平高,社會和諧,政府行政效率高,無疑是國家強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放眼世界,唯一符合這些條件的似乎唯有中國。

生活情趣

兩棵南瓜主蔓今天摘芯圖片1
兩棵南瓜主蔓今天摘芯圖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