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五月 2021
雜談
「超級月亮」
昨天傍晚香港可以看到月全蝕,又適逢超級月亮,這天象幾十年才能見一次,所以昨天很多人都在談月亮。古代詩人墨客詠月的詩詞很多,而且很多主題是思鄉,懷念家在遠方的親人,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大家是不是同時在欣賞月光?「千里共嬋娟」古時交代不便,通訊不便,滿清朝時一個在北京的官派去四川上任當官,路上車船轉輾大約要花二至三個月時間,信息也無法傳遞,祇能寄托鴻翵了。今天有飛機高鐵,要回家見見親人易如反掌,傳遞信息還有了視像通訊,當然思鄉情愁少了,也少見這樣題材的文學作品了。
順便提一句,月亮對地球是十分重要的,是月球相對於地球的運轉帶來了地球海洋的潮汐。再想深一些,因為拖住了一個月亮,所以地球今天對太陽的軌道是像現在這樣運行的,如果沒有了月亮,由於太陽跟地球間引力改變,地球繞太陽轉運軌道會不一樣,現代數學可以計算出來,地球上氣候四季都會大變化。
今天的地球孕育出人類,孕育出智慧,是巨大無匹的自然力量,許許多多的「偶然」,因為湊合在一起才產生的,地球生態要是跟無限巨大的自然力量比是十分脆弱的。




股市隨筆
「恒指成份股調整」
恒指管理公司每一季度會檢討恒指成份股的組成,會加入新公司,剔出一些舊有公司,由於未來恒指成份股可能會增加至80-100間,所以不斷加入新公司的機會大一些。
這一次的檢討,加入了三家新公司,比亞廸,碧桂園服務公司及信義光能。
恒指成份股不斷檢討是完全必須的,因為公司不斷在變,有些原本是成份股的,由於種種原因式微了,當然要剔出,公司業務萎縮也不一定是管理不善,常常是科技進步,環境變化引起。另一方面新科技公司湧現,市值巨大,恒指應該將新興行業納入,更好地全面反映經濟實體的狀況。被選為恒指成份股當然要具備一些條件,但這些條件從來沒有公開過,可能太複雜,變數太多,難以有明確的條文規定。
但想上去基本的考慮是:1) 公司要夠大,市值要夠大,在行業中有影響力。 2) 業務有可持續性,市場交投活躍。 3) 往績可信,經營合規合法。 4) 是所在行業有代表性的企業。
可能還有其它考慮,應該不是十分重要了。
如果某一企業納入恒指成份股,追蹤恒生指數的基金就必須按權重買入新的指數股,當然有新資金追捧,股價會向好。
其次,能納入恒指成份股,就是說經過恒指管理公司精心挑選的,對該公司的形象有幫助,也是有利股價的。
所以我們今天說的恒指多少點跟一年前說的恒指多少點,內涵上是不同的。今天恒指多了一些科網股,新科技股,跟一年前已有很大不同,所以純看走勢並不那麼科學,根本比較的內涵都不同了。
恒指每季會小幅改動,也是為了維持指數的連貫性,恒指成份股多了,限制了一些特大公司的權重。另有一個考慮就是增加操控恒指的難度,恒指是股市中重要的基礎指標,大財團能隨意操控,那問題就大了,以前可能發生過這種情形,以後會越來越難。
生活情趣 / 雜談
「種南瓜」
以前我在露台上種辣椒,扁豆,都有收穫。去年嘗試種南瓜,卻失敗了,種得太密,葉子重疊,通風不好,長出霉菌,整棵植株不得不丟棄。
今年再次嘗試,先上網學了一點南瓜栽種技巧,今年三月買了一個大南瓜,瓜肉做菜,留下瓜籽,風乾了一個月,挑了十粒籽發芽,種在兩個花盆裡,長出十棵秧,留下兩棵最壯的,每個花盆裡祇長一棵,長到有十四個節 (葉子) 將主莖的芽摘掉,現在等子莖和孫莖長出來,南瓜結在子莖和孫莖上,如種得好,每棵可結十來個瓜,我不敢奢望,並害怕霉菌又長出來,希望能得兩棵小南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