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17 十月, 2020

雜談 ( 1 )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 ( 1 及 2 )」。

        「美國總統大選」

        離十一月三日投票日祇有不到二十天了,民調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大約領先10%,雖然拜登有時失言,又有兒子的醜聞,但看起來不會改變選舉結果。拜登年紀大了,有時有點遲緩選民早已接受,至於他兒子在中國和烏克蘭有生意糾葛,更不會對拜登選情有影響。

        特朗普有點精神亢奮,拼命的在做選舉造勢,但似乎效果不佳,他的演說沒有令人信服的政策闡述,祇有簡單的人身攻擊及試圖討好他的支持者。特朗普很重視自己的上鏡率,每天爭取上鏡,每天出推特,但最好的演員每天出來表演觀眾也厭了,何況他最多是個三流演員。

        總統大選大概勝負已定,如果選票差距相當大,再也沒戲唱了。

        民主黨上台對中國也不會友好,但兩國的經貿關係對美國很重要,美國的新對華政策將不能令美國自己經濟上感到痛,美國制華的手段將很有限。

雜談 ( 2 )

        「從中芯國際看中國晶片產業」

        中芯國際10月16日公佈至9月底第三季收入由原來估計增1-3%上調至14-16%,毛利率由原先預期19-21%增至23-25%,都大幅超過預期。

        更有一重要新聞在10月11日發佈,基於中芯N+1芯片用FINFET技術芯片,所有IP全自主國產芯片流片測試,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所謂N+1就是在14納米基礎上再切割相當於7納米晶片試產成功。

        美國用晶片技術壓制中國,中國被迫加速發展自己的晶片工業,看來有了重大突破。

        在晶片的使用上,14納米技術已能滿足95%的晶片應用用途,7納米及5納米晶片祇用在高端手機上,軍用及航天用的晶片,功能是關鍵,安全是關鍵,更不大在乎晶片的大小,而在晶片小至7納米,5納米,也已達到摩爾定律的極點,英特爾 (INTEL),美國電腦業及晶片業巨頭,都已宣佈他們不再投入更小尺寸的晶片的研究,成本/效益可能已不成比例。

        所以以中芯國際所代表的中國晶片製造在量產14納米一年後,又開發7納米技術,而毛利率上升,說明它的產品良率在提高。

        中國的晶片供應,現在國產的大約不到20%,市場空間非常大,像中芯國際 (981) 這樣的工廠前途光明。我並非鼓勵大家投資在中芯,因為國內跟香港對它的估值相差很遠,外資行對中芯的估值更是大大低於現價,什麼時候,股價可能在什麼價位,真的無從說起,但美國的打壓,真的是在逼中國快速補足這一根經濟中重要的短板,晶片設備的製造商很多都不是美國的,中國給它們訂單,它們不一定聽美國那支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