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十一月 2020
今天共有三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及「雜談 (1 及 2 )」。
揀股的時候我們總希望多了解一些資訊。近兩年我發現Google有時很有用,譬如我們在上市公司資料裡知道主要股東及高層管理人的名字,可以上Google搜索。如果董事長等高層曾是中國政府的副部長級之類的官員,幾乎可以肯定該公司是國有資本控制的,而且規模較大。如果高層是美國大學畢業,又是在美國大廠裡有十幾年工作經驗,就可以肯定該公司是私營資本。如果是新企業幾乎可以肯定是學成歸國的專家在主理,給它時間,出成績的可能性非常大,就是投一筆錢等好消息,新技術突破或者新藥上市。有趣的是海歸的晶片專家,差不多個個都在INTEL做過,海歸的藥物專家,都在默克或輝瑞做過。
特朗普大罵中國偷了美國的技術,當然不對,歷史上後進國家追趕先進國家,過程一模一樣。其次他們帶回的技術他們自己也參預了研究,可能還是主導者,祇不過那些研究初期祇有在美國的平台才可以做。
再推論下去,美國要全面禁止高科技外洩,事實上是做不到的。如果Google查出來主要股東或負責人是個大炒家,當然就不能買他們的股票了,所以查一查董事局背景,對選股是有幫助的。
「美國總統大選」
特朗普一直不認輸,但法律戰的最後一仗是特朗普團隊在賓夕法尼亞州向州上訴法庭投訴選舉不公平,但已遭駁回,三名法官中有一名是特朗普政府任命的。
上訴庭的判詞說大選誰當選是由選民決定的,不是司法部門能決定的,選舉舞弊是嚴重指控,但投訴沒有確鑿的證據,因此駁回。
美國的民主終於展現了制度的力量,不是一個現任總統憑藉權力就可以任意橫行的。
我曾經寫過,美國的法官或政府高官,雖可能是特朗普提名,共和黨通過,但當選的官並不認為他要效忠共和黨,更不要說效忠特朗普了。他們的理念是服務社會,忠於國家,忠於憲法精神,法官要根據事實來決定,不可能偏幫特朗普。
特朗普現在像一隻鬥敗了的公雞,垂頭喪氣,頭髮都變白了,似乎脫落了很多。四年以後,不太可能捲土重來。
但美國社會基層有一大批心懷不滿的人,以白人居多,他們感覺沮喪,生活水平下降,優越感不再,總是有玩政治的人來利用這樣情勢的,拜登要撫平美國社會的分裂,談何容易?
「伊朗政府無能,星期六的冥想」
伊朗想擁有核武,這是所謂「司馬昭之心,世人皆知」,但是伊朗聲音很大,至今都造不出核彈,試驗性的裝置也沒有爆過一個,要知道伊朗是有八千萬人的中東大國,每年有幾百億美元的石油輸出,不缺錢,不缺人,但是做不成,相比之下,北韓祇有二千萬人,一窮二白,長年被西方封鎖卻悄悄地造出了核彈,應該是僅僅憑藉它自己的力量以及自己的資源,因為俄羅斯和中國,雖然似乎是它的盟友,但都不願意看到北韓擁有核武,不會幫助它,所以北韓比伊朗要厲害多了。當然北韓底子很薄,雖做了幾次核武試爆,但未必擁有真正可用於戰場的核彈。
近日,伊朗有著名的核科學家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槍手狙擊,當場死亡,據報道兇手有兩架汽車可能有7-10個人,伊朗事前無法保護這樣重要的人物,事後也不能破案?因為完全沒有兇手被捕的消息,這個政府真的很無能。
我又想起另一國家印度,也許情形更差,一艘航母造了十年,在建的時候還火燒了兩次,水浸了一次,完工遙遙無期,有點好笑。
「美國第二輪舒困計劃」
我猜第二輪舒困計劃應該很快,譬如幾天內就會有消息,在國會兩院通過。
「猜」就是預測,如果預測經常準確,做事成功的機會當然就大一些。
為什麼我這樣「猜」呢?美國第一輪舒困計劃已經結束了,但疫情沒有結束,反而更加嚴峻。第二輪舒困計劃十分需要十分迫切,但十月份兩黨商議時,民主黨提了一個十分龐大,又明顯偏幫民主黨主政的州,引起共和黨不滿,但民主黨絲毫不讓步,不照它的方案就不讓通過,其中的選舉思量是不希望在十一月三日大選前通過這一計劃,假如老百姓難受,令對政府不滿,矛頭當然指向特朗普,現在選舉塵埃落地,沒有了這一層考量,雙方都願意聽對方聲音,盡快拍板決定,上週開始兩黨就此事恢復談判,所以我相信迎日就有結果。
如果新舒困方案一如民主黨建議 (下屆總統民主黨,當然主黨強勢),幾個月之內派出2萬億,消息出來美元會再跌,商品會漲,包括黃金,做中國內銷的企業得益,因為進口原料以人民幣計便宜了。
所以像中國鋁業 (2600),江西銅 (358) 這樣企業,毛利率會飛漲。而九龍紙業,理文造紙因紙漿便宜也會受益,至於黃金,中國並沒有真正有規模的金礦企業。
當然照此思路去分析,還有其它企業受益,市場上所謂預測,也就是這麼一會事。
大趨勢雖是如此,但看到此趨勢的人一定很多,有些股票已被炒高,有獲利回吐壓力,市場就是這樣,很複雜。
但如果我們經常能這樣分析,已經比蒙查查人云亦云去投資,成績要好很多了。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及「回應網友 – 杰克」。
「美國政府會破產嗎?」
美國政府負債沉重,08年時標普甚至將美國政府債從最高級別AAA降了一級,但美國債務情況並無好轉,單是今年,財赤就是四萬億美元,聯儲局還每月做1200億QE,拜登新政府上台又要發舒困金,很可能是二萬億,總之是無節制發債,難道可以長期持續?
理論上美國政府是不會破產的,它的債券持有人主要是本國的保險公司,銀行,以及機構投資者,它們有大量的流動資金,視國債是最好的投資安全停泊資金的地方,不會向政府擠兌,美國債雖向外國人發售,但主要是外國政府作為政府儲備,例如持有美元國庫券最多的是中國和日本,政府都不可能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如果你拋售美國聯儲局可以輕易發聯儲局美元票據在市場上買下來。假如中國政府手上有三萬億美元現鈔,政府怎麼辦?沒有那麼多資產在市場上可以賣給你,如果買歐元債,日元債,還要貼息,比美債未必好,所以持有美債的人都不會擠兌,有人擠兌美國政府就發鈔還你,所以美國政府是不會破產的。
同樣的情形,適用於日本和中國,用本幣發行的債券是永不擔心政府還不出錢的,開動印鈔機即可以。那麼什麼情形下,政府會還不出錢呢?2011年希臘發生政府違約,因為它發的是歐元債,但它不能發行歐元貨幣,最後也是央行印鈔買下它的國債才解決問題,條件是它要嚴格遵守歐盟規定的財政紀律。
阿根庭,委內瑞拉都違約,它們本幣的國債沒有市場,沒有買家,政府祇能發美元債,但財政紀律很差,入不敷出,沒有美元還債,不得不違約。世界上很多小國,出於種種原因 (最大原因是獨裁者歛財),借了債還不出,不必一一分析了。
說到底,貨幣背後要有一個實體經濟支撐,經濟體能正常運作,創造出財富,足夠消費,本質上就沒有國家的信用問題。
現在的情形更有趣,美國,日本政府長期做QE,政府債最大的債主是中央銀行,至少今天,還看不出經濟有任何問題。
杰克:謝謝你24日留言。
買美股我們有隔山買牛的感覺,而且時間不對,所謂不熟不做,小心一些。
波音是好股,但沒人能預見一場疫症全世界飛機停飛,雖然航空業總會復甦的,但不知要多久?還是專注港股好一些,我提及的股票都升幅已大,小心獲利回吐。
投資股票一是要做功課,選優質股,正派的董事局。二是適當的時機,兩樣都對了才能賺到錢,其實也很難。
祝
順利!
DPZ
以下是網友杰克24日的留言,現貼出供大家看。
現在似乎是會有一波牛市,香港股市相對平宜安全,我回看老師11月11日的介紹,每隻股票升幅都可觀,真是利害。我有朋友近年在買美股,今年真的賺了不少,尤其是中概股,升幅以倍計。簡單一個例子,就是FUTU,富途證券,公司規模及盈利遠不及6030中信證券,但就是升過不停。我覺得美股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在不斷吸收市場資金,製造不知何時會爆的泡沫。我自特朗普上場就堅持不買美股,但堅持歸堅持,美股依然爆升,杜指已長期升過恆指,我想請問老師對此現象有何看法? 老師有投資美股嗎? 波音暫時不宜買吧!
昨天新聞,白宮總務署已通知拜登可組下一屆政府,特朗普說是他的命令,他雖還口硬,但已是認輸了,也算是美國總統選舉形勢明朗化了,算是好消息,昨天美股漲了400多點。
英國牛津的疫苗也宣佈可以用了,大廠在爭誰第一個拿到英美的准用許可。
中國有三至四個疫苗在進行第三期試驗,還沒有宣佈幾時正式可用,中國的疫苗成功可能對港股的刺激更大,因為A股會有較強正面反映。
現在在等美國兩黨對新的舒困方案的談判,沒有了選舉考量雙方較易達成協議,如果方案金額龐大,則美元要跌,商品跟股市都要漲,前景還是利好。
有消息說拜登已選出新的國務卿布能肯,此人公認是理性溫和的外交路線,主張團結西方,跟中國又競爭又合作,而新的財長可能是聯儲局女局長耶倫,她也是主張QE的,不計新的可能的舒困計劃,現在聯儲局每月買債已達1200億美元,美元充斥市場,短期而言當然是有利市場。
「特朗普已黔驢技窮」
新聞報導,特朗普的選舉法律戰處處敗退,最近一宗賓州高等法院已駁回特朗普團隊呈請,而且法官措辭嚴厲,而特朗普邀請密歇根州州長跟州務卿到白宮,行前該州長就說他們會去白宮聽聽特朗普說什麼?原來特朗普要求他們推遲組成州的選舉人團,被一口回絕,特朗普的法律戰看起來已到尾聲,他團隊的訴訟可能上不到最高法院,就是上到最高最高法院也一定被駁回。
美國有電視台已在揶揄特朗普,白宮中是否有藏身之地,不被人發現?
賴着不走最後是身敗名裂。
拜登上台要處理美國嚴峻的疫症,又有一大攤特朗普留下的攔攤子,中國問題他始終模糊以對,假如軍事手段不能用,自己也受損的經濟手段不能用,剩下可以對付中國的手段實在沒有實質性的東西,傷害不到中國,祇要中國對西方不主動挑釁,不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西方都想跟中國發展經貿關係,眼前國際上的一場反華浪潮未來會降溫的,西方感覺受到威脅,中方祇要證明自己不是威脅而可以是合作伙伴,就是外交成功。
中國在崛起,難免引起它國的警惕和疑懼,如何消解和降低西方的敵意?讓西方更了解中國,可能是一場重大的外交挑戰,我們本來無意稱霸,也不想欺凌它國,能通過外交展現我們的誠意應是可以做到的。
中國債市傳出不少違約消息,有永煤集團,華晨汽車總公司,紫光集團,其中華晨汽車總公司已被債權人入稟法院申請破產清盤。
這些違約事件有部份可能跟疫症造成的市場放緩有關,但大部份似乎是本身經營有問題。
以前中國政府對有規模公司,特別是國企破產是很忌諱的,用一些我們可能都不太明白的方法不讓事情爆出來,近來政府似乎政策有些改變,允許企業破產,追查破產的原因,追查發債過程是否有違規,違法的情節,這可以看作是大陸金融市場監管的一種進步,讓經營不善的企業倒閉,完善破產倒閉的法律法規。
現在發生的基本上還是個別行業,個別企業的單獨事件,並沒有大規模系統性的風險,但對債市的心理影響肯定會有,應該也是很短暫的吧?
港股從上次低點也已回升了2000多點,暫時整固一下很合理。
新聞報導特朗普想制造緊時間勢,去攻擊伊朗的核設施,被幕僚勸阻,事情很令人吃驚,特朗普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宣稱這次選舉有民主黨操控的大陰謀,要告上最高法院,但他沒有任何證據,又有消息共和黨打算讓他們掌握行政權力的州,組成共和黨的選舉人團,憲法雖規定勝的一方,例如民主黨,全取該州的選舉人票,但未規定如選舉人不按規定照自己意願投票會如何處罰?歷史上也有過這種情形,這些消息不知道真假,所謂美國的民主制度真的也很脆弱,特朗普這樣的無賴作風,迄今制度也對他無奈何。
「香港前景」
自從人大為香港立「國安法」以後,香港的管治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示威和暴力停止了,社會恢復了秩序,而國安法要針對的僅是極少數人,不影響一般港人的正常生活,也不影響營商,這樣的承諾是可信的,也是政府有誠意去兌現的。
去年的反修例運動,不少民眾分不清爭取民主跟鼓吹香港自治,甚至香港獨立的界限,被一小部份人利用了,行動越過了底線,公然挑戰中央在港的管治權,中央所謂「忍無可忍」,採取一系列強力措施,務必要將港獨和分裂的聲音壓下去,現在已經看到有明顯的成效,作為一個普通香港市民,我當然樂見有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
昨天,以前的中聯辦主任,現在負責港澳事務的張曉明,明確提出了有別於以前的「港人治港」,從今以後是「愛國的港人」治港,不再容忍議會中反體制的聲音。
港人今後應追尋比較現實的目標,譬如要求政府大建公屋,兌現香港年青人無需為「住」而傷腦筋之苦,應追尋政府發放幼兒津貼,幫助年青人解決育兒難的困境,提高民生也是政府所願,政府和民間聯手解決民生的難題,是現實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