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舒緩貧富差距?」星期六的冥想
貧富差距年復一年,不斷在加大,全世界的財富越來越集中到更少數的人手中。根據非常權威的分析,這個過程祇有在1937年至1945年逆轉過,那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窮人變富有了,而是戰爭催毀了很多大財團,催毀了許多old money!而二次大戰後這個財富向富人集中的趨勢更加加速。
所謂富人就是持有土地,房產,工廠,礦山的人,技術進步,生產效率提升,得益的是富人,經濟水平提高,資產價格上升,得益的是富人,全球經濟一體化,生產向低成本地區轉移,得益的是富人,所以祇要有資產,就可以坐享其成,水漲船高,而僅靠工資生活的人,工作辛勞,但沒有大幅增加收入的機會。
財富每年增長的幅度,有研究報告指出,大約在6-8%之間,而工資的增長幅度?在日本,大約20年中零增長,歐洲也差不多,美國香港可能略好一些,每年實質工資增長也許祇在1-2%之間。
理論上政府如向富人徵稅,徵財產稅,稅率如達6-8%,富人財產就難以增加,這筆錢如用來以福利形式分派給全民,則可以遏止貧富差距惡化的問題。
但實際執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西方國家已有累進的所得稅制,收入越高,納稅越多,但收入高的打工者,並不是我們說的「富人」的概念。另外有國家徵資本稅,有的國家有遺產稅,有的國家徵股息分紅稅,都是想通過國家再分配拉近貧富差距,但很多稅種都是有漏洞的,甚至股息稅也有漏洞——公司不分紅,可分配盈利用來回購本身股票,股東靠股價上升賺錢,而真正的財產稅沒可能開徵,因為國家保護私有財產,不能無端地去調查私人的財富。
所以說到底,全世界的貧富差距恐怕祇會更嚴重,財富流入已經擁有財富的人!這是一個無解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