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5 三月, 2019

雜談

        「貧富不均 ( 1 )」

        星期六又是容易冥想的時候。

        我又想起了「21世紀資本論」這本書,這是我有一年生日我孩子送給我的禮物,厚厚的大部頭的作品,著者是一位法國學者湯瑪士․皮克特寫的 (Thomas PiKetty)。

        照著者的說法,財富創造財富的速度遠比經濟增長的速度快,也就是比勞工工資增長的幅度快,所以導致世界貧富不均,這一趨勢祇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改變,原因是許多老財閥在戰爭中財產盡失,而戰後至今70年和平,此一趨勢越來越嚴重。本書著者和其它十幾位研究同一題目的專家,在2018年發表了一份報告,指1%的富有的人,佔了全球50%的財富,最近更有報告全球最富有的26人,佔有財富比36億貧窮的人佔有財富還要多。

        作者的研究表明財富本身大約每年以7%的速度遞增,複式遞增,有增無減是很可怕的,因此著者提出解決的方法是徵財產稅,當財產稅率達到7%時,這一趨勢會停止。問題是財產稅怎麼徵?民主國家中的憲法明文保護私有財權,用什麼理由從私人擁有的財產中每年割出來7%?其次,困難是如何去徵稅?你怎麼能知道人家的財產是多少?

        也有人反對這一理論,批評他的觀點太狹窄,世事其實要複雜得多,而且在發達國家,所謂「窮」也不是吃不飽飯要餓死,許許多多接受福利的家庭,生活得不錯,有手機有i Pad。

        至於窮困國家中的窮人,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包括了他們本身國家社會,政治,文化,管治的一系列缺失,不應計入全球貧富這一概念中。

        兩派都有道理,祇是空談無濟於事,改變不了當今世界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