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習特會」
全世界都關注的「習特會」終於有新聞稿發出來了,內容有三點:兩國恢復貿易協商,美國不再加新的關稅,美國企業可賣零部件給「華為」。
這大概是市場可以預期的最好結果。
不再向中國商品加徵新稅,也沒有提期限,是大好消息。華為雖仍列在美國的中國企業黑名單中,但允許美國企業繼續向華為供貨。
至於兩國貿易戰雖仍未解決,但勝負已分,美國農民,大企業和普羅百姓的聲音政府不能不理,我很多次說過美國是個民主國家,不可能在和平時候要求人民做出犧牲,去完成政府的某種政策。
如果形勢明朗,貿易戰不會升級,祇會降級,那世界的投資信心會恢復,搬移生產線的活動也會放慢,一切漸趨正常。
不知網友是否記得上任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退休前,已是兩年前了,在一次告別講話上講到他很擔心修昔底特陷阱理論預言的事會發生,當時還沒有貿易戰,中美關係看起來還不錯,現在回頭看,中國領導人早就有情報,知道美國會針對中國「做一些事」,後來中美貿易戰果然發生了。
這次習特會的結果可以說美國的算盤打不響,想要壓住中國,已經是力所不逮了。假定中國大量購買美國貨,每年從美國進口五、六千億美元,那時世界變成怎麼樣?是不是美國反而要看中國的眼色了。可以說長遠來說,中國自己不亂,世界大局一定是這樣。
對股市當然是大好消息,估計開市恒指漲500、700點,基至更高都有可能,看起來今年底恒指32000點不是不可能的。
夏季達沃斯開幕 IMF前副總裁談貿戰 朱民:恐失最大晶片買家 美被迫退讓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5%9c%8b/article/20190702/s00013/1562006783918/%e5%a4%8f%e5%ad%a3%e9%81%94%e6%b2%83%e6%96%af%e9%96%8b%e5%b9%95-imf%e5%89%8d%e5%89%af%e7%b8%bd%e8%a3%81%e8%ab%87%e8%b2%bf%e6%88%b0-%e6%9c%b1%e6%b0%91-%e6%81%90%e5%a4%b1%e6%9c%80%e5%a4%a7%e6%99%b6%e7%89%87%e8%b2%b7%e5%ae%b6-%e7%be%8e%e8%a2%ab%e8%bf%ab%e9%80%80%e8%ae%93
……朱民表示,2018年,全球晶片市場規模為4,780億美元(37,300億港元),其中,中國進口超過3000億美元(23,400億港元)。「如果中國不進口,這些芯(晶)片賣給誰?工廠丟掉三分之二的需求,它的利潤和股價怎麼走?」朱民認為,華為事件也給中國科技企業提出挑戰。如果一個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卡住了,企業就沒辦法進行生產,那麼其銷售就會受制於人。中國投資建設自己的晶片產業核心工藝、技術已經愈來愈緊迫。……
######
專家:中美爭技術主導 科技陣營勢二分
【明報專訊】中美貿易戰再次休兵,但是兩國的科技戰沒有任何緩和的迹象。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主席博克納昨日在達沃斯論壇上認為,預計雙方還會有進一步的摩擦,至少在技術領域。隨着中美兩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未來可能會有兩個科技陣營,一個中國陣營,一個美國技術世界。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引述博克納稱,世界兩個經濟超級大國重啟貿易談判,「每個人都很高興」,但是他警告說,中美爭奪技術主導地位的抱負仍然是個主要癥結,這可能導致出現兩個彼此獨立的高科技生態系統。「有可能我們會有兩個高科技世界:一個中國陣營,一個美國技術世界」。
中美兩國都在國際尋求支持
博克納在論壇上說,中美兩國都已經開始在國際社會上尋求支持。儘管這種分裂的前景仍然很遙遠,因為中國要贏得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場份額,仍要走很長的路。
但博克納說,他相信,像華為這樣的中國科技巨頭成為真正的全球參與者,只是個時間問題。
在談到世界或分裂成兩個高科技體系的可能性時,博克納說,「但願不會走到那一步,但這並非不可能。」
非常好,有說服力的要點!
若中共不再以宗教的熱誠追尋原始共產主義教條的落實,反而以「科學發展觀」踏實地追尋「中國夢」,為何中國需要那麼多政黨?為何硬要中國行西方多黨競爭制度?
西方多黨競爭的主要好處是人民有選票,可以投票也可以參選,感覺上是更平等;但壞處是政客為求選票,很容易會傾向短視的利益交換選票。而且大財團利益往往主導政治,反而一般百姓的利益易被漠視。事實是很多行多黨競爭的國家貪腐嚴重,政治清明度甚至不如中國。
呂秉權指中共政權背負不少歷史罪行,但他不明白只有人才能犯錯,而個人錯誤不能說成黨的錯誤,更不應牽連隔幾代的領導人。
呂秉權不得不承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個人自由增加了,連文化生活也豐富了。今天連農民詩人、工友文人也遍地開花;網上小說可以拍成電影;衣食住行都獲大幅改善;教育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中國的國防同樣有長足進步。這正是美國震驚而出盡法寶要遏止中國崛起的原因。這些成就的受惠者正是「中國最廣大人民」。中共「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非口惠而實不至。
何濼生:與呂秉權商榷——中共政權的本質
【明報文章】呂秉權(2019年6月26日《明報》〈在開槍前,警隊應該要知道的中共史實〉)指中共政權本質「不講法律」、「黨大於法」、「立法為黨」、「為黨立法」,而且背負不少歷史罪行。這些嚴重的指控其實都是基於一個錯誤理解,那就是把中國共產黨視為西方政治學中的政黨。
為何硬要中國行西方制度?
今天的中共其實不是西方政治學中的政黨,中國政治體制跟西方政黨競逐執政權的體制大不相同。中共成立之初,固然是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以共產主義理念,以奪取政權為目的。但是幾經風雨,今天的中共已演化為「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講教條、專講成效的務實執政集團。
如中共的確「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去為人民謀福祉,「黨大於法」、「立法為黨」、「為黨立法」就不是那麼可怕,而反而變得合理,原因是立法、司法就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若法律傷害人民福祉,有法不如無法。但我深知中國法治水平仍有待進步,以免黨中強人假黨之名,行濫權之實。又中共的領導人已幾番輪替,內部有選賢與能的機制,只要人民入「黨」參政大門常開,「政治權利」也不可說不平等。
若中共不再以宗教的熱誠追尋原始共產主義教條的落實,反而以「科學發展觀」踏實地追尋「中國夢」,為何中國需要那麼多政黨?為何硬要中國行西方多黨競爭制度?
西方多黨競爭的主要好處是人民有選票,可以投票也可以參選,感覺上是更平等;但壞處是政客為求選票,很容易會傾向短視的利益交換選票。而且大財團利益往往主導政治,反而一般百姓的利益易被漠視。事實是很多行多黨競爭的國家貪腐嚴重,政治清明度甚至不如中國。
呂秉權指中共政權背負不少歷史罪行,但他不明白只有人才能犯錯,而個人錯誤不能說成黨的錯誤,更不應牽連隔幾代的領導人。
呂秉權不得不承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個人自由增加了,連文化生活也豐富了。今天連農民詩人、工友文人也遍地開花;網上小說可以拍成電影;衣食住行都獲大幅改善;教育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中國的國防同樣有長足進步。這正是美國震驚而出盡法寶要遏止中國崛起的原因。這些成就的受惠者正是「中國最廣大人民」。中共「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非口惠而實不至。
中國司法改革已有不少進步
呂秉權要數中共的歷史罪行,但昔日英國從殖民地搜刮民脂民膏,印度多起的饑荒死人6000萬,印度GDP(本地生產總值)由公元1500年佔全球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富國,跌至2018年全球人均GDP排名第146的貧窮國家。英國當天的邪惡,點計?按照呂秉權的邏輯,英國今天仍是邪惡國家。
呂秉權不能否定的是,儘管中共某些領導人犯過嚴重過錯,中共已經蛻變。中國今天的進步乃是建基在中共的進步。當然今天中國仍有很多不足,但國際間豺狼老虎大鱷當道,中國為避免成為強權炮製「regime change」的下一個目標,有時會做過了頭,並因而失去不少民心。但是中國多年來的司法改革,亦確實已帶來不少進步。其中死刑要最高人民法院覆核、設立循迥法庭、增加透明度等,均是實例。在2017/18年度世界經濟論壇針對137個國家或地區的調查,中國司法獨立排名全球第46,比台灣的48位還要高。在「U.S. News」全球最佳國家排名榜,中國位居第16位。
把中國國民描繪成在極權淫威下受苦,是不了解中國。
作者是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何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