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峰會」
東盟峰會在巴布亞新畿內亞開,特朗普派了副總統去,習主席親自去了,也真辛苦,那些地方機場是否安全都是問題。
東盟峰會上中美正面交鋒,最後會議公報都沒有。有報導說唯有中國不同意公報措詞,也難以相信。我比較相信有親美的國家,也有親中的國家,也有不靠邊的國家,沒有可以左右東盟的力量。但隨着地緣上中國接近東盟,隨着中國崛起,東盟國家跟中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還有大批華裔華僑在做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中介人,中國的影響力將會遠超美國,應該祇需要五年,十年的時間。
又有消息,法德領導人會談,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法德要合作,加強歐盟的防務能力,歐盟跟美國要分手了,北約組織可能名存實亡,這是特朗普「美國第一」的政策催生出來的。歐洲已不信任美國,歐洲人社會黨政治主流更害怕美國的民粹主義,鼓勵歐洲的民粹政黨。
中國可能有機會改善跟日本和歐盟的關係,可能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機會。
隨着俄羅斯實力的衰退,對西歐的軍事威脅可以說已不存在。特朗普要歐洲國家多出錢,買美國軍火,軍隊受美國將軍指揮 (今日的北約架構),歐洲當然不願意,法德合作組建屬於歐洲的防務力量是當然會發生的變改。
國際觀察﹕箝制中國製造 AI超級大國角力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1121/s00014/1542737757177
【明報專訊】中美貿易戰其中一大焦點便是「中國製造2025」。著名人工智能(AI)專家李開復在新書AI Superpowers: 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暫譯《AI超級大國:中國、矽谷及新世界秩序》)中對中美兩國的科技水平分析,或者道出了為何美國如此忌諱「中國製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