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博奕智慧 – 重貼」 ( 137 )

        「第十四章:博奕論的『邪惡』與『缺陷』」

        (三) 效用與正義

        在冷戰時期,另有一批科學家極度不安,在參與製造原子彈的科學家中,有很大一批人,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幾十萬人死亡的消息傳出後,他們的精神陷入煎熬中,似乎受到良心責備,要為這樣的屠殺負上責任,他們轉而呼籲禁止使用和製造這種大殺傷力武器。當時負責原子彈計劃的被後人稱為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就寫道:「文明總是把道德視為人類生活的最基本的組成部份,我們怎麼可能去討論殺死千千萬萬人的那一種前景?」

        撇開道德,單在技術層面上「先發制人」是可行的嗎?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是發動戰爭的一方能單獨控制的,戰爭的發展及最後結果是不可預知的,如果美國用核彈攻擊蘇聯,蘇聯可能立即攻擊西歐,並佔領西歐,美國是否要再炸西歐呢?即使再炸西歐,蘇聯是否一定投降呢?

        以上是冷戰時期的辯論,伺後蘇聯、英、法、中國都有了核武器,世界進入「核均勢」,大國之間不能打仗,因為結果是大家都毀滅,沒有我贏你輸的局面,世界也因此避免了大戰,保持了和平,並且世界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