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13 六月, 2024

雜談

        「博奕智慧 – 重貼」 ( 133 )

        「第十三章:阿羅『不可能』定律」

        (九) 雜貨舖與兩黨政治

        現代民主政治為什麼經常出現穩定的兩黨局面?

        可以先來看一看美國經濟學家霍特林提出的雜貨舖定位理論。

        假想一下,一條街上有兩家雜貨舖,為了爭取盡量多的顧客,兩家商店都傾向於把店舖開在街的中心點,最後的均衡是兩家店都開在街道的中心點緊挨在一起。西方許多國家都是兩黨制,如英國是保守黨和工黨,德國是社民黨及基民黨,美國是民主黨及共和黨。

        一般認為民主黨,工黨及社民黨是「左派」,傾向於社會平等。共和黨和保守黨則是「右派」,強調自由競爭。在競選時彼此攻擊,可是他們的實際政綱卻差異不大,即使政黨輪替,政策也未必大幅變動。

        例如標榜「左派」的政黨,它是站在左邊的,左邊是它的地盤,但祇有左邊的選民並不能保證它勝出。為了把中間的搖擺的選民吸引過來,它的綱領就要向「右」的方向靠過去一些,在競選中承諾照顧中產,甚至兼顧企業主發財。同樣「右派」的政黨則要爭取「左翼」的選民,直到兩個政黨都在中點緊緊挨在一起,才達到均衡。

        如果有三個政黨,則至少有一個黨 (少數黨) 不在中心點,它就有向中心點擠的動機,它每次成功擠入一些,定就吸走一些選票,原來的兩黨瓜分以後,可能都成了少數黨,所以三黨政治是不穩定的。

        戰後經過六十多年經濟發展及制度演進,「左」「右」的界限愈益模糊,常常出現勢均力敵,難分勝負的局面,我們都清楚地看到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