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七國峰會閉幕」
在峇里島召開的七國峰會閉幕了,二十年以前,七個工業國家佔到世界經濟的絕大部份,它們的意向可左右世界未來的方向,現在有些不同了,亞洲經濟崛起,特別是中國崛起,世界的大格局已改變。
這次峰會上七國議論中國差不多花了一天的時間,七國標榜它們有相同的理念,就是平等,民主和自由,指責中國是威權主義,對它們的價值觀構成威脅,指責中國的第一點,是藉經貿脅迫,要其它國家屈從中國,指的是中國和澳大利亞以及中國和立陶宛之間發生的事,澳大利亞追隨美國批評中國,中國就不買澳洲煤和小麥,立陶宛和台灣發生關係,中國也做出「反制」。
指責中國的第二點是企圖以武力改變戰後現狀,特別是東海和南海,東海指的是釣魚台島,南海指的是南海島礁造人工島,當然最大的關切是台海緊張,七國素示武力改變台海現狀是不能接受的。
第三點指責是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權問題,那是老生常談,不值一提了。
雖然七國聚在一起議論中國很不尋常,但最後公報措詞不算強烈,也沒有最後通碟式要求中國如何如何,祇是說並非要同中國脫鈎,祇是跟中國的交往中要「去風險化」,不要太過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對南海諸島祇是提及國際海洋法庭的判決,但沒有要求中國退出這些人造島,等於是默認了,這也是南海現狀。
經貿脅迫這種手段是雙刃劍,中國不買澳洲的優質煤,自己損失很大,至於澳洲鐵礦還是不得不買。反過來,如果澳洲脅迫中國,我不賣鐵礦石給你,中國不是更頭痛?所以中澳也在修復關係,經濟脅迫這個工具,你舉起來不用的時候,對方反而有所顧忌,你用了以後對方反而無所謂了,反正不會開不了飯,中國也已經學到了教訓。
今天的世界,由於技術進步,交通發達,訊速連達,地球變得很小,彼此「脫鈎」不來往是不現實的,而武器殺傷力太大,威力太大,武力解決分歧也不再是一種選擇。
唯有共存,彼此競爭,而保護環境,共同減少碳排放,更是要合力去做的事。
爭而不破大概是可見將來的國際大勢吧?
中美互玩脫鈎斷鏈,定必深化對立狀態,但一個分裂的地球都要比過氣超級大國妄想再橫行霸道多半個世紀,來得更合乎人類命運福祉。
評論員 陳以瞻
原文網址:激濁揚清:好好教訓老美這老海鮮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8%81%9E%E6%B8%AF%E8%81%9E/odn-20230525-0525_00184_006/%E6%BF%80%E6%BF%81%E6%8F%9A%E6%B8%85%EF%BC%9A%E5%A5%BD%E5%A5%BD%E6%95%99%E8%A8%93%E8%80%81%E7%BE%8E%E9%80%99%E8%80%81%E6%B5%B7%E9%AE%AE
美晶片戰略失誤 華芯將因禍得福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7%94%A2%E7%B6%93/odn-20230525-0525_00273_020/%E7%BE%8E%E6%99%B6%E7%89%87%E6%88%B0%E7%95%A5%E5%A4%B1%E8%AA%A4-%E8%8F%AF%E8%8A%AF%E5%B0%87%E5%9B%A0%E7%A6%8D%E5%BE%97%E7%A6%8F
近期中美晶片戰有升溫迹象,關鍵在於不再是美國單方面咄咄逼人的「獨腳戲」,而是中國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採購大型美企的晶片作還擊,算是這場「芯」戰的一個里程碑,也說明中國在這場戰役中已站穩住腳,中國的訂單不是美國說可以做就有得做!展望未來,得放長雙眼看拜登政府採取錯誤的競爭戰略,如何為中國晶片國產化送上「橄欖枝」,加快中國晶片技術自主供給,變相幫美國「倒米」。難怪美國的戰略晶片企業高層都開腔炮轟,最終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恐須為政客惹的禍付出沉重代價!
……
……
在新經濟時代,晶片被喻為「新石油」,能應用於電子消費品、高端機器、人工智能、航空軍事、材料應用等多個範疇。美國選擇開打晶片戰,不無道理,只是拜登政府未有周全判斷美國利益,也低估了對手中國的實力。
本來中國依賴晶片進口,在中外產品技術與效益差距下,沒有多大的動力使用本地晶片,晶片國產化亦只流於口號,中國芯企要與美國等企業競爭,是何等的漫漫長路。可如今就是多得美國政府極端壓迫,禁供高端晶片予中國,也阻撓美國相關專才到中國發展,中國迫於無奈,得認真規劃如何善用國產晶片、如何動用國家資源加快國產晶片的技術研發,國策全力向本地產業傾斜下,可預期中國的戰略芯企將以「中國式的高速增長」發展。對中國而言,晶片國產化本來是遙遠的事,如今卻變成在國策規劃下具能見度的產業戰略目標。
如是者,這場由美國發起的中美晶片戰,最終將令美企永遠失去重大客戶,更無心插柳地逼出一批極具挑戰性的國際對手,這是不折不扣的「搬石砸腳」。難怪貴為美國第一晶片企業,雖得益於美國政府的巨額補助建廠擴產,但仍公開批評美國戰略,長遠將對美國晶片業造成巨大傷害,說明美國的戰略失敗,最終將讓中國繼於光伏、新能源汽車及鋰電池等領域獨佔鰲頭後,實現晶片供應自給自足,有利於在世界數碼經濟發展中,爭取更大話語權。
北京無懼中美大戰無邊界: 恐懼中美大戰是沒有用的, 要發生的事終究會發生。
龍吟虎嘯:無懼中美大戰無邊界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8%81%9E%E6%B8%AF%E8%81%9E/odn-20230530-0530_00184_002/%E9%BE%8D%E5%90%9F%E8%99%8E%E5%98%AF%EF%BC%9A%E7%84%A1%E6%87%BC%E4%B8%AD%E7%BE%8E%E5%A4%A7%E6%88%B0%E7%84%A1%E9%82%8A%E7%95%8C
……
……
美國清楚,一旦中美戰爭打起來,絕不只在台海範圍,東海、南海、西太平洋甚至大洋洲都會捲進來。如果戰爭不死不休的話,中美本土也會波及,美國的「兵棋推演」中已將中國大陸的軍事基地、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城市當成重點攻擊目標,美國到時可不會只是「出兵衞台」,而是極有可能「以攻為守」,打成中美決一死戰。
事實上,美國現在作出的準備和放出的風聲,正在彰顯這個戰略意圖和戰爭規模,威嚇中國,阻止中國「武統」台灣。
對此,大陸也已作出針鋒相對的反制,一方面解放軍展開常態化的環台大包圍軍演,武統箭在弦上,隨時可發;另一方面解放軍海空軍已多次穿越美國的所謂「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演練,且在東海圍航日本,在南海軍演,解放軍的戰略導彈多次展示打到美國本土的威力。由此可知,北京無懼中美大戰無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