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十二月 2019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及「雜談」。
昨天恒指升93點,升至28319點,三個月內升了2500點。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應在2020年1月初簽字,屆時可能又有些憧憬。現在高追似乎遲了一些,一些週期性股份升幅已經很大的,應該每次有好消息減持一些,揸多一些現金。
央行已宣佈廢除以前沿用的基準利率,以後商業信貸全部改成LPR為基準。LPR基準比傳統的基準利率低一些,意味銀行息差會縮小一些,但影響不是太大,而且央行又給了新指標,要國有商業銀行明年增大小徵企業貸款30%,這樣來管銀行世界上真的少見,還是以前計劃經濟的老套吧?總之銀行也是政府關注的行業,不讓它賺得太多,當然政府也會關注銀行業的穩健健康,不會讓大銀行出事,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了。中國的大銀行P/E 5-6倍,P/B 1 倍,息率5-6厘,大概也跌不到哪裡去,揸住收息還是可以的,要大升也難。
中國A股自從貿易談判有好消息出來已升了不少,經濟可以相信已經觸底在回升,長遠來看前景是不錯的。港股大形勢當然也是這樣,祇是在中美簽約的好消息出來以後小心短線調整。
「高超音速飛彈很厲害嗎?」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年底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宣佈,俄羅斯已研發成音速27倍的超高音速武器並已成軍。
這樣的消息並未引起太大的震動,這樣的武器美國早就有,中國也有了,俄羅斯的可能是更快一些,但沒有什麼戰略意義,說是可以突破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反導彈系統,其實現在的洲際導彈,美國的防導系統已經是擋不住的了。記得曾寫過一篇講反彈系統是戰術上行不通的,普京的話是講給國內老百姓聽的,心理作用大於實際。
今天世界上大國間的核均勢已經存在了近五十年了,任何一方,即使是核武最少的一方,都有能力將對方毀滅,在這個大前提下,其它枝枝節節某一方的技術進步都不能增加自身的威懾力,軍備競賽也變得沒有意義。
現在當然仍有軍備競賽,但跟冷戰時期已不能相提並論,各國軍費佔GDP比例,以世界範圍來說是在下降的,我們不需被什麼新武器受驚嚇,實際上改變不了大的均勢,沒什麼作用。
「認股證━不公平的交易」
認股證又稱窩輪,在香港盛行,雖然聲稱有對沖正股,平衡風險的功能,實際的參與者大概都是在投機,散戶一方是期望刀仔鋸大樹,以小本賺大錢,莊家一方是設了陷阱,很高興有人跳進來。
認股證是莊家發行的,發行時是有溢價的,去買的人已經蝕了一截。
莊家在發行的時候,要盡量推貨,所以正股升的時候,莊家正好趁勢推貨,供應一多,認股證並不一定跟隨正股漲。
不同的認股證是非常多的,同一隻股票很多券商推出不同條款的認股證,所以每一隻認股證的發行量都有限。
莊家不但是發行者,還是流通量提供者,這話什麼意思?就是莊家直接參與買賣,由於每隻認股證發行量不大,很多時投資者的交易對手就是莊家,跟莊家對賭怎麼可能贏?
認股證是有期限的,發行時莊家賺了時間值,是由莊家定的,散戶怎會有便宜。
我認識多位證券行老朋友,他們說看到無數青年中年男士,拿了幾十萬來開戶口,三個月半年後輸光不再來了,他們不是不知道風險,祇是自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可以贏錢。朋友說賭窩輪比去澳門賭大小更差,賭場沒無法控制骰子的點數,但窩輪莊家實際控制一切。
2019年很快要過去了,雖然有相當多的社會事件,但港股相對受影響不大,強積金今年成績不錯,相信一般有經驗的股民或多或少今年都有收獲。
展望2020年,中美貿易戰已達成第一階段協議,這是在中美對抗中最直接影響經濟的環節,可以說最困難最不確定的時間已過去。假如協議中有隨着協議順利執行 (中國按談妥的條款準時進貨),而美國分階段減現有關稅的條款,那前景就更好。高科技禁運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是太大,而且總是有破解的手段,且看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禁運實行了多少年了?結果現在某些高科技方面中國還超越了美國。
展望2020年,全球央行都在放鬆銀根,中國也會降準降息,加上高科技發展迅速,各種生產服務效率更高,產品品質更提高,服務業可以降低成本,結果是財富積累更快,在股市債市都會反映出來。
在行業領頭的大的科網股,有專利技術的科技股,工業股,行業領導的券商股,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銀行股,煤股,油股,原材料股可能會表現差一些,選股變得很重要。
中國如果政治局勢穩定,A股和H股有很多好的機會,2020年應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年頭。
「新加坡很穩定安全嗎?」
報紙上常有報導,今年以來多了港人向外國移民,熱門的移民國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大幅提高了移民的門檻,似乎有不少人想移民新加坡。新加坡歡迎華人,年青有資產,有技術移民不難,問題是新加坡很穩定安全嗎?新加坡是一個小小的域邦國家,由李光耀家族領導人民行動黨統治着,一黨專政,中央集權,李光耀是一個精明,有遠見,有領袖魄力的政治家,治理新加坡創造了經濟奇跡,經濟成就遮蓋了所有內部矛盾,社會看上去平安穩定。現在李光耀走了,他兒子李顯龍追隨父親很多年,還能掌控局勢,但已有他們自家兄弟姐妹不和的消息,李顯龍之後呢?會不會領袖威望一代不如一代,社會內部矛盾激化?香港還都是漢人,雖然有人打出外國旗幟,但他們心中也明白自己是黑頭髮黃面孔的中國人,新加坡就不同,有30%國民是馬來人,而且社會低下一群正是馬來人,如果政府威望下降轉成弱勢,如果經濟增長停滯 (新加坡近兩年經濟已經大幅放緩,今年更接近衰退),如果馬來人群起反抗,後果是無法預料的,香港有一個強大北方主權國是友好的,希望維持香港現狀的,而新加坡北方的大國是不友善的,真的將眼光放得長遠,新加坡可能發生動盪機會是很高的,族群的對抗是可怕的,難解決的,並非移民的好目的地。
集權國家領袖,反對聲音一高,鎮壓的壓力也提高,直到爆煲,真的是令人憂慮的事。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及「雜談」。
「5G令移動通訊商陷入兩難」
10月15日我貼出一篇股市隨筆,提出我已沽出長期持有的本地電訊商,香港電訊信託及電訊盈科。電訊信託10月15日收市是12.50元,昨天跌到11元,其間恒指升了1000多點。電訊盈科表現好一點,因為它還有非移動通訊的其它業務。
本地移動通訊商在5G建設上陷入兩難,5G的投資是相當大的,但收費卻不能提得太高,怕客戶不願意用。一般普通民眾的通訊需要,4G已經相當好,是否為了速度再快一點肯花更多錢是存疑的。
這是一個長期趨勢,投資者要注意的。
「炒期貨容易賺錢嗎?」
最近有網友炒賣黃金賺到一些錢,他問我怎麼從來都不寫期貨買賣,不寫黃金買賣?我先祝賀他作為新手賺到錢,又告誡他要小心操作,將利潤入袋,炒賣時絕對不要加碼。
其實在我Blog十幾年前初寫的二百篇裡,我已提及散戶要遠離期貨市場,要遠離衍生工具市場,那不是刀仔鋸大樹的地方,反而是莊家殺散戶的屠場。
商品期貨,包括黃金期貨都是有莊家的,歷史上倫敦有五大金商是黃金市場大莊家,現在可能增加了兩家美資的銀行。
莊家財雄勢大,而且情報靈通,市場最終的結算都要經過他們的手,所以他們是看透市場的,散戶根據市面上專家發出的零碎的,片面的消息,來判斷期貨走勢,其實這些唱好或唱淡的消息,氛圍常常是莊家營造出來的。散戶信了這些消息,大量地去買入或沽空,祇要好倉淡倉側向一邊,莊家就殺倉,淡倉多就做好,好倉多就做淡,總之是把散戶一網打盡。
不要說一般小戶,就是資產幾十億美金的大戶,祇要不在莊家那圈子裡,早晚也是被屠。大家都熟悉的國泰航空,也算一個大戶吧?但它在期油市場的對沖近二十年都是小賺大蝕,輸了過百億港元,何況一般散戶?
期貨市場越大,操控就越困難,最大的市場就是貨幣市場,美元一天成交十幾萬億,真正用於交易的,大約祇有1-2%,其餘都是炒賣,但這市場中有中央銀行,用各種口頭的及實際的方法來干預市場,由於炒賣都用到高槓桿,所以小小一個風浪就可以讓一個投資者血本無歸。
所以期貨市場或衍生工具市場,散戶是處於劣勢,所有買賣對散戶都不公平而且是危險的,散戶一定要懂這道理,不要為獲利輕易涉足這些市場,這是屠場,專屠散戶的。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及「回應網友 – Jack」。
「小事,大事?」
有些事初初一看可能覺得是小事,但再想一想,可能就覺得不是那麼簡單了。譬如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要簽定了,美方放出風聲,要讓兩國元首在美國愛荷華州正式簽約,似乎簽約才是大事,在哪裡簽似乎是小事,想深一層又不是,愛荷華州是美國農業州,中國首腦去愛荷華似乎是打了敗仗去簽投降協定,我估中國是絕對不會答應的,特朗普當然很想這樣,他可以拿足面子了,雙方如是元首簽字,應該找一個第三國地方,如是部長簽字,當然在哪裡比較無所謂了。
另一件事是波音公司宣佈停產,737 max出事以後,波音其實仍是信心滿滿的,它的737 max出產線並未停產,繼續以近每天兩架的速度生產,它以為短期內可解決軟件的缺陷,五、六月份時就宣佈更新軟件完成了,要邀請各國飛行師去作模擬飛行,不知因為什麼理由,拖到十二月份FAA都不批准復飛,很可能因為以前批評FAA跟波音蛇鼠一窩,FAA的現領導希望時間拖得長一些避嫌。這一次波音宣佈停止生產線,保留所有員工,表面原因是它沒有場地停放新造好的飛機,(已建造好400架停在波音的停機場上),實際的理由可能是波音也急了,藉此向FAA施壓,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理由,FAA應該快要准許復飛了,凡事從不同角度可看到更多內涵的事。
再說中美簽約的事,要習主席去愛荷華州簽約也非絕不可能。假如美方在關稅及高科技禁令上大幅放鬆,中方有了重大實惠,去愛荷華州給些面子特朗普也無所謂,所以世界上的事沒有絕對,祇有利益是永久的。
Jack:謝謝12月20日留言。
這個計劃聽上去很好,但已有樓的年青人會認為自己吃虧了。他們會不會賣出現有的樓,等拿這三百呎地權?如果規定未婚才有資格會不會引發年青人假雜婚潮?如果有了這樣立法,政府就綁住了自己,如果新樓建造不夠快,一樣仍要排隊輸候或抽簽決定,細細想想,衍生出來的可能的問題蠻多的。
Jack:謝謝你12月17日留言。
我試着上你給我的網站,但要登錄很麻煩。
丁權是殖民地時代留下的老制度,政府有意廢除,但也猶豫不決。這個制度的不公平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常年繼續下去,新界私人農地是有限的,而人口繁衍是無限的,村屋又可以轉售,賣絡城裡的人,成為新界原居民男丁獲利的一個途徑,得益的是新界原居民男丁及新界地主,因有關男丁不一定擁有土地,土地擁有者可借仔的名,將一幅地轉為居住用地,這是殖民地安撫原居民的一種手段,其實過時的了。
政府立法,給每個成年沒物業的香港青年300呎地權,不知是什麼用意?然後怎麼解決他的居住問題呢?
政府有錢,新界有地,可以大規模起公屋,是最好的扶貧的方法,方法越複雜,執行起來越困難,而衍生的不公平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