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在You Tube網站上可以看到不少外國媒體對相關題目的報導,有些是嚴肅的大報,當然也不能全信,但說得似乎有道理。貿易談判有那麼多人參加,特別是美國方面,有人洩漏出來也是有可能的。
據說本來雙方已經都談妥了,準備5月10日最後一輪談判敲定,但到最後一刻,中國的高層領導人認為要對文本做出修改,而修改的內容傳到美方時,美方認為不可接受,等同中國要求撤回很多承諾,等同要求重新談判,所以才有了特朗普的最後通碟式的推文,以及立即加徵關稅。消息並說美方在10日的談判桌上明確提出再給中方一個月時間,中方如不妥協,就要向另外3000多億美元進口貨加徵25%關稅。
但劉鶴仍願意去美國,美方也對他表現了特別的禮遇,都是做給傳媒看的,表示談判並無破裂,下次在北京談,時間沒有定。
現在這個波踢回了中國,談判的大形勢大概就如以上所說到的。
特朗普近日大放推文,內容是安撫美國農民和美國商界的,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壞影響一時還不會表現出來,中國經濟也一定挺得住,問題是總要做一個抉擇,不能讓美中貿易停頓下來。
通常在做重要抉擇時必是一個兩難抉擇,通常是選擇損失較輕的一種做法。
美國現在對中國崛起的恐懼感很深,一些右派的理論家認為現在美國仍佔優勢,但五年後,美國就無法制約中國了。
無論如何,時間是在中國一方。
下一步我們要留意中國的主流媒體怎麼說,迄今為止中國的媒體除了報導外交部發言人的發言之外,很少報導中美貿易談判,如果主流媒體的評論是原則問題上不能退讓,則可能問題會拖延較長時間,如果媒體報導是外國在倒逼我們更開放,那問題可能較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