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價值」
假如你手中有一隻杯子要推銷出去,成本價是20元,你能賣出什麼價錢?
如果僅是賣杯子,也許你可以開價40元或50元。如果這杯子能冠上一個名牌,賣100元也不成問題。如果吹噓這杯子有磁化軟化水質的功能,也許可賣到150元。
如果再給它配上漂亮的包裝,也許可以賣到200元。如果這杯子能跟某名人或某事件拉上關係,賣上1000元也不貴。
如果這杯子有獨特的經歷,例如是從沉沒的鐵達尼號上打撈出來的,則可能能以萬元以上售出。
同一個杯子,它的使用價值不變,但它身上的依附物不同,價值也就不斷變化,由此不難發現,我們賣的和買的,不僅僅是杯子本身,更多的是杯子以外的東西。
消費者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不同層次的心理需要、物質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名的需求和利的需求,早已排成了自然的因果程序融進了我們靈魂的深處。
人們買衣服,不再是為了禦寒,同時購買的還有美和自信,購買食物不再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追求快樂和享受……。
解:雖然沒有一個人能跳出這圈子,但懂了道理,可以幫助我們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