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日誌

4月8日日誌

        45日晚上在香港大會堂欣賞了中文大學學生會合唱團的演出,有七十多位男女同學組成的合唱團,男生是白襯衣深色褲,深色領帶,女同學是白襯衣,紫色曳地長裙,很精神,每個人都很投入,指揮也好,協調非常好,表演出色。其中有一首歌,歌名叫九肚山下,中大就在九肚山旁,調侃地描述了年青人不願給鬧鐘吵醒的心情,歌詞裡還有「八達通」,還有「椒鹽鮮魷大班兩味」,是中大同學的創作,很有趣。
 
        如果說要提些意見,我想一是挑了多首外文歌,例如德文及日文。而用德、日文來唱,這是高難度的,相信同學都是用拼音的歌詞譜,硬記硬背,這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每個人的發音都未必標準,很難整齊。因為不是自己熟悉的語言,唱的時候會有一種猶豫的感覺,而中文及英文的歌就明顯唱得好得多了。
 
        其次,可能是舞台音響的問題,領唱的同學聲音薄弱,影響了整體效果。
 
        還有一個小問題,最前排有一位男同學,褲子的顏色不夠深,而前排所有男同學褲袋裡都是鼓出來的,可能袋有銀包、手機之類的物件,整體的感覺不夠整齊。
 
        這些都是小毛病了,很高興看到一場有水準的演出。

生活小品

        昨晚我做東道主,請了香港做文化交流的著名大陸作家李銳及他的太太蔣韻以及另一位香港文化界的朋友一起晚餐。蔣韻也是著名的作家,還獲得今年的魯迅文學獎,那是非常高的一種榮譽。在祝賀之餘,聽他們說起他們的女兒,也在從事文學創作,並有多篇作品在上海的「收獲」雜誌上發表,真是一門三杰,可喜可賀。席間大家談起中國近年來文學題材的轉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創傷文學 (描述文化大革命的悲情) 到九十年代的「尋根」文學題材,演變到今天的多樣化的題材,歷史和生活都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他們告訴我他們女兒的筆名叫「笛安」,寫的題材是青年人在探索生命的意義,帶有一些宗教的色彩,我一定會去找他們女兒的作品來讀,了解一下今天中國新的一代在想些什麼?席間大家又談起了李安導演的「色.戒」,大家似乎有一種共識,李安是想表達「性」在人類情感中的重要地位,男女之間通過「性」達到了超乎尋常的情感的接近,而政治立場,階級區劃,都可以在瞬間被超越,這部電影真是值得深深思索的好電影。

11月3日日誌

        200797日在香港大學由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香港「明報月刊」社及北京「炎黃春秋」雜誌社共同主辦了「關於民主社會主義問題」的座談會,我有幸作為回應嘉賓出席了這個座談會,附上我在當天座談會上的講話。

 

       這樣的題目可以在中國的雜誌上出現,可以在香港討論,這件事本身已很有意義,有更多人在思考中國的前途,而且可以將意見表達出來,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如果想知道該座談會的情形,請參閱「明報月刊」九月號。

 

     「資產階級強大了,才會有民主?」

 

        我第一次讀到謝韜先生的文章是在香港報刊上的幾句摘要。謝先生說,德國人早就不要馬克思了,蘇聯人也不要列寧了,為什麼我們還抱著馬列不放?這幾句話對我震動很大,首先想到的是:是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要提出新的理論?謝先生的文章是否是一個試探氣球?現在看來不是。

 

  謝先生說出了真心話,很欽佩。

 

        我不是學政治的,我以學生的態度思考和提問。第一個問題是,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走向市場經濟,它允許部分人先富起來,現在可以說大陸滿街都是資本家。在經濟大步發展之際,政治上倡議和諧社會,盡量緩和各種社會矛盾,同心協力提高生產和生活水平,這個策略很成功。回顧改革過程,可以說鄧小平是扭轉乾坤的領袖。在毛澤東思想指導時,經濟上走社會主義路線,沒收資本家的財產,農村搞公社,追求絕對平均。六十年代中期,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沒有一個有錢人,沒有貴族,沒有資本家,沒有富有的專業人士。那時候研究原子彈的和賣雞蛋的工資都差不多。可見,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南轅北轍,可是,我們談國家的成就,老是把馬列、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諧社會等混合而論。我希望請教理論家,在理論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何以看做是連貫的東西?

 

        我們知道,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社會總是分上中下三個階層,上層和下層各佔百分之十至二十,中產階層佔百分之六七十。外國的政黨,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他們的政治主張都得靠向中間,以爭取民意支持,因此不同政黨真正的社會政策,考慮的國家利益並沒有二樣,不過稍為偏左或偏右而已。在西方民主選舉制度下,執政黨必須拿到多數民意支持才可執政,因此,我提出以下這個疑問:沒有民主選舉的話,算不算代表多數人的利益?

 

        謝先生說民主監督政府,但中國沒有反對黨,如何監督執政黨呢?執政黨所謂的自我監督,可行嗎,可靠嗎?

 

        在英國或美國的大選裡,不同政黨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競爭激烈,因為勝出的黨派成為執政黨並且掌握國家的資源分配。中國沒有黨派競爭,執政黨既然掌握大權,沒有理由允許其他黨派冒起。我同意葉先生的看法,民主派沒有獨立資源的話,民主是不現實的。

 

        我再談談自己的膚淺看法。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或資產階級。五四時知識分子從西方引入民權思想,民主政制,但中國境內尚沒有廣大的中產階級,沒有社會基礎。建國以後,中產階級徹底消除了。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強大的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祇有今天資產階級才成形了,但中國的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是改革開放以後才萌芽壯大,祇有不到三十年的歷史!所以,我要特別提出的是,是不是祇有等資產階級強大了,才會有民主?

10月20日日誌

        我有兩位同事,是專門幫我的投資戶口核數的,雖然投資本身並不太忙,但有大量的銀行通知單、轉賬單、月結單、某股一共持有多少股?股息是否準時收到?收了多少股息?我都是搞不清楚的,由同事們整理了提供一份清單給我。今年的盈利特別好,她們也特別忙,我想9月底發一份年中獎金給她們。出乎意料,兩位都跟我客氣,說「不必了,我們都讀你的Blog,跟著投資股市,你教了我們和我們的先生,令我們獲益不少,我們做得很愉快呀!」
 
        當然,最後獎金她們還是收了,她們的話也令我很愉快,假定我每天寫的東西,真能給十個朋友正面的啟發,我就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了。
 
        有一段經歷,經常在我的回憶中迴旋的,就是1998年那一場肝臟移植手術。手術前我一點都不害怕,不怕在手術桌上醒不過來,人總是要走上那條路的,我將身後事也都安排好了,剩下的唯有一些遺憾,但那也是無奈的事。
 
        手術以後醒過來了,但身體十分虛弱,全身病痛,又患上了憂鬱症,那時心裡才害怕了,如果這樣活下去,不是成了一個廢人?每天生活在病痛中?
 
        後來在醫務人員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經過兩年才漸漸康復了,我現在比當時更健康。那一段時間常常想到人生,常常想到為什麼要作為人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什麼意義?我想通一個道理:人來到世上有動物的一面,我們是來傳宗接代的,當然,作為人來到世上,也有靈性的一面,我們要為其它人,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那時我開始寫作,我想,我的書,我書中反映的價值觀,就能影響讀者,起到積極作用,自此以後,我和我太太在能力能負擔的範圍內,也開始了捐助,捐助教育事業、賑災,當你做這一切時,心中會感覺平和、愉快。
 
        近年來,我悟通了人生另一個意義,那就是享受和欣賞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美、繒畫的美、音樂的美、藝術的美、親情和友情的美。
 
        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裕和充滿機會的社會中,我們應當滿足、感恩、並樂於助人。我想到了很多幫助過我的人,我欠他們的情,有些已經無法償還了。人生就是如此,我們首先要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有餘力就盡量幫助它人,這世界就更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