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黃金法則76條
人生最重要的黃金法則 76條到此介紹完畢了。
人通常是經過兩種途徑豐富了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處世經驗,其中重要的一個途徑,是自己的生活實踐,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受到無數次的教訓及「暗示」,我們學會怎麼做人。另一種也許更重要的途徑,就是「讀書」,讀書是吸收其它人的生活體驗,令我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更廣泛的經驗,並付出最小的代價。
有一本書由台灣德威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林志輝教授編輯,書名叫「贏得成功人生的180則智慧」,明天開始就介紹這本書,我已經讀過,相當有趣,跟各位網友分享。
「第七十六條法則:跳蚤效應」
<志高心寬,舞台才能寬廣>
人們常常自我設限,不知不覺扼殺了自己的潛能。我們常常會想:「我已經做得不錯了。」「我這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吧?」
其實你正在做的事,你應該想想:我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來做?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這是一種更積極的思維。
人,當然不能脫離實際地狂想,但如果我們能在越趨成功的時候設定更高更遠的目標,並為此不倦努力,我們就達到更高的境界。
「第七十五條法則:毛毛蟲效應」
<法則運用:不要走別人的路,走你自己的路>
清朝時著名書法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刻苦臨摹古代名家的字體,經過多年苦練,各種字體他都可以寫到「亂真」的境地。
但是他的字並沒有引起特別的讚賞。
一天,他跟妻子晚上在外面乘涼,他又用心在自己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妻子用手打了他一下說:「你有你的身體,我有我的身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身體而寫人家的身體?」
鄭板橋此時猛然醒悟,不能一味模仿,應該要創立自己的字體,從此他取各家所長,融會貫通,創出了雅俗共賞的「六分半書」,也就是「鄭板橋體」,這才揚名天下。
所以說不要總是沿著別人的路走,你可以開創你自己的路,不要固守舊規,經驗和習慣,要勇於開創。
「第七十五條法則:毛毛蟲效應」
<不盲從,不要固守本能,經驗和習慣>
有人做一個實驗,取一個花盆,盆中長著草,捉來一堆毛毛蟲,然後將毛毛蟲首尾相接排列在瓦花盆凸出的邊緣上。毛毛蟲開始蠕動,首尾相接轉起圈來,明明旁邊就是青草,但毛毛蟲就是沿著瓦花盆邊緣不停地轉,直到餓死。
在實際生活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並不一定是對的。如果你沿著一個錯誤的方向前進,你永遠達不到目標,所有努力都是毫無意義的,必須尋找新的方向和思想,做新的嘗試。
當然我們大部份的行動是循著過去成功的經驗,及已有的模式去做的,但我們也應該時時時反省,是不是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結果?
反省和探索是我們人類才有的智慧,我們要好好利用和發揮創造的智慧,不做「毛毛蟲」。
「第七十四條法則:熱爐規則」
<法則運用:制度清晰,警告到位,執法公正嚴厲>
孫子去見吳王,吳王闔閭大喜,要見識一下孫子練兵的方法。孫子告訴吳王,祇要訓練得法,女人也可以成軍打仗。吳王就召集後宮妃嬪宮女,組成左右兩軍,也手執武器,由吳王兩位寵妃任左,右領軍。
孫子登台,說明了軍紀軍法,然後下令操演。但女兵們不以為意,嘻嘻哈哈,沒有人按軍令做。孫子點點頭,大聲說我沒有說清楚軍紀是我的錯,於是再次大聲宣讀軍紀,講完以後再次發下軍令,但那班女兵仍是嘻嘻哈哈。此時孫子勃然大怒,宣示說:「將帥已交代清楚軍令,而下屬還不執行,違令者斬!」吩咐將為首兩位吳王愛妃斬首。吳王聽說大驚,急派 去求情,但已太遲,兩位皇妃被斬,下面女兵個個心驚膽戰,小心操演,居然也似模似樣。
一個組織中必需要有紀律,要公正嚴明執行紀律,這個組織才能有效率地行動。
「第七十四條法則:熱爐規則」
<紀律與規章就是「熱爐」,絕對不可能犯>
房間中央燒得火紅的爐子,大概不會有人敢去觸碰它,誰要是用手去觸碰,結果一定是被灼傷,你試100次,100次的結果都是一樣。
這個邏輯被形容成「熱爐規則」,代表著懲罰措施應有的及時性,預警性,一致性和公平性。
制度和規章明確規定了可做什麼事,不可做什麼事,就好像在某個範圍內有一個火紅的爐子,你不要去觸碰它,否則一定受到懲罰。
紀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能永久存在,其重要的維系力就是紀律,紀律的維系力,通過有效的執行來完成。
不要擔心設定了嚴厲紀律而令下屬不舒服,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祇要紀律公正合理,領導者自己也恪守同樣紀律,同樣會得到下屬尊敬。
「第七十三條法則:蹺蹺板互惠原則」
<互利互惠,才能共同得益>
兩個跋涉於荒野沙漠的人,得到上帝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魚,一人分到魚竿,另一人分到鮮魚,兩人因為如何分配吵了架,分了以後就分手了。分到魚的人飽食了兩餐,魚吃完了,人還在荒漠中,倒下了。另一人分到了魚竿,他向海的方向走去,但沒有食物,也中途倒下了。
如果他們兩人共享上帝的禮物,一起上路嚴厲節食,他們可以靠那一簍魚支持,走到海邊,就能釣魚為生,一起生存下來。
在自然面前,每個人都很渺小,如果我們能合作,互利互惠就能用集體的力量去克服困難,締造美好將來。
助人為樂,才會有人樂於助你。
互助互惠,生活更精彩。
「第七十三條法則:蹺蹺板互惠原則」
<互利互惠,皆大歡喜>
玩蹺蹺板的人都明白,祇有相互配合,才能玩得開心,共同享受遊戲的樂趣,生活雖然不是玩蹺蹺板那麼簡單,但需要每個人都有這種樂於合作的態度。
人人都有順境逆境,在你身邊的人有困難時,盡你的力幫助別人,任何關心,幫助,友好都是相互的,互助互惠,一同享受人生的樂趣。
幫助別人,你也會因為助人而感到欣慰,在你有困難時別人也會來幫你。
人們從自私的人的身上,看別的祇有刻薄,吝嗇,卑鄙,無恥,自私,帶給你的祇是自我孤立,沒有樂趣。
生活在社會中,要有玩蹺蹺板的精神,與它人分享你所有的,並接受他人的善意,生活充滿陽光。
「第七十二條法則:最大笨蛋理論」
<法則運用:生活是一場博奕,當心掉進別人設好的陷阱>
李某嗜賭,上司不厭其煩,寫了一張調令,將他發配給銷售科,調令上寫著:李某才華出眾,但嗜賭,若能令他戒賭,他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銷售員。
銷售科經理將李某叫進辦公室,說:「聽說你喜歡賭,現在你想賭什麼?」李某說:「什麼都可以賭,越大膽越好。比如我敢賭你左邊屁股上有一粒胎痣,如果沒有,我願意輸你500元,如有你輸給我1000元。」銷售經理大喜,他知道自己左邊屁股沒有胎痣,就跟李某賭了。脫了褲子,驗明沒有胎痣,銷售經理贏了500元。
銷售經理很得意,立即打電話給上司,報告自己成功給李某一個下馬威,並眉飛色舞描述了事情的經過。主管聽了嘆了口氣說道:「臨走前李某跟我打賭1000元,說能在見到你以後的三天內,讓你把屁股給他看,你讓他又賺了500元!」上司繼續說:「不過還好,我跟董事長打賭,李某有本領讓你給他看屁股,所以我贏了4000元!」銷售科主任聽了呆若木雞。
嗜賭的人必是投機取巧的人,更熟悉圈套與陷阱,千萬不可貪小便宜吃了大虧,不要去做最後的「大傻」。
「第七十二條法則:最大笨蛋理論」
<及時扔出「燙手山芋」,別當最大笨蛋>
在投機市場上,你的利益來自比你笨的人,每個人都應該聰明一些,別做那最後的大笨蛋。
偉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最早提出這個大傻理論,他不但以凱恩斯經濟學理論名留青史,他本人還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在股票及期貨市場致富。
凱恩斯用選美的案例來演譯他的「大傻」理論,假定給你一百張美女的相片,如果你選中的那一位美女就是選出的美女皇后,你可以得巨獎。此時正確的策略是去猜度最多人喜歡的面孔應該是怎麼樣的,而不是選你認為美麗的那一位,誰能猜到大眾心理,誰就是贏家。
你的投資能以更高價沽出,你就是贏家,千萬不要做用最高價接了貨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