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雜談
「台北記聞」
昨天到了台北,看望老朋友,三年沒來了,似乎沒什麼變。在101大廈附近落成了一座新的大廈 (見附照),跟101大廈差不多高,辦公大樓,據說是台灣望族辜家的產業。
搭的士時遇到一位白髮,但年紀看上去也不老的司機,一上車就問我們:「你們不是本地人,從哪裡來?」我們答從香港來,他就滔滔不絕談起政治,並不是關心香港的事務,而是告訴我們民進黨很糟糕,從李登輝當總統,台灣本來發展很好的勢頭就被打斷了,他認為所謂民主政治不是好東西,西黨政策不同,政府決策就沒有連貫性,沒有長遠規劃。新北市是國民黨執政,台北政府處處為難新北市,民進黨又貪腐嚴重,又說跟着美國,做美國的馬前卒,台灣人民要吃苦。政治話題我也不想接口,看這位司機滔滔不絕,這一套觀念大概是他常常反覆地講着的。我問他總統選舉智不會選民進黨?他說絕對不會,但也沒說他支持國民黨。
至少這位司機本人在政治問題上是很糾結的。
台北101大廈附近落成的一座新的辦公大樓圖片 1
台北101大廈附近落成的一座新的辦公大樓圖片 2
「寫字樓樓價前景暗淡」
五月六日剛寫了一篇香港物業市場前景,文中提到寫字樓前景暗淡,今天看到一條成交個案,標題是最新大手成交,甲級寫字樓一手,黃竹坑道23號,5月9日沽出,5/F全層,建築面積6151呎,成交價72M,每呎11705。
該物業是宏基資本發展的,2017年買入地皮,當時樓面地價13800元,花了六年建成了樓價比地價還便宜,更不止此,發展商為此交易付出佣金10%,厘印費回贈5%,發展商虧得很很厲害。
外國也這樣,上次黑石有一個基金達約,因為投資芬蘭一個商業中心,現在出租率不到40%,資金鏈斷裂。
美國有商廈基金也陷入財困,紐約的寫字樓空置率大升,甚至有人說下一個金融地雷就是商用物業,也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受COVID打擊的航空,旅遊都在復甦,但居家辦公已成潮流,再加上網絡提供的便捷聯系,將來還有人工智能減少辦工室一般僱員的威脅,將來還有人工智能減少辦社室的威脅,寫字樓樓價可能還要下跌?
「內銀股價修復」
我在二月九日貼過一篇博文,題目是內銀並無大量發展商壞賬問題,當時建行股價約4.90元/股。
去年所有私企發展商都出現財困,市場估計銀行來自發展商的壞賬會非常多,因此股價跌了又跌,但去年十二月,中國央行宣佈會通過商業銀行向發展商貸款,這是中國式的QE,總金額不得而知。如果發展商獲得商業銀行融資,資金鏈不斷,業務繼續,那麼就不存在產生大量壞債的問題。而四大內銀實質是國有的,而內銀派息對國內的保險和退休基金的資金週轉十分重要,如果銀行盈利不減 (壞賬沒有大量增加),則派息也不會減,這一估計基本上正確,內銀盈利都有5-6%的增長,股價雖然極低,派息不減反增。
近日建行股價大升,昨天報5.63元/股,兩個月大約升了18%,現價的四大內銀如果長揸,每年收息7-8%是相當有把握的,風險不大。
順便提一下,股神又沽比亞廸,我在想當然他是在獲利計數,但是不是從一個側面反映美資正在撤離中國?不能說中間完全沒有政治因素。
「人工智能很危險嗎?」
上星期拜登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召見了微軟和谷歌公司的AI開發的專家,討論人工智能是否需要監管以及如何監管的問題,細則並沒有報導。美國政府已決定撥款1.8億美元聘請相關專家,成立7個小組來研究這件事。
我曾跟一位年青的AI專家,閒談討論這件事。他的意見是合成式AI,或者是智慧型AI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說它很危險,有一天機器人會統治人類,是科幻,不切實際的,人類能創造智慧機器人,當然也能控制它。
朋友說CHATGPT-4已經有幾億人用了幾百億次了,從來沒有說過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宗教歧視的話,就是開發者成功地在管理它的一個結果。其實很簡單,開發者就用CHATGPT-4本身的能力監察在網上一切跟CHATGPT相關的應用,設定不可以出現的敏感題目與話語,CHATGPT自己會執行。
這位朋友認為,自從CHATGPT發佈以來這四個月可以視為它的試用階段,結果是超乎理想的完美,接下來會有很多人在不同的專業領域開發CHATGPT為基礎的應用APP,兩年之內人們就會感覺離不開它了。
有點像Window這個電腦操作系統,現在全球市佔率達96%,將來CHATGPT也會獨霸市場,拭目以待吧?
「英皇登基,有什麼聯想?」
港人熟悉的查理斯皇子正式登基了,儀式電視上有直播,很熱鬧,焦點當然不是皇后漂亮不漂亮?也不是皇冠上的鑽石有多少卡拉?我看到的是英國人的尊重傳統和社會的穩定。
很多年前我去英國旅行,曾寫了一篇博文,那一天我們一行港人參觀完溫莎堡,去馬路對面一家普普通通餐廳吃飯,點了菜以後,發現菜單背後寫着「本店歷史」,那餐廳124X年開業,一直在同一地址營業,將近一千年。一家餐廳在同一地方,同一皇室統治下,使用同一貨幣!這個社會多麼穩定!基本上沒有革命,沒有內戰,制度變了很多,由皇權社會演變成今天議會制度,皇室祇是一個裝飾品,社會變革和文明的進步基本上是在和平的環境下達成的。
反觀我們中國,二千年中經歷不知多少戰火,損失無法估計。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也是最早的提出人民平權和實行議會民主的國家,社會上總是有不同階層,不同的利益集團,英國的歷史告訴我們,社會內部的矛盾和衝突是可以用協商和彼此妥協的方法解決的,不一定要用革命或內戰的方式解決分歧。
「香港物業市場前景」
香港的物業市場,可以分三大板塊來看。
先看私人住宅。去年下半年私宅市場節節下滑,跟高峰時比大概跌了10-15%,自今年初開放疫情控制以後,樓價止跌回升,但四月份由升轉跌,也看不到什麼特別利好的消息,而發展商已建成但仍未沽出的貨尾接近二萬個單位,處於甚高的位置,正常情形下相當於一年的吸納量,有人估計發展商要減價促銷,所以前景不樂觀,買樓投資的人少而又少,現在出租的租金回報低於按揭利率,買樓收租是要貼錢的。
但需要永遠在如果大陸客回來,如果減息,樓市又會好一些,但大旺是幾年內都看不到的了。
再看工廠大廈跟舖位,自疫情解封後有明顯反彈,工廠大廈許多年沒有新供應,儲貨或作其它用途的需求增加,所以位置及質素好的工廈很搶手,商舖也因疫情解控需求漸漸復原。
再看寫字樓物業,疫情其間樓價大跌,現在依然看不到好的前景,在家工作已成潮流。恒生銀行九龍灣總部本是自己用的,現在不僅不需擴充反而空出了大量樓面出租,寫字樓空置率非常高,而新樓供應量大增,金鐘的和記大廈重建,本來像這一類最優質寫字樓不等建好,預租已經不少,但今年底將落成卻至少未有一單租約!
再加上人工智能的發展,估計將大幅減少辦公室工作崗位,所以寫字樓前景十分暗淡!
「美國債務上限死線快達到」
美國國債上限31萬億美元即將達到,財政部長耶倫已發出警告,美國政府運作最多可維持到5月底,6月1日政府就沒錢了,無力還債,無力付公務員薪金,促請國會盡快提高債務上限。
共和黨說同意提高債務上限,但是 (注意這個但是) 要求民主黨政府大削開支,美國幾次在共和黨主政時大幅減稅,也是造成政府財赤高企的起因,現在卻一古腦兒將責任推向執政的民主黨,拜登政府則要求國會無條件地同意大幅提高國債上限,兩黨就這樣爭起來了。
這是一個老問題了,每次要提高國債上限都會吵個不休,甚至政府停擺,但最終總是能妥協,因為不提高債務上限政府不能運作,議員老爺工資也停發,這次估計也是這樣,兩黨合作演戲,問題最後總是會解決。
美國政府從立國開始,已經是債務累累,借新債還舊債,一直維持至今。問題是以前的政府還比較謹慎,不敢亂借債,但廢除了跟黃金掛鈎後,美元的供應就大增。08年金融危機,更發明了QE,2019年COVID也是QE,無節制地印錢借錢,後果要全世界承擔。
普羅百姓,以為錢存在銀行,自己有錢,但銀行已將你的錢買了美債,美國政府已經花掉了,我們現在相信的祇是美國央行的信用。這信用可靠嗎?祇有天知道!
「微軟是未來新科技的霸主?」
微軟發表了業績,盈利增加了9%,股價上升。
從去年底微軟發表了CHATGPT,全球掀起AI研究新高潮,已經發表的大語言模型至少有二十多種,但都是曇花一現,根本不是在一個級別上。谷歌的合成模型可能是最接近CHATGPT的,開始有自我學習的功能,但美國媒體都報導谷歌謹慎行事,仍未能推它的大模型的大規模試用,很可能時機己過,將來的世界這個領域唯有CHATGPT了。
在三個月前,CHATGPT參加美國的律師資格考試,祇拿到10分(滿分是100分)。三個月後,CHATGPT-4去參加考試,拿到90分。
這三個多月裡有幾億人在訓練它,它已差不多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很快的在很多領域它都能達到人類的專家教授的水平,它的應用範圍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它會成為很多專家,領袖的助手,它會取代很多文件,圖像,程式的工作,節省大量人力。OPEN AI 祇要留一個接口,讓用戶導入,就可以使用CHATGPT,將來可能會按接入次數或時間來收費,那會是多麼大的收入?不是廣告費,是使用費!
所以微軟股價從今年低位計起已升了百分之30多,很可能是才開始,CHATGPT值多少錢?很難估。谷歌還有點希望,它技術上很接近,它有龐大客戶群,它有龐大的網絡計算能力,谷歌如不行,微軟就雄霸天下了,其它公司祇能在特殊領域,在邊際用途上小打小鬧。
「俄烏和談有希望?」
昨天消息,習主席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了一小時電話,中國將派出特使去烏克蘭及歐洲,商量讓俄烏在戰場上停火的事。
我去年十一月中就提到,俄羅斯主動從哈爾科夫撤軍,回到2014年戰線,在西部,棄守赫爾松,主動退往第聶伯河以南,俄軍是不想打了,或者打不下去了,現在雙方對峙的界線是可以長期固守的。
從去年十一月中俄軍撤到這一條線後,雙方都沒有大的軍事動作,戰線靜了下來。
俄羅斯已不想打,或者它的軍事工業已支持不了這樣一場戰爭,西歐也不想打,烏克蘭也不想打,停火談判不能開始可能是美國人作梗,美國希望烏克蘭戰爭引起的壓力在莫斯科造成普京權力不穩。
結果莫斯科權力沒有動搖的跡象,共和黨人開始質疑對烏克蘭的援助,美國也出現厭戰情緒。現在可說停火符合各方利益,俄羅斯可以停止戰爭消耗,它已沒本錢再耗下去,同時它可以同各國修復外交關係,歐洲可以放下憂慮,恢復和平環境,美國可以拉中國入局,在將來烏克蘭重建問題上多一個願出力的人。
中國跟俄羅斯走得很近,俄羅斯一定同意中國促和的提議,澤連斯基也同意跟中國代表談,一定是經過美國同意的,更有趣的是中國的特使就是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各方內情非常熟悉。
所以開始停火談判應該是很大成功機會,不過不會以中國一家做中間人,可能會用聯合國的名義。我曾在三月六日寫過一篇「俄烏戰爭( 2 )」,猜測可能今年夏季雙方開始停火談判,希望真能實現。
雖然如此,這消息對國際金融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俄烏戰爭對國際經濟的衝擊去年底就已基本過去了。
「中國經濟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最近讀到了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朱曉先生的文章,他提到從1990年到2007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年GDP增速平均達9.5%,當時的社會全要素生產率 (TFP) 達到4.5%的高水平。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那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發展體制日益市場化,資源和勞動力的配置流動流暢,民營經濟高速發展。
而2008年以後,政府干預明顯增加,經濟體制變得由上而下,出現資源錯配和生產效益下降的問題。
由2008年到2022年,全社會生產要素生產率 (TFP) 指數降到1%。
中國經濟增速的來源,是國內貿易自由化,人員和物資流通暢順,以及市場驅動的技術轉移,由90年代後期開始,政策制定越來越集中化,中小企獲得資本困難,政府主導研發和專利數量急增,但效果不盡人意。
朱教授認為要搞好經濟,不能祇靠國企,要發展創新也不能靠計劃指令。
要依靠民企,鼓勵民企,幫助民企。
專家的話講到了本質上,是不是有人會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