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雜談

雜談

        「加息接近尾聲?」

        最近矽谷銀行倒閉,揭示出了美國金融體系,也是世界金融體系脆弱的一環。由於加息,令各種定息的債券票據價值大跌,包括最優質的AAA級債券,包括美國政府債券。矽谷銀行坐擁龐大的存款,但貸不出去,被迫要購入債券,收取債券及存款之間的息差,維持銀行運作。它的存款有二千一百億美元購入債券,但它的資本金祇有60億美元,持有的債券祇要虧3%,它就已將本金虧光了。近一年來債券跌幅巨大,有精算師估計,自聯儲局開始加息,一年來銀行持有的債券大約減值了20%!本來銀行將優質的債券,譬如美國國債入賬,可以用它的票面值,不理會市值的變動,揸到到期自然就不虧了,但存戶提走錢,銀行流動性就出問題,必需沽出債券套出現金,就暴露了投資虧損,資不抵債,美國的很多中小銀行,現在處於跟矽谷銀行相像的處境,政府正在想法穩定存戶信心,挽救這些銀行。

        而在香港頗有知名度的瑞信銀行,它的投資部已經接連兩、三年有巨額虧損,最近正式爆煲,瑞士政府出來挺UBS銀行出來合併瑞信,瑞信銀行本身發行的ATI債券全部價值歸零,又誘發了昨天 (20日) 銀行股大跌,全球的中央銀行,包括美聯儲,它們的工作目標主要是兩個:首要目標是要維持經濟穩定運行,其次是控制通賬,控制通賬的目的也是為了維持經濟可以長期穩定運行。

        現在可能出現的銀行危機,是加息引發債券市場資產值大跌觸發的,如再加息,等於火上添柴,如果債市再跌,引發樓市下跌,可能觸發嚴重通縮,央行加息受到制肘。

        本來本月底預期美聯儲可能加息0.50厘,經濟形勢惡化,市場預期祇能加息0.25厘,照這兩天銀行可能發生危機,恐怕聯儲局已不敢加息。

        如果屆時果然不加息,可能市場會看成利好,所以對股市前景也不能看得太談?

雜談

        「將來的世界微軟稱王?」

        Open A1推出的CHATGPT已經正式上架三個多月了,從無數使用者的體驗看,它是真的有用的,就好像在微軟的「雲」上有一個超級大腦,人人可以用,它也幾乎什麼都懂,什麼都能做。

        已經有不少中小公司表示用了CHATGPT節省了不少人力,為公司每月省下多少錢!有人估算,普及應用之後,它能創造幾萬億美元的產值,甚至更多。

        CHATGPT已經證明,使用它的人越多,得到使用者的反饋越多,它的知識就更廣,它的能力得到提升。

        美股憔悴,但微軟股價堅挺,等微軟發佈它「Bing」的搜索量有大突破,它的「雲」市場佔有率上升,相信它的股價還會上升。

        現在已經無須懷疑CHATGPT的功能。

        Open A1才剛開始向CHATGPT的使用者收取微薄費用,相信不久將來Open A1會想出合理,市場可接受而它又有豐厚利潤的收費準則。

        一個非常真實的未來可創造的價值已擺在我們面前,微軟手中有「Windows」電腦操作系統全世界的電腦多用這個系統,現在它又掌握了CHATGPT,未來的世界微軟影響力將大致難以想像。

雜談

        「習主席促成俄烏停戰?」

        我在去年十一月中就指出俄烏會停戰,當時俄羅斯從哈爾科夫州所佔領土撤回2014年對抗的戰線,又在西部從第聶伯河北部所佔領土撤回到第聶伯河以南,東面是雙方打了八年的分界線,西面是第聶伯河天塹,雙方都可固守,直至今天這條線上沒有變動,雙方也沒有大動作,現在是僵持狀態,俄羅斯撤軍就是不想打了,或者無力再打,背後看不見的外交一定很多,但停止談判不知如何開始?

        最近有消息說習主席要訪問莫斯科,見普京,而且習主席會在莫斯科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視像會談。俄烏戰爭會不會像是一場病已經到了尾巴上,就快要自己停下來了,而習主席是一位醫病尾的行運醫生?當然他的背後是有中國的強大實力的。

        俄烏停火需要有一個本身沒有捲入衝突而又有強大的實力,願意付出一些代價的中間人,中國可能正合適扮演這一角色。

        中國可以聯合西歐,承諾給烏克蘭巨大的重建援助,換取烏克蘭同意開始停戰談判,祇要雙方同意談判就已經是重大的突破了,要談多長時間是另一個問題,如果這樣,俄羅斯也可以保留一點面子,結束戰爭,這樣的結果似乎也符合美國利益。

        以上一切全是假設性的討論,不需認真看待,但也不是絕無可能發生。

雜談

        「矽谷銀行風險應受到控制」

        矽谷銀行出事,美國聯儲局財政部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星期天就共同發出聯合聲明,矽谷銀行雖倒閉,但所有存戶存款,不論金額大小都受到保障,存戶星期一開始,就可以取回所有存款。

        像矽谷銀行一樣,規模較小,經營方式接近的,許多地方銀行,股價雖仍跌,但星期一並未出現擠提,大概不會發生大規模的銀行倒閉的風險。

        至於矽谷銀行的股票持有人,債券持有人,他們的投資可能化為烏有。

        此外,矽谷銀行的高層可能要接受調查,如果他們犯錯,則要接受懲罰。

        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並沒有金融機構高層接受刑事調查,承擔法律責任,當年市場中有聲音對此事提出質疑,後來也不了了之,這一次政府大概要做點事查一查。

        矽谷銀行剛在上星期才分發了去年的花紅,政府已表示這筆錢要追回來。

        但即使有派花紅的事,矽谷銀行倒閉是不是有人要負刑事責任仍難說,合法經營的銀行因客觀環境的變化 (加息導致投資嚴重虧損) 而破產,也不見得有人要負刑事責任。有趣的是矽谷銀行的副財務副總監就是當年破產的雷曼兄弟公司的財政副總裁!

雜談

        「經濟前景可以看高一線」

        中國的兩會已經結束,新的領導班子已經定下來了,領導人可以集中精力搞經濟了。中國最高層的領導層三番四次強調重視民營經濟,支持民營經濟,應該是真心的吧?整個社會可以定下心了,發展各自的本行本業,疫症亦已過去。中國今年的GDP增速訂在5%,經濟應有增長,各行各業都需修復。我比較看好銀行業,近兩個月放貸猛增,銀行業盈利應該不錯。

        國際上俄烏實際已處於停戰狀態,俄羅斯的油氣,烏克蘭的殼物都在正常出口,俄烏戰爭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已經過去。

        現在最擔心的是美國繼續加息,會不會引爆什麼金融危機,特別是加息令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價格大跌,全世界債券市場金額是一個天文數字,每加一次息,債券市場就會不見一大截價值,很可能會引發金融危機,但聯儲局是有足夠經驗的,相信它能化解危機。如果這次加息祇有0.25厘,市場會視作一個好消息。古典經濟學中的經濟健康發展的兩個錨:一個是貨幣必須本身具有價值。另一個是央行不能有赤字,這兩個錨都已拋掉,現在世界經濟建立在對大國央行的信任之上,這種信任如果動搖,我們回到金本位時代?這似乎極不可能。沒有那麼大量的貴金屬,應該會有辦法的吧?現在人類還沒想出來。

雜談

        「聯儲局加息,市場漸受壓力」

        新聞報導黑石 (Black Stone) 基金有一個房地產投資項目有四億多美元的到期債務違約,還不出錢來,當然黑石管理的資產有18000億美元,違約的祇是其中的一個不大的基金,對黑石整體的信用影響不大。

        違約的基金是在2015年集資,買入了芬蘭的一批商業物業,主要是寫字樓,也有一些商舖,位處於一繁華地段,但現在的空置率達到55%,租金收入大幅下降,收入微薄但貸款利息迅速上升,投資者要撤資,黑石已做出限止,基本上不讓撤資,但貸款到期,物業也賣不出去,終於違約。像這一類集資投入房地產的基金有很多,現在很多也已經限制撤資,可能會爆煲的有不少,是一個金融體系中的地雷,不知幾時會爆。

        此外,美國的矽谷銀行,也是遭到擠提,資不抵債,加州政府已經接管。這家銀行在2019到2020年存款激增,因為聯儲局大做QE,現金泛濫,收到存款是要放貸出去,銀行賺一個息差,但當時誰都不缺錢,收到存款,但貸不出去,銀行祇能買入債券,主要是房貸債券,現在利息在一年中大幅上升,銀行的債券投資虧損嚴重,已經資不抵債 (存款是銀行的債務),存款人擠提銀行沒法周轉。消息一出,美國的銀行股大跌,就是匯豐銀行也都大跌,大的銀行可能口袋很深,如果揸的是AAA級優質債,可能不必以市價入賬,反正揸到到期債權人贖回,持有人不會虧本,但有風險的債券量大到是天文數字,每一次加息,債券就會跌一些,大量資產「融化」不見了,不知會不會出現黑天鵝?

        央行加息,很害怕像這樣的情形,但通漲依然在升,央行處於兩難之中,市場估計央行不能忽視風險,本來市場認為三月底要加息0.50厘,現在預期是加0.25厘,所以壞消息可能帶來好消息,央行像走鋼索的人,要找到平衡。

雜談

        「美國加息的影響」

        美聯儲加息,看起來祇是美國的事,但實際上牽動全世界的經濟,全世界的財經界,投資者都要關注聯儲局採取什麼行動?又將如何行動?

        現在的聯儲局跟四十年前的聯儲局行事方法大有改變。四十年前聯儲局加息會保密到最後一秒鐘,突然大幅加息,給市場一個震撼,當時認為這是令政策更有效的做法,但是這種做法引起市場不必要的大幅震盪,不斷受到市場的批評,現在的聯儲局不斷地用各種方式跟市場溝通,讓市場知道它想怎麼做?它將怎麼做?現在的聯儲局在經濟中影響越來越大,主席講話的語氣表情,大家都要研究。今天的世界貿易主要用美元計價,美元支付,所以美元價格是市場中的一根標桿。而市場中的金融資產,也以美元為主,如果美國加息,資金會流向美國,美元價格上升,牽動全世界的經濟。

        其它國家被迫要跟着美元加息,如果不加息本幣價值就會大跌。

        舉一個例子,中國國債利息收益兩、三年前是遠高於美國國債收益的,不少國際金融資本揸住中國國債,美國債息上升後資本是逐利的就沽中國債買美國債,造成人民幣下跌,中國有龐大貿易順差,可以頂住資本外流,保持幣值穩定。香港也一樣,美息上升後資金外流套息,聯系匯率處於7.85高位,靠金管局沽美元買港元撐住。

        美國息口上升,因此逼着全世界不同國家都加息,經濟自然放慢。

        更有甚者,在一些次發達國家,可能有許多大企業是發美元債融資的 (國家信用評級低,發本幣債沒有人要),當美加息,美元上漲,本幣大跌時,這些公司的收入是本幣,沒有增加,但負債變成大增,甚至造成公司破產。

        所以美息高企,美元上升,對世界其它地區經濟是不利的,對香港經濟也是不利。

雜談

        「美國通過多項涉台法案」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一下子通過幾個涉台法案,一個叫「台灣衝突遏制法」,一旦台海發生戰爭,美國財政部可以禁止對中國金融服務,美國將曝光中國在美財產,不保證中國政府及個人在美國資產的安全。

        另兩個法案叫「不歧視台灣法」,第三個法案叫「保護台灣法」,基本上說的都是如台海發生戰爭,如何制裁中國,參照去年俄烏戰爭爆發時西方對俄制裁,如果台海發生戰爭,這些制裁同樣會用來對付中國。

        美國跟跟它的鐵捍盟國可能掌握不少中國的達官貴人在海外資產的信息,一旦披露可能在中國社會引起震動,甚至可能發佈一些假消息製造混亂。而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也可能會被美國單方面凍結 (賴賬),現在這個數目是8700億美元。

        這些法案可能對香港發展國際金融中心有影響,例如香港正在吸收富人的家族辦公室前來香港,那些富人會不會擔心有一天資產在香港匯不出去呢?

        美國為遏制中國,大打科技牌,金融牌,台灣牌,中國要考慮如何化解?

        現在和諧共同合作,共同繁榮的「地球村」概念已經被拋棄,一個又要競爭,又要共存的新時代開始了,前路每一步都是困難重重的。

雜談

        「中國經濟今年向好?」

        人大會議正式開幕,總理李克強作了最後一屆總理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5%,不知出於什麼理由,市場認為這個目標可以輕易達到,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可達6%甚至6.5%,現在訂得低是給新任總理留有餘地。

        最近很多香港朋友去大陸,也有很多大陸朋友來香港,大家的印象大陸經濟比想像中好,到處人頭湧湧,青年失業也很快被吸納,不像一些傳聞所說那麼嚴重。

        大陸一月份房屋銷售全國平均上升了15%,而大城市不止此數,房地產業漸漸在修復。

        特別是人大報告強調了私企和小微企的重要性,據說阿里巴巴又在擴建總部。

        因此中國經濟向好機會很大,政策打壓應會靜下來。

        希望中國經濟好,經濟好民眾的生活才能改善,財政赤字3%很合理,央行放水是不計在內的。

雜談

        「俄烏戰爭」( 2 )

        從去年十一月上旬,俄羅斯從哈爾科夫州所佔地南撤和第聶伯河以北所佔赫爾松的土地撤出,從烏克蘭東部2014年的內戰前線到西邊的第聶伯河,已經形成了一條清晰的界線,這條線以南是俄羅斯佔領,跟去年俄軍入侵時相比,俄軍新佔的土地也不多,祇是馬里烏波爾以及赫爾松州的南部。

        這條分界線形成以後,從去年十一月迄今雙方的軍事行動很少,近日來就更少了。

        要維持這樣一個狀態,雙方的成本都不是很高的,可以長期僵持下去。

        而俄羅斯的油氣也已恢復向西歐出口,烏克蘭的糧食也照常出口了。去年造成的震撼和衝擊已經過去,可以說俄烏戰爭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已經過去。

        俄羅斯是很想停戰的,它的軍事工業不行,烏克蘭說到底是靠西方,主要是美國,如果不給它援助,它早就撐不住了,所以說到底話事權在美國手裡,美國很可能在等,看莫斯科會不會內亂?假定什麼事都沒發生,戰爭總是要停下來的,很可能最後烏克蘭要接受現在的停火線,要想結束戰爭,總是要弱的一方做出犧牲,很可能這個夏季會看到結果,寫在這裡看會不會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