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關心時事

關心時事 ( 2 )

        剛剛寫了土耳其和委內瑞拉的強人統治,忽然想起馬來西亞的強人納吉布 (Najib Razak)怎麼會下台的?強人統治也非牢不可撼的?

        據外電報導,納吉布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去年五月的大選中意外落敗。

        關鍵就是「意外落敗」這四個字。納吉布本人在選舉前也很放心的認為這次選舉必勝,結果是很令他意外的。本來聲勢顯赫統治馬來西亞很多年的獨裁強人,幾天之內成了階下囚,我想仔是太肯定自己勝選,疏於防範才出來這樣結果。如果在選前他運用自己手中權力,用行政力量,誣陷競選對手,將他們關押起來,他可能今天仍是馬來西亞的掌權者。

        這次的反對派是九十多歲高齡的馬哈蒂爾,納吉布可能以為執政黨已被自己牢牢掌控,高齡的馬哈蒂爾不構成威脅,意料之外的馬哈蒂爾依然在馬來人中有崇高聲望。另一個納吉布意料之外的,是他以為華人黨早已被他收買,成了執政聯盟一員。但新成立的兩個華人黨,站在反對派馬哈蒂爾一邊,拿到了大部份華人選票,選舉結果在納吉布意料之外,身為獨裁者,他的手段還不夠辣。

        納吉布落台,立即成了階下囚,家也被抄,已抄出的財物有美元二億多。而據美國司法部的消息,納吉布通過馬來西亞的國家投資公司一馬投資,至少轉移了47億美元到他自己戶口。

        這樣的強人,貪了錢以後也不是他一人獨吞的,他要收買自己圈子裡幫他鞏固管治的一般親信。至於老百姓,他也要收買人心,收買選票,通常是在國家領導中大灑福利。

        獨裁者下台是出於百密一疏,假定獨裁者心狠手辣,繼續攬權不是不可能的,這世界有多少公義?金正恩將並不威脅他的親兄長也殺死了,不是還很威風的做最高領袖?

關心時事

        「從津巴布韋看黑色非洲」

        最近津巴布韋的穆加貝總統被迫下台,結束了他三十六年的統治,這條新聞佔據了報紙的頭條新聞。其實津巴布韋是個非洲小國,在國際上沒有什麼影響力,它的總統下台能成頭條新聞,可以說當前世界相當太平,天下無事,穆加貝下台才成了大新聞。

        非洲北部沿地中海,都是阿拉伯人和摩爾人,膚色是褐色,撒哈拉沙漠以南直至南非,主要人口都是黑人,稱為黑色非洲,原來都是英國,法國及比利時殖民地,歷史很相似。

        津巴布韋原名羅得西亞,是英國殖民地,從1888年開始,英國開始蠶食這裡的土地,白人開始殖民,建立政權,白人移民佔有了土地,建立農莊,並開採礦業,津巴布韋在殖民時代,經濟相當發達,農產品可以大量出口。

        二次大戰後英國無意繼續殖民統治,津巴布韋國內的白人 (主要是農場主) 宣佈接管政府,成立獨立國家。英國不承認這個政權,但也沒有嘗試用武力恢復控制權,就這樣從津巴布韋撤出。

        而當地黑人則開始了武裝游擊戰,反抗白人政府,白人祇佔到總人口的1%,祇有十幾萬人,人孤力寡。1980年白人政權終於同意交出政權,舉行民主選舉,穆加貝就是當時黑人游擊隊的領袖,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當然選出一位黑人總統,穆加貝上台。

        白人失去了政權也失去了財產,當時全國發生暴動,發生了無序的搶奪和殺戮,黑人強佔了白人的莊園,搶奪白人的財產,來不及逃走或不捨得離開家園的白人很多人被殺,但政府又沒有能力恢復秩序,恢復生產,大量莊園和農田從此廢棄。

        穆加貝上台,他和他的親信團隊貪污和公開在民間搶掠財富,政府陷入財困,就大印鈔票,通脹以每年幾百倍的速度上升,紙幣面額大至一張千億元,甚至百萬億元,最終的結果是津巴布韋鈔票沒有人肯接受。現在在津巴布韋流通的是美元和歐元,甚至人民幣也是合法流通的貨幣,就是沒有津巴布韋自己的貨幣。

        失業率達到90%以上,看到這樣的數據網友一定和我一樣吃驚,那裡會不會是天堂?不用工作都可以活下去?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我相信出現這樣的數據一定是政府無效,簡單的統計都做不成了。

        津巴布韋還有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就是愛滋病流行,整個黑色非洲愛滋病肆虐,當地並沒有可靠的政府統計,據估算愛滋病感染者佔總人口超過30%。政府沒有愛滋病普查,也沒有像樣的醫療系統,即使現在有了愛滋病新藥,當地人也買不起,國民的平均壽命也沒有可靠的統計。外界研究中非一帶黑色非洲,平均壽命大約祇有四十歲。

        由津巴布韋向西,西部黑色非洲一帶,岡比亞,象亞海岸,塞拉利昂,經濟及國家的社會情況,甚至更糟糕,去年非洲爆發伊波拉病毒,就在這個地區。

        西方殖民主義者初初進入這個地區,他們很驚訝,他們沒有看到任何一座墳墓,原來當地土人沒有殯葬先人的概念,族中老人或體弱有病的人會自己走入叢林讓野獸吃掉,還處在原始部族狀態。

        近二十年來,有不少中國人來到非洲,他們是帶着中國的廉價日用品來到這裡做生意的,賺到了錢開始開店舖,甚至開始買當地的房產,土地。白人走了,是否留下空位給我們中國人填補?但那裡沒有法制,甚至沒有有效的政府,幫派橫行,有了錢風險就很大。歷史上曾經有幾萬印度人,到東非坦額尼克開發土地發展農耕,正當一直似乎順利,土地肥沃,收成豐厚時,當地人在一夜之間拿了大刀圍殺印度移民,最後死的死,逃的逃,印度人再也不敢回來。

        這樣的國家,沒有文化,沒有傳統,沒有信用的意識,沒有基礎建設,沒有有效的政府管治,似乎前途依然一片茫茫黑暗。

        黑色非洲實際的情形,可能比我上面寫到的還要原始,還要黑暗。

關心時事

        「美國白宮的『通俄門』事件」

        在過去這一次希拉莉跟特朗普競選運動中,有一個俄國的影子。美國民主黨說俄羅斯干預了美國的總統選舉,俄羅斯當然不承認,但漸漸地暴露出越來越多的蛛絲馬跡,Face Book也承認那一段時間有特別多的網上帖子,散佈不利於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的言論。其中許多似乎跟俄羅斯機構有關,特別是爆出了希拉莉的電郵事件,希拉莉用私人電腦跟下屬談國事,都給洩漏出去。希拉莉的個人電腦可不是我跟你用的普通電腦,是經過重重加密的,黑客要入侵並取得其中三萬多封電郵,不是簡單的事。

        接着爆出來當時特朗普競選班子裡有人秘密接觸俄國駐美使館人員,又爆出特朗普班子在競選期間接觸一俄羅斯女律師。

        最近聯邦大陪審團發出拘捕令,扣押了前特朗普競選班子裡兩個人,白宮發言人正極力淡化這件事,但已經有人猜測,有俄羅斯說客,接觸特朗普競選團隊,提出俄羅斯可提供不利於希拉莉的黑材料,而特朗普團隊欣然接受。

        假如事情真的如此,相關的人可判通敵罪,非常嚴重。特朗普本人未必會直接介入,但也信譽掃地。現在看起來此事還剛開始發酵,從特朗普辭退國家安全顧問弗林時弗林的憤怒神態,祇要團隊中有一個人咬定特朗普知道此事,特朗普的日子就不好過。

        特朗普甫上台就受到很多挫折,「通俄門」的事件更令他成了破腳鴨,能不能做滿任期都可能有問題。

關心時事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關心時事」及「雜談」。

        「十九大的聯想」

        中國共產黨十九次代表大會結束了,也選出了新的領導層,總書記不斷強調的是讓國家強大,人民幸福,也期待新班子是實幹型的,能帶領國家快速發展。2020年全國達到小康的目標,大家都能清楚看到,可以說是提前達到了。國家發展越來均衡全面,質與量都在進步,未來三十年建成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承諾當然可信,也希望可以達到。

        會上聽到很多願景要將中國建成進步的法治國家,一條條細則都描述得很好,可是黨的絕對領導的提法,絲毫未變,今年還要加強,如果黨比法大,所有關於法治國家,人人平等這些話又如何自圓其說呢?如果黨比法大,所有私有財產的保護不是仍是一紙空文?有錢人不是還是繼續走資?

        就像每次黨代會一樣,一切事情都早已決定了,會上祇是舉手通過而已,像這樣最高權力的轉移仍是黑箱作業,怎能保證萬世基業的穩固呢?

關心時事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關心時事」及「雜談」。

        「特朗普減稅」

        特朗普要減稅,講了很久了,最近終於有了眉目,企業利得稅從35%降至20%,個人入息稅起徵額提高了一倍,美國還有消費稅,聯邦跟各地方政府都有,當然不能減,那是稅務收入的大的一塊。

        減稅的方案風聲已放出,市場反應不大,大概市場的期望也就是這樣。

        此事符合共和黨的傳統保守思想,美國至今沒有像日本、法國那樣變成福利國家,跟共和黨的保守政策有關。歐洲及日本戰後幾十年都是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自由民主黨執政,都成了稅率高企的福利國家,經濟喪失活力,美國比較起來要好一些。

關心時事

        「北韓試爆氫彈成功?」

        旅行其間聽到此一消息,國際社會不安又困惑,不安當然是多一威脅,困惑是不知北韓有何企圖,它想要什麼?

        如果說是為了自衛,祇要試爆成功即可,不必恫嚇南韓和美國。它以前恫嚇南韓,要將南韓從地圖上抹掉,現在用同樣口吻恫嚇美國,似乎很可笑。

        北韓已明言它的核武計劃不是談判籌碼,如果要跟北韓談判又不能談要它棄核,不知能談些什麼?

        這是一個困局,似乎要長期令國際社會煩惱。另一方面北韓真的經濟和工業技術薄弱,並不構成重大威脅。

        中國的態度曖昧。雖說反對北韓擁核但又不切斷對北韓的貿易,處處還在包庇它,大膽猜想一下,中國是否在等一個時機,等全世界都要求它除掉金正恩此一狂人?可以名正言順介入北韓內政,控制北韓?

關心時事

        「前金管局長任志剛進行政會議」

        任志剛曾擔任香港金管局局長很多年,雖不算什麼大人物,相信也為網友們熟悉。

        這一屆林鄭政府網羅他入了林鄭的智囊班子,林鄭上任以後又邀他入了行政局。

        不知網友有否留意他最近兩次公開發言?他隱隱然批評香港近年的財政政策太保守,守財奴式的理財,政府每年有大幅盈餘,不採用進取一些的財政政策,將盈餘撥入財政儲備及外匯基金,實際的效果是令香港的經濟收縮。我多年以來差不多每年都批評政府的財政預算,政府的責任不是累積盈餘,現在香港政府擁有的儲備遠超保持貨幣穩定的需求,將港人創造的財富去投資外國 (美歐) 的國債,貨幣年年在貶值,港人的血汗津貼了美歐經濟。

        現在任志剛發出了不同的聲音,特首林鄭也曾有過呼應,可以猜測香港政府的財政政策在新政府的領導下,可能會有所轉變。

        首先是更積極的投資於教育和基建,教育林鄭才上台就增撥了五十億,教育是一種長期投資,而且是經常性開支,擴了以後要收縮很難,所以也要根據實在的需要一步一步去做。基建則對香港的長期發展非常重要,現在高鐵,機場擴建都阻力重重,該做的都應該做,地鐵應有計劃地開建新線,不要讓工程隊伍停下來。更重要的是建公屋,建公屋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貧的方式。外匯基金投資收益,應該全數劃歸政府,如果上一年財政有盈餘,在第二年就應該退稅,還富於民,不再增加儲備及外匯基金,這樣打工階層得益,增加消費,經濟會更繁榮,希望新政府的財政政策循此方向去做,香港經濟會更好,港人會更心情愉快,政府的支持自然會增加。

        扶貧也可以做,但祇是派糖,實際對貧窮階層有多大幫助也成疑,而行政成本很高,並不可取。

關心時事

        「特朗普的全國演講」

        特朗普在競選的時候,口才很好,滔滔不絕,而且外表很自信,很精神的樣子。當了總統,既然是公開面對全國的演講,應該是一個策劃好的,顯示他英明神武的好機會。但我看他說話結結巴巴,反而沒有了競選時的那種氣派,是不是做美國總統令人容易老?

        他的演講在事前是放過風的,有關於阿富汗政策的重大宣佈,結果是向阿富汗增兵四千人,而且再三強調美軍去,不是幫助阿富汗重建,而是要去消滅塔里班。

        現在每一個稍有理性的戰略家都知道,要依靠外來的武裝力量去征服當地的反抗力量,根本是做不到的。小布殊出兵阿富汗至今十六年了,現在塔里班武裝佔領了阿富汗40%的土地,所謂阿富汁的政府軍,祇佔領了幾座大城市,而且在美國人眼中,阿富汗政府軍是否可以信任都成問題。而美軍除了自己建立的基地,小小的地盤,一出基地就四圍都是敵人,美軍開支巨大,還有人員傷亡,不知所為何來?

        特朗普特別喜歡出風頭,什麼事都要管,又亂說話,暴露出自己的無知和無能,這一個任期會捱得很辛苦,美國要彈劾總統門檻很高,他做完這一任大概還是可能的。

        就職典禮參加的群眾少,本來不是什麼大事,但一定要黑的說成白的,媒體有批評,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媒體,在公開演說中還嘲笑媒體,不像一個總統的樣子,他似乎正將一股歪風帶進美國社會,非美國人民之福。

關心時事

        最近關於「佔中」前後的那些舊事都在翻出來,有人說這是秋後算帳,政治逼害,有人說不是,法律必須受到尊重,犯法的人或事必須要受審受罰。

        法,不過是政治的一種延伸,政治的工具,鎮壓港獨,遏止港獨思潮,這已是中央的既訂方針。

        我覺得年輕人容易衝動,如果一時欠缺思考,做出過了法律底線的事,判刑的時候應該從輕。此外,每一案情要逐一分析,鼓吹港獨跟要真民主的訴求者立場又不同,要分別處置。最後一點,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要保持社會和諧,就要縮小打擊的範圍,從輕量型,這樣社會上反抗的力量也會小一點。

        愛護香港的人,希望香港更穩定,和諧繁榮。

關心時事

        「北韓核威脅」

        北韓成功試射遠程導彈 (精確度外界未知),美國就從關島派轟炸機飛越朝鮮半島,北韓就發出聲明,說領袖正在考慮用四枚遠程導彈攻擊關島水域,接着美國總統放出狠話,說將以世界未見的怒火懲罰北朝。不過局勢急轉直下,各方都轉了口風,南韓還發了政府聲明,未經南韓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在韓國半島動武。

        仗是打不起來的,外界有傳北韓是向烏克蘭一家前蘇聯的火箭工廠買入了幾具火箭發動機引擎,所以火箭技術看上去有神速進步,從中國向烏克蘭船廠買航母,可以推想上述消息有可能是真的。

        我以前寫過,北韓工業基礎薄弱,而先進導彈是需要材料工業,精密加工工業等一系列工業配合才做得出來的,北韓的火箭祇是拼拼湊湊,假定沒有基本的自身的技術,自有的設備,根本談不上北韓有真正的威懾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否擁有核力量都是可疑的。

        北韓這樣的小國,不懂守本份,不停搞事,對國家一點好處都沒有,引起國際厭惡和孤立,不可理喻。